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翔;范玉霞;周红;曾万琴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9月~2005年6月收治的45例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FDGE发生于上腹部术后4~12d,经非手术治疗后于2~6周内恢复胃功能.本组45例患者中3周内胃排空功能恢复20例(44.4%),4周内恢复23例(51.1%).6周恢复2例(4.5%).结论 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袁家天;贾黎;邹志强;王斌;王志敏;郭肖陵;高兴富;李锋;范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麻醉用药量、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与诱导前行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3~5ml,麻醉平面显现后给予诱导插管,测量诱导前、切皮后30min、病灶切除后30min、拔管后15min血糖、记录循环指标、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围麻醉期MAP及HR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切皮及术中各时点MAP、H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点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病灶切除及拔管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躁动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循环状况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质量较高且平稳,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荆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口.受体阻滞剂,治疗2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菊;杨从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AMI患者的临床表现的认识和探讨其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6年间,院前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MI院前急救及急诊室处治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有溶栓治疗指征.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3%,病死率6.7%.结论 AMI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改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且安全可行.
作者:罗正海;杜威;刘继宁;谢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佳AV间期值变化规律及其对心脏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3例行CRT的患者,术中尽可能让左右室电极导管的距离远.术后在超声下获取佳AV间期,并记录EF和12导体表心电图.结果 不同个体的佳AV值从110~230ms,有较大离散度,合并房间阻滞者佳AV间期值均较大;同一个体的佳AV值因随访时间不同而变化;心房激动能经房室结下传者其心电图QRS时限随AV间期变化而改变,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 佳AV间期值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并随时间而变化,房间阻滞者常有较长的佳AV间期值;激动能经房室结下传者,适宜的AV值能进一步改善心室同步性.
作者:蔡琳;刘汉雄;燕纯伯;刘剑雄;罗俊;唐炯;何川;邓晓琦;王伟;吴镜;余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探讨大肠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及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经结肠镜检出并行病理确诊的67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7例大肠癌中,直肠癌42例,结肠癌25例,病理以腺癌多见.结论 结肠镜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大肠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低血清尿素氮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 从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8月的3071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筛选出86例低血清尿素氮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低血清尿素氮的患病率为2.9%.低血清尿素氮与血红蛋白(r=0.606,P<0.01)、胆固醇(r=0.436,P<0.01)等正相关,与血清钠离子浓度(r=-0.270,P<0.05)负相关.以血红蛋_白(Beta=0.497,P<0.01)的影响为明显;充分水合对低血清尿素氮的形成有一定影响(P<0.01).结论 老年人低血清尿素氮并非罕见,常与营养不良、充分水合作用有关.目前尚不能证实对预后是否有影响.
作者:汪汉;丁群芳;侯言彬;王贵华;邓珏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慢性肾衰竭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心功能ASAⅡ~Ⅲ级,术前48h内常规透析1次,透析后测定PT和KPTT正常.K+4.9nunol/L,BUN 24.9mmol/L.Cr 412.5μmol/L.IIb 8.5g/L.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5mg,安定10mg肌肉注射.
作者:胡惠英;李建华;陈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118例,治疗组59例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加利尿剂治疗,对照组59例仅用利尿剂治疗,观察两组腹水吸收消退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腹围、血清清蛋白及腹水吸收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明显降低近期病死率,治疗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作为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内科对症治疗措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堂明;邱波;李树民;张建明;谢智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8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并加用米非司酮50mg,1次/d,口服,连用5d;30例患者(对照组)单用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成功率63.3%,观察组成功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可做为临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碧霞;成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和潘生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09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α-干扰素和潘生丁,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现察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48,P<0.01).结论 用α-干扰素和潘生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子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总的耐药发生率约为30%.
作者:季丽娟;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超声(TTE)检查17例夹层动脉瘤患者,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能敏感显示剥离的内膜,剥离的范围及血流改变,并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型.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建虹;任学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S组,n=21);r-羟丁酸钠复合氯氨酮麻醉组(K组,n=19).术中持续监测SpO2、HR、NIBP及ECG,并观察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S组术中SpO2、HR、NIBP变化小,苏醒时间短(P<0.05),术中未发生喉痉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伟;原庆会;夏氢;李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人感染猪链球茵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提高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治疗护理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科2006年5~9月收治的1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经过、护理及预后.结果 本组15例,治愈12例,2例于入院12h内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治疗护理尤其是药物护理、健康教育对本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秀英;敖宇;熊苹苹;傅学勤;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 按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分析比较74例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7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严重焦虑16%,明显焦虑65%,有焦虑19%,且术前高于术后出院时(P<0.05);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负担(88%)、手术危险(76%)、术后丧失劳动力(62%)、生活质量下降(54%)及影响婚育(42%).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缓解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帮助其平稳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吴芳玉;刘胜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用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比较治疗前后其ALT,HBV-DNA拷贝值.结果 本品治疗后患者ALT复常和(或)HBV-DNA转阴者占62.24%;血清ALT治疗前后差别显著.结论 复方三叶香荼菜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对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疗效,并可能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作者:李睿;赵连三;熊汇慈;穆国尧;雷学忠;崔尧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疗效.方法 将86倒不同孕龄的妊娠死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第1天、第2天分别口服米非司酮150mg,第3天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用量根据孕周而定,必要时间隔8h后重复用药.对照组在B超指引下行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术.对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度、产程、产后出血、胎膜残留、胎盘残留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宫缩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宫颈成熟度高,产后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少.结论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用药方便,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红;毛晓玲;刘榕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呼吸科病房治疗的AECOPD合并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NPPV治疗组,观察指标包括RR、HR、动脉血气、后期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和住院日.结果 NPPV组24、48、72h后其Pa02、PaCO2、RR、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后期插管率(6.1%)显著低于对照组(9.1%)(P<0.05).NPPV组病死率[3%(1/33)]与对照组[6.1%(2/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NPPV能改善AECOPD并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减少插管率,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培;张怡;杨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临床药师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教育的供给方面,从近年有关临床药师教育文献分析,几乎所有文献都着重讨论临床药师教育的设置、构建等问题.其实,临床药师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教育供求的均衡问题.教育供给不会自身创造教育需求,教育有效供给必定要由教育的有效需求来引导.
作者:于磊;唐尧;徐珽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