学术投稿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68例

石艳凌;谢尉娟;刘建忠

关键词:银杏叶注射液, 注射液治疗, 平均年龄, 能量合剂, 中华医学会, 突发性耳聋, 重度, 诊断依据, 损害程度, 临床资料, 分级标准, 耳鼻喉科, 病情程度, 可比性, 性别, 听力, 随机, 面具, 疗效, 病例
摘要: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共12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银杏叶注射液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17岁;能量合剂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21岁.听力损害程度:银杏叶组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14例,能量合剂组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1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外兼治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采用我院808伤药膏外贴配合口服传统方剂大成汤(大黄、芒硝、枳壳等).结果:有效率为97%.结论:该疗法可活血通便,通络止痛,缩短疗程.

    作者:夏均青;赵颖林;姚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敏合剂2号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难治愈.笔者自2003年5月~2007年6月,用根据我科名老中医干祖望的经验方制成的院内制剂鼻敏合剂2号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有热型病例60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肾疏肝颗粒配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

    目的:观察滋养肝肾、疏肝解郁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肾疏肝颗粒(柴胡、白芍、菟丝子、枸杞、熟地、山药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肾疏肝颗粒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波;曾启全;彭卓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拟利明退障汤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74例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 (23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74例 (148眼),对照组 43例 (86眼).治疗组用利明退障汤(熟地、怀山药、枸杞子等),对照组用障眼明片.对治疗前后视力、晶状体混浊程度、肝肾阴虚症状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74例(因2例中途终止治疗)(144眼),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43例 (86眼),总有效率为61.6%.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Ridit分析法处理,u =1.460,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明退障汤具有滋补肝肾,健脾渗湿,活血化瘀,清肝明目,益精明目之功效.

    作者:唐犀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理论探讨

    目的: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方法:回顾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从急性腰扭伤的病因与病理着手,结合运动医学理论,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结论:针刺镇痛作用促其患者早期的自身运动,有利于肌组织的修复和局部症状的改善.说明了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协同作用的重要性.

    作者:黎波;柴华;杜元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从脾论治老年性健忘症探讨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老年性健忘症.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从脾脏特殊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在老年性健忘症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结论:脾虚脑窍失养、痰浊阻滞、气血逆乱均可以引起,治疗本病的理法方药的选择上,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注重调理脾胃,将补脾益气、健脾化痰和活血开窍三者相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卞伟;张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法治疗浸润性突眼22例

    内分泌性浸润性突眼又称恶性突眼性Graves病,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或发生在甲亢之前,或缓解之后.临证可见眼球胀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减退,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甚则眼球固定,眼眶水肿,结膜炎,角膜干燥、炎症、溃疡和继发感染,严重者可有视神经萎缩、失明,而浸润性突眼为Graves病中的特殊临床表现之一,目前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使用龙胆泻肝汤合泻清丸减味治疗本病2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青玫;陈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症肝肾阴虚型证治探讨

    近年来,因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导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临床中日渐增多,本文就其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彤;宋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虎杖敛疮液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268例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生肌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复方虎杖敛疮液(虎杖、黄柏、苦参、地丁、金银花、蚤休、当归、丹参、没药、冰片等)经有效萃取后外敷溃疡患处,配合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患者26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祛湿敛疮,活血生肌的功效,治疗静脉性下肢溃疡(VLUS)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毛雪飞;韩文斌;赵煜辉;李怀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热活血补肾类中药控释药条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30例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补肾类中药控释药条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个牙位点,以中药控释药条治疗(黄芩、淫羊藿、丹参);对照组60个牙位点,用碘甘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7%;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 该中药控释药条治疗牙周炎较单纯使用碘甘油效果好.

    作者:李立芳;张勇;刘俊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目的:从中西医学角度探讨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目前国际上新治疗指南以及中医学有关文献资料,对化疗后产生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药物及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是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针对这一症状,中西医学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然而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

    作者:黄晓佳;曹勇;孟金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酸枣仁皂甙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酸枣仁皂甙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甙A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设12h、24h、48h、4d、7d五个时间组.参考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酸枣仁皂甙A组给予酸枣仁皂甙A (20mg/kg)、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1mg/kg)、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后按时点断头取脑组织切片行谷氨酸免疫组化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造模后12h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可见大量谷氨酸阳性细胞及凋亡神经元细胞,48h达高峰,7d后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及酸枣仁皂甙A组二者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酸枣仁皂甙A能抑制脑组织谷氨酸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在脑缺血急性期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陆晖;陆艳玲;吴云虎;熊瑜;王凯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腮腺炎43例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类配伍中药治疗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内服加减普济消毒饮(连翘、黄芩、蒲公英、柴胡、牛蒡子、桔梗、赤芍等)治疗本病43例.结果:总有效率95.5%.结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作者:王菊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

    目的:探讨如何鉴别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方法. 结论:鉴别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应注意它们的性状特征.

    作者:刘爱玲;王志辉;赵彩华;李生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66例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66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强化埋线的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1个、3个、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34%、74.24%及71.21%.2、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各主症均有明显改善(P<0.05).3、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肠镜镜像积分比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通过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来调理免疫功能,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作者:谢振年;李东冰;苗春红;李权;蔡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辨证分型治疗脱发185例

    我们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185例脱发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5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16例,女69例;年龄25岁以上28例,25~40岁47例,41~55岁52例,55岁以上58例,平均年龄41.5岁.发病季节:春季22例,夏季10例,秋季81例,冬季72例.辨证为血虚风燥49例,肾阴虚58例,肝气郁结43例,湿热上蒸35例.本组病例均依据中医外科学进行临床诊断.

    作者:李俊松;王丽娟;张秀云;张淑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化痰祛瘀药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及血脂肝功能影响.方法:将83例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化痰祛瘀药(半夏、胆南星、白芥子、丹参、赤芍、山楂等);对照组口服脂必安.2组均治疗3个月. 结果:调脂口服液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7.4%;P<0.05). 结论: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且可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肝功能.

    作者:井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清β-EP和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角度牵引体位做对比,通过β-内腓肽(β-EP)抗体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β-EP值的影响和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CRP值的影响.结果:角度牵引各组家兔β-EP值和CRP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前屈15°位与后伸15°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立位与后伸15°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β-EP值的升高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CRP值的降低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屈15°位角度牵引对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清β-EP、 CRP含量的改善为显著,是临床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佳角度.

    作者:刘智斌;杨晓航;王渊;王卫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味四君子汤新用举隅

    四君子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本方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功用.笔者加味砂仁、当归、黄芪、陈皮、半夏、升麻、柴胡、佛手、生姜、大枣、佐以升阳补气、补养气血、舒肝理气、化痰和中,增加上述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及因脾胃虚弱而致的临床各科疾患,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姚荣顺;张永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从肝探讨痛泻要方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束缚-水浸法制备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观测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血中ALT和和肝组织MDA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溃疡指数、ALT、MDA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泻要方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痛泻要方高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高于其中、低剂量组而与阳性药物组接近,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ALT和MDA皆明显降低(P<0.01,P<0.05);痛泻要方对溃疡的抑制率、降低溃疡指数、ALT和MDA的作用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痛泻要方具有抗束缚-水浸法所致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保护肝功能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祝巍;张莉华;张玉萍;方步武;吴咸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