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陈飞;魏雪梅;王科;张术明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82例患者行门诊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摘除术.一次性完成手术176例,2次完成手术6例.结果 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无声音嘶哑,嗓音恢复正常.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摘除疗效确切,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微创等优点.
作者:苏惠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抢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经CT复查证实的38例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5例,放弃治疗3例,按GO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22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急危重症,病情变化快,尽早发现并及时复查CT,进而急诊手术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所在.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陈建刚;杨明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大型医院的分诊服务模式.方法 由门诊部统一组织,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志愿者组成调研队对分诊中心的功能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现场就医人群,调研内容为分诊中心的排队人次、咨询类型和数量.结果 分诊中心每日各时段排队人次趋势基本一致.患者对分诊中心咨询类型需求不同,对导向服务需求量较高,而对疾病咨询和其他咨询的服务需求量较少.结论 超大型医院的门诊分诊应针对门诊病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改变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诊疗信息.
作者:李俊茹;何晓俐;邓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血培养单检与降钙素原(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及协助鉴别污染菌.方法 收集644例急诊或重症监护室临床医师怀疑新发生严重感染患者同天的血培养及PCT样本,对未开PCT检测的病患同时检测PCT,以出院脓毒症确诊为金标比较血培养单检及PCT加血培养双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及血培养污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脓毒症病患中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4.1%,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65.9%,阳性预测值为57.0%,阴性预测值为78.0%.二者双检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90.1%,假阳性率为10.2%,假阴性率为1.6%,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9.3%.结论 血培养单检对脓毒症的诊断存在着污染菌的干扰因素,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比血培养单检更具有诊断价值,从而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保勇;史梦;张欣;喻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身材矮小(ISS)的注射技巧及效果.方法 对54例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在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中采用睡前半小时~1h、脐周3~5cm皮下注射及同一注射区域轮换注射等技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上述注射技巧后,患儿无明显疼痛、无注射部位红肿、流血、药液外溢、鼓包等现象;全部无皮下组织变性和感染;54例患儿身高SDS增加0.3~0.5以上,身高增长速度超过3cm/年,生长速率SDS>1.结论 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在注射时采用上述注射技巧可减少患儿的痛苦,保证疗效,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白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28岁,非近新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智力、表型、生殖器官发育及精液常规均正常.其妻子26岁,月经正常,孕期无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婚后先后3次妊娠,均于孕3月左右自然流产.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男女双方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后染色体组核型分析.
作者:林江;徐灵玲;陶大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2例(78.6%),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20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5年以上存活8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坤;张虹;吴宇平;王光辉;吕杨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168例脑梗死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并以入院时间为分界点,将健康教育前后1年的情况进行对照,比较患者生活方式、自理生活能力以及卒中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健康教育前,P<0.01.结论 健康教育通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能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及复发率.
作者:繆礁丹;周弋人;沈富伟;李妮;段潇潇;高励;郝玉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65~100岁,平均81岁;骨折按改良Evens分型:II型4例,III型15例,IV型63例,V型1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75例.结果 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0min,出血量80~150ml,平均105ml;术后第7~14天离床活动,伤口一期愈合,出院后平均随访7.5个月(6~15个月),术后第15~30天,可扶助步器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5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85.8%.无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末端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选择.
作者:王亚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衰的临床处理,及终止妊娠时间、分娩方式选择对围产儿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共135例妊娠期心衰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心衰控制时间和术前心功能状态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剖宫产显著增高,P<0.05;37~39+6孕周剖宫产较32~36+6孕周剖宫产围产期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控制心衰时间大于48h,新生儿窒息风险显著增加,P<0.05,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亦显著增加,P<0.05;心功能Ⅰ~Ⅱ级剖宫产较Ⅲ~Ⅳ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围产期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妊娠期心衰应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好在32~36+6孕周内,根据母亲心功能状态选择手术时机.
作者:谭玲;冯菊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在藏族及农村儿童发病率高,发病季节以春、夏多见.以发热、颅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81.03%患儿合并有肺结核,痰及脑脊液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低,头颅MRI是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效方法.早期诊断、规律化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加强对农村贫困藏族人口进行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的宣传,做到早就诊.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到早诊断.规律抗痨配合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作者:邓长国;李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COPD患者继发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0例COPD患者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60例COPD患者均患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较长,CRP、血肌酐升高者比例高,治愈率低.结论 严格控制侵入性操作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龙成琴;付虹;黄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为其心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08例被试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躯体化、抑郁等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E得分较低,N得分较高,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消极应对得分高,积极应对得分低,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冠心病组N得分与抑郁、焦虑等显著性正相关;E得分与人际敏感、焦虑等显著性负相关.冠心病组消极应对得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冠心病患者有神经质及内向型人格倾向;消极应对对冠心病的心理健康不利.要从完善人格和改善应对方式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尹绍侠;王建新;刘艳丽;王慧霜;滑俊峰;姜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外伤胸痛患者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因外伤胸痛行CT胸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测量、计算并评估2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指标: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DI、DLP以及E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管电流量的下降,辐射剂量下降.结论 通过降低管电流量进行胸部CT检查的方法是可行的,既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合格图像,又能明显降低患者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张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华西医院肾内科门诊随访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门诊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随访的1235CKD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值及就诊时测量的血压值,分析我院CKD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控制现状.结果 调查的1235例CKD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的占58%,合并有糖尿病的占44.4%,其中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 mmol/L的为24.1%,总胆固醇<200 mg/dl(理想值)的占67.3%,甘油三酯<200 mg/dl(正常)的占62.4%,低密度脂蛋白<100 mg/dl(理想值)的占66.6%.结论 目前门诊随访CKD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比较理想,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达控制目标,需要我们给予强有力的个体化CKD健康教育,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陈懿;陈凤;龙燕群;刁永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外侧小切口微创方式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后外侧切口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A组)THA治疗髋部疾病26例,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B组)THA治疗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外展肌力、住院时间、术后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 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两组间的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2周外展肌力、住院时间及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大致相同,小切口微创方式THA具有损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适用于体形中等及偏瘦患者.
作者:叶永杰;银毅;陈刚;孙官军;王志强;索仓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加常规抗风湿治疗54周,对照组予常规抗风湿治疗54周.运用DAS28及Lequesne指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8周、36周、5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在治疗前与治疗后54周,运用NOYES关节软骨评价系统对两组患者受累膝关节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①Lequesne评分:试验组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第18周(10.7±1.9:12.6±2.2)P<0.01;第36周:(9.7±2.0:12.4±1.8)P<0.01;第54周(9.0±1.6:11.3±1.4)P<0.01;②NOYES分级:在治疗54周后,试验组NOYES关节软骨分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③DAS28: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DAS28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④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运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并联合抗风湿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趋势.
作者:余文景;梁翼;李敏;吴晓惠;沙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结肠癌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32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2~22d,通过对患者在术后给予饮食护理、造漏口护理、呼吸道管理以及皮肤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按时出院,且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强化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就必须强化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
作者:蔡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恢复正常髋臼旋转中心高度和下肢长度的方法.方法 1996年7月~2007年7月收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Crowe方法分析:I型7例,Ⅱ型4例,Ⅲ型4例,Ⅳ型3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旋转中心内移.术前和随访时采用摄片观察和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10年(平均6.3年),所有患者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正常,所有移植骨块经X线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无骨块吸收现象,未见假体松动,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6分,术后平均91.3分.结论 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结构性植骨,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仕久;孟炼;何朝华;张晓剑;张天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cadherin(P-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浸润性乳腺癌80例、导管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ad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探讨它与ER、PR、C-erbB-2、Ki-67、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cad的阳性率:浸润性乳腺癌为42.5%、导管内癌为70.0%、正常乳腺组织为100%,两两比较,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别为30.0%和55.0%,P<0.05.在ER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70.7%和12.8%,P<0.05.结论 P-cad在正常乳腺组、导管原位癌组和浸润性乳腺癌组的表达逐步降低;P-cad与ER表达呈正相关;P-cad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比无转移组低;P-cad可能成为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崔佳胜;邢鲁奇;李会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