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控制

李芳;张军茹;郭妮;冯一凡;王卫锋

关键词:青白通痹胶囊, 青藤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青风藤、白芍,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白通痹胶囊中的青藤碱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青藤碱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31584~1.895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白通痹胶囊的质量.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6例

    目的:观察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房及门诊120例72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西药治疗加饮食指导;治疗组86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口服四妙汤加味配合药渣外敷关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44%,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1.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四妙汤加味口服并药渣外敷关节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李贵安;陈鸿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法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给于温肾健脾方和隔姜灸,对照组给于呋喃妥因,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尿常规、尿培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配合隔姜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可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高碧峰;雷根平;李小会;张平侠;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气盛衰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肝气是指肝的功能活动,主疏泄是肝气功能的具体体现.本文从肝气盛衰的角度探讨高血压病发生的作用机制,为从肝论治高血压病提供理论思路.

    作者:祁向争;王保和;徐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益血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血降浊汤对慢性肾脏病4期(CKD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血降浊汤,对照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血红蛋白(Hb)、血脂(TG)、纤维蛋白原(FI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小球率过滤(GFR)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2组肾小球率过滤(GFR)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效率 85%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结论:益血降浊汤对CKD4患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延缓功能进展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同时能改善患者贫血、高血脂、高凝状态等使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该方延缓CKD4期进展的可能机制.

    作者:成晓萍;魏钢;于小勇;曾晓荣;程小红;淡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60例

    目的:观察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穴位按摩及外敷药物的方法,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米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类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清肺止咳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桑白皮、枇杷叶、桔梗、杏仁、浙贝、前胡、栝楼皮、黄芩、生甘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8.3%.结论: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在缓解临床症状,抗炎,促进痰液排出方面有理想的效果.

    作者:曹鲁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4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雷公藤多甙片按每公斤体重1mg(1mg/kg)分2~3次口服,贝那普利10mg 2次/d口服;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贝那普利10mg 2次/d口服,疗程4周,观察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同时监测肾功能[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肝功、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前减少,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以上患者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及低蛋白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蛭元胶囊.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临床症状和特征的改善情况.结果: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蛭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显著延缓 CRF 患者肾功能进展.

    作者:宋海波;霍小华;荆欣庚;马黎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科养荣胶囊配合西药治疗产后胎物残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胎物残留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分娩后胎物残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妇科养荣胶囊(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白芍、香附、益母草等)配合常规注射缩宫素治疗本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缩宫素,连续使用5~7d后B超检测宫内情况.结果:治疗组胎物残留治愈率达86.7%,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养荣胶囊对产后胎物残留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同时对胎物残留清除作用快.

    作者:郑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芍生脉胶囊中丹酚酸B与芍药苷的含量,建立该制剂中主药丹参与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与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均为Kromassil C18 (250mm×4.6mm,5μm),丹酚酸B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芍药苷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丹酚酸B在0.1~0.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8),芍药苷在1.0~5.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丹酚酸B为98.4%(RSD =(1.89%),芍药苷为98.7%(RSD=1.06%).本方法简便,无干扰,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李怀斌;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脾补肾活血方配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方(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牛膝、仙灵脾、菟丝子、山药、川芎、赤芍、丹参、姜黄、三七粉、莱菔子等)配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本病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8 周肝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 8 周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凝血指标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治疗后8 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全部20例患者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补肾,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海生;韩江宏;赵文轩;刘海玲;张瑞娟;王山军;常占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针灸+康复训练组 ),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康复训练由专门康复治疗师进行实施,针灸采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各组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2组疗程为28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8d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2组治疗28d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3.416,P<0.01).其中,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595、10.261,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治疗优势.

    作者:姚院芳;高翔;景蓉;李水清;巴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方加味治疗男科疾病验案2则

    近年来,随着对男科疾病研究的日渐增多,经方的应用亦突显其优势.笔者近年应用经方加味治疗男科疾病,效果满意.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遗精 田某,28岁.2010年5月26日初诊.患者遗精2年,时轻时重.

    作者:张金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混浆包糖衣新工艺研究

    目的:探索混浆包糖衣的新工艺.方法:分析现包糖衣工艺及糖衣片在贮存过程中易裂片等质量问题,设计了新的混浆包糖衣的混浆配方和包衣方法;对试验产品进行加速稳定性研究,确认新工艺的可行性及优势.结果:混浆中加入0.83%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制成的混浆粘度适中,易于包衣,所包糖衣片外观和稳定性均良好.结论:新的混浆包糖衣工艺可用于糖衣片的大批量生产,并可提高糖衣片的稳定性.

    作者:杜宏伟;张军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疏肝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泻肝胆、活血止痛之中药外敷.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作者:李雪梅;任继欣;王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清热利湿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髋关节滑膜炎患儿24例,口服清热利湿中药制剂配以膝踝套皮牵引制动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法配合患髋关节皮牵引制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田维华;邓攀;张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西药结合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独立测试、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等因子分值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以上因子分值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肾炎康复片联合洛丁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董科;田晓;孟晓华;史国辉;朱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达立通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消胀通便类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生活质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达立通(柴胡、木香、槟榔、山查、延胡索等)治疗本病 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健脾,消胀通便的功效;可改善肠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雷淼娜;蔡春江;朱叶珊;石志敏;王清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9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052,P<0.01),治疗组患儿咳嗽、咯痰、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缩短病程.

    作者:青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用拉莫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拉莫三嗪治疗,8周后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两组间MADRS、HAMD-17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优于单用拉莫三嗪治疗,且副作用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鸿娜;颜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