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日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7例患者加用降糖清脂饮(天花粉、黄芩、郁金、苍术、生地、党参、熟地、黄芪、菟丝子、枸杞子、玄参、肉桂、石斛、五味子、红花、虎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BG、TC、TG、HDL-C、VLDL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FBG、TC、TG、HDL-C、VLDL等指标的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坤玲;李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按摩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活动的作用.
作者:赵欣;张根印;余红超;何鹏;于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根据中医理论,应用金匮肾气汤治疗老年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金匮肾气汤对老年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治疗4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高达94.5%.结论:金匮肾气汤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作者:贾钢;陈晓群;张家林;徐卓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复方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RI)大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45min后再通法,制备CRI大鼠模型,用复方桂枝茯苓丸、磷酸川芎嗪片治疗,给药2周,检测血清中Caspase-3、TGF-β1的含量变化.结果:复方桂枝茯苓丸能降低CRI大鼠血清Caspase-3的含量,升高大鼠血清中TGF-β1的含量.结论:复方桂枝茯苓丸对CRI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建荣;柏江锋;潘强;刘文蕊;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血糖基础上,肌注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白芍、当归、桂枝等).1个月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60.7%.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内补黄芪汤加减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补黄芪汤加减(黄芪、人参、远志、川芎、当归、茯苓、麦冬、甘草等)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63.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本方法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肌的功效.
作者:阮成群;陈武林;李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青风藤、白芍,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白通痹胶囊中的青藤碱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青藤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31584~1.895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芳;张军茹;郭妮;冯一凡;王卫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类中药配伍治疗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方式,治疗组术后给予疏肝利胆汤(柴胡、虎杖、威灵仙、栀子、鸡内金、生大黄、郁金、枳壳、山楂、金钱草、茵陈蒿)调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所需要麻醉药物剂量,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使用止痛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及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论: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h内需止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麻醉药用剂量更少,患者苏醒更快,术后辅以中药调理,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结石复发.
作者:许一中;王亚俊;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跟骨塌陷性骨折经皮撬拨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1996年10月~2011年10月,对180例跟骨关节内塌陷性骨折,采取骨圆针经皮穿针撬拨,配合手法整复石膏靴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80例跟骨骨折术后经3个月~18个月随访观察,总优良率93.9%.结论:对涉及跟骨跟距关节塌陷性骨折,进行经皮撬拨配合手法石膏靴外固定使塌陷的关节面整复,跟骨贝累氏角恢复正常角度或近似正常角度;骨折外形恢复解剖位置或近似解剖位置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勇;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建立该制剂中主药丹参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与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均为Kromassil C18 (250mm×4.6mm,5μm),丹酚酸B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芍药苷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丹酚酸B在0.1~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8),芍药苷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丹酚酸B为98.4%(RSD =(1.89%),芍药苷为98.7%(RSD=1.06%).本方法简便,无干扰,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常规西药:头孢硫脒抗感染,喜炎平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及痰鸣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咳嗽、气喘及痰鸣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帅粉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作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之一,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缺乏可靠、确切的诊疗手段,中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肾亏虚、痰浊瘀血为其基本病机.肾虚则精髓不足、脾虚则脑髓失养,加之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以致清窍失灵.故此治宜益气健脾,补肾填髓,化痰活血,醒神开窍.益气健脾可生养气血,化痰去湿,补肾填髓则髓海充足,化痰则窍开而神明,活血则脑络通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该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独立测试、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等因子分值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以上因子分值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董科;田晓;孟晓华;史国辉;朱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于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及低蛋白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蛭元胶囊.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临床症状和特征的改善情况.结果: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显著延缓 CRF 患者肾功能进展.
作者:宋海波;霍小华;荆欣庚;马黎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法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给于温肾健脾方和隔姜灸,对照组给于呋喃妥因,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尿常规、尿培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可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高碧峰;雷根平;李小会;张平侠;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3d、5d、10d、1年病情变化情况.病情缓解的时间、程度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除了在急性期治疗时间上明显缩短外,远期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远期恢复期疗效确切.
作者:张玉梅;刘浪;师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JAK2、P-STAT3在梗塞区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量,观察P-JAK2、P-STAT3表达水平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P-JAK2以及P-STAT3表达均发生上调,给予P-JAK2抑制剂以及补阳还五汤后,P-JAK2、P-STAT3的表达均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神经元凋亡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激活起到减少神经元死亡,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等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凯华;任丁;黄龙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粒植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肩关节前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应用LCP解剖锁钉钛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粒植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 45例获随访10~24月,无肱骨头坏死,骨折愈合良好,按Neer[2]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4例.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可行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粒植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孙鹏军;张斌剑;贾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对指屈指肌键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成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针刀加手法松解治疗组、局部封闭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6个月后随访两组全部病例.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针刀加手法松解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3例,未愈1例;局部封闭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7例,未愈6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指神经损伤、感染、关节僵硬、疼痛性瘢痕等并发症.手法松解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局部封闭对照组,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成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肯定、操作安全.
作者:田向东;朱光宇;黄沪;杜春林;李俊海;时宗庭;石鑫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