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86例临床观察

龙红;毛晓玲;刘榕娟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死胎引产
摘要: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疗效.方法 将86倒不同孕龄的妊娠死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第1天、第2天分别口服米非司酮150mg,第3天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用量根据孕周而定,必要时间隔8h后重复用药.对照组在B超指引下行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术.对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度、产程、产后出血、胎膜残留、胎盘残留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宫缩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宫颈成熟度高,产后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少.结论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用药方便,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偏侧PD猴模型纹状体HMW MAP-2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猴模型纹状体高分子量微管相关蛋白-2(HMW MAP-2)表达的变化.方法 对4只恒河猴经单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猴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4只偏侧PD猴模型和2只正常猴纹状体HMW MAP-2表达的变化.结果 偏侧PD模型猴MPTP毁损侧的纹状体的HMW MAP-2免疫活性较毁损侧对侧和正常对照猴明显降低,但MPTP毁损侧对侧的纹状体的HMW MAP-2免疫活性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 偏侧PD猴模型纹状体的HMW MAP-2表述减少可能对纹状体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海东;顾建文;赵凯;屈延;夏勋;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 2006年3~11月我科收住施行管状胃成形重建食管手术的食管癌患者67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准备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术后给予心理支持、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营养及饮食指导、早期活动及出院指导.结果 6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 做好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凤翔;范玉霞;周红;曾万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液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输液连接管理的方法及输液无针化连接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1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实施输液无针化连接管理,B组为对照组,常规将输液器末端针头插于肝素帽上,用胶布将针头皮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术后观察12h,对两组输液不良事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无针化连接管理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临床使用方便、可行,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补液,利于输液管理规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帆;童英;廖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女性膀胱结石(异物)的体会(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女性膀胱结石(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应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女性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2例中,21例成功行碎石取石术,1例因结石较大改开放手术;其中由异物引起结石9例,同时取出异物6例,出现尿瘘1例,其余3例1周后二期开放手术取出异物.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由于女性的解剖关系或常存在诱因.易引起并发症,治疗时应尤其注意.

    作者:王连渠;王明;谭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鱼油对IgA肾病患儿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鱼油对IgA肾病患儿尿蛋白的影响,同时提供慢性病小样本的实验设计方法供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方法 将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IgA肾病利用交叉设计方法予以A处理组(安慰剂组)及B处理组(鱼油组)用药6个月后,分析不同处理组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统计学方法采用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A、B两种处理后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处理后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明显低于A处理组.结论 鱼油可能有减轻IgA肾病患儿的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值,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收治153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再出血15例,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4例,颅内积气7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1例,血肿液化不良5例.结论 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要有足够认识,严格操作规范,精确定位.

    作者:刘沁;刘骅;李长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118例,治疗组59例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加利尿剂治疗,对照组59例仅用利尿剂治疗,观察两组腹水吸收消退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腹围、血清清蛋白及腹水吸收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明显降低近期病死率,治疗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作为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内科对症治疗措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王堂明;邱波;李树民;张建明;谢智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于2006年12月住院择期手术的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为实验组;2006年5~11月择期手术的40倒BPH患者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室教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型CBC参数对早期铁缺乏症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型全血细胞计数(CBC)对铁缺乏症(ID)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T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连续收集457例儿童资料,经CBC、血清铁生化、血红蛋白含量及电泳等检测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β-TT和83例铁缺乏患儿进行方差及判别分析.结果 判别函数D1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误判率分别为92.3%、96.9%和5%;D2分别为82.9%、89.5%和7%.结论 通过判别分析建立CBC联合诊断试验对β-TT与铁缺乏症进行鉴别诊断,可以提供准确、便捷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娟;江咏梅;王月芳;王霞;王宏;陈岚;杨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临床药师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临床药师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教育的供给方面,从近年有关临床药师教育文献分析,几乎所有文献都着重讨论临床药师教育的设置、构建等问题.其实,临床药师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教育供求的均衡问题.教育供给不会自身创造教育需求,教育有效供给必定要由教育的有效需求来引导.

    作者:于磊;唐尧;徐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中肾动脉开放后顽固性低血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慢性肾衰竭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心功能ASAⅡ~Ⅲ级,术前48h内常规透析1次,透析后测定PT和KPTT正常.K+4.9nunol/L,BUN 24.9mmol/L.Cr 412.5μmol/L.IIb 8.5g/L.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5mg,安定10mg肌肉注射.

    作者:胡惠英;李建华;陈开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麻醉用药量、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与诱导前行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3~5ml,麻醉平面显现后给予诱导插管,测量诱导前、切皮后30min、病灶切除后30min、拔管后15min血糖、记录循环指标、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围麻醉期MAP及HR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切皮及术中各时点MAP、H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点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病灶切除及拔管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躁动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循环状况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质量较高且平稳,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前清蛋白测定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和总蛋白(TP)在评价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意义,探讨PA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恶性肿瘤(肝癌17例,胃、肠癌27例,白血病8例,肺癌8例,宫颈、卵巢癌7例,其他恶性肿瘤17例)、67例良性肿瘤(畸胎瘤10例,葡萄胎8例,子宫平滑肌瘤18例,脂肪瘤11例,卵巢囊肿11例,其他良性肿瘤9例)及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PA、溴甲酚绿法测定ALB,双缩脲法测定TP.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204.8±67.2)mg/L,明显比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305.1±28.6)mg/L和健康对照组PA(303.5±29.7)mg/L低(F=101.78,P<0.01),而3组ALB和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4~2.62,P>0.05);PA、ALB和TP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6.19%、19.05%和2.38%,3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5,P<0.01);恶性肿瘤患者中,以肝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迭94.12%,胃、肠癌其次,为77.78%,白血病再次,为75.00%.结论 血清PA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文国泰;刘成桂;邓成莲;马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对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总教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拉西坦为主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数值.结果 治疗组MMSE分值和BI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记忆和计算能力方面(P<0.01).结论 奥拉西坦可用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尹浩;游潮;李国平;丁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4年4月~200r7年4月收治的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进行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与1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机械通气舍用纳洛酮组IMS患者的治愈率达94.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舍用纳洛酮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作者:蒋智;曹小平;刘世平;李孟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 分析6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用可靠的内固定、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4个月~2年,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保护断端周围血供,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遵循内固定操作原则,并给予可靠的外固定.才能减少和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作者:李永奎;周林军;谭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与胃肠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各18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为早期补钾(A组)及3d后补钾(B组)两组,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术后A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B组(P<0.05).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补钾不仅能防止低钾血症,同时对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郑才勇;聂洪刚;李永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8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并加用米非司酮50mg,1次/d,口服,连用5d;30例患者(对照组)单用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成功率63.3%,观察组成功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可做为临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碧霞;成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阴道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1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与传统方法流产术比较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1168例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元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896例按传统方法行无痛人流术,分别现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疽.结果 B型超声监视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t=11.51,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t=9.76,P<0.05),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结论 阴道B型超声监视下进行人工流产术,能克服常规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操作简单,寻找妊娠囊迅速,直接负压吸引胎囊,手术效果满意,与传统人工流产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张阳秋;董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血病多药耐药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总的耐药发生率约为30%.

    作者:季丽娟;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