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江咏梅;王月芳;王霞;王宏;陈岚;杨惠
目的 评价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 59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消旋山莨菪碱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 2个月1个疗程.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变、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病变,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鹏;唐芙蓉;程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型全血细胞计数(CBC)对铁缺乏症(ID)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T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连续收集457例儿童资料,经CBC、血清铁生化、血红蛋白含量及电泳等检测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β-TT和83例铁缺乏患儿进行方差及判别分析.结果 判别函数D1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误判率分别为92.3%、96.9%和5%;D2分别为82.9%、89.5%和7%.结论 通过判别分析建立CBC联合诊断试验对β-TT与铁缺乏症进行鉴别诊断,可以提供准确、便捷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娟;江咏梅;王月芳;王霞;王宏;陈岚;杨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女性膀胱结石(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应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女性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2例中,21例成功行碎石取石术,1例因结石较大改开放手术;其中由异物引起结石9例,同时取出异物6例,出现尿瘘1例,其余3例1周后二期开放手术取出异物.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由于女性的解剖关系或常存在诱因.易引起并发症,治疗时应尤其注意.
作者:王连渠;王明;谭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一种以进行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神经病理改变是患者大脑皮质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并伴有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和神经元凋亡等.
作者:王淳;刘平;王小林;陈纯;付秀全;张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余年,不能还纳伴阴囊肿痛2d,于2003年3月5日入院.10余年前因重体力劳动时右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较小并能自行回缩到腹腔,以后反复发作并能进人到阴囊,曾来我院门诊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未经治疗.
作者:冯成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总的耐药发生率约为30%.
作者:季丽娟;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麻醉用药量、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与诱导前行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3~5ml,麻醉平面显现后给予诱导插管,测量诱导前、切皮后30min、病灶切除后30min、拔管后15min血糖、记录循环指标、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围麻醉期MAP及HR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切皮及术中各时点MAP、H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点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病灶切除及拔管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躁动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循环状况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质量较高且平稳,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14岁.发现心脏病1年.该患者1年前手指感染,随后出现发热、活动后心累气紧.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心累、气紧等症状消失出院.入院前4d患者到我院门诊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前叶裂缺.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无畸形,肺部听诊正常,心前区扪及震颤,心律齐,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闻及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胸片示:肺动脉段粗,有双房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左室高电压,ST-T段改变.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扩大,二尖瓣前叶回声中断,多普勒超声于缺损处探及大量返流;实时三维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近前交界处可见一孔状裂缺,直径约12mm,瓣叶未见明显增厚.
作者:李海华;唐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患者行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根据改良的d'Aubin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对各种类型的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脱住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 按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分析比较74例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7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严重焦虑16%,明显焦虑65%,有焦虑19%,且术前高于术后出院时(P<0.05);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负担(88%)、手术危险(76%)、术后丧失劳动力(62%)、生活质量下降(54%)及影响婚育(42%).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缓解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帮助其平稳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吴芳玉;刘胜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荆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口.受体阻滞剂,治疗2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菊;杨从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S组,n=21);r-羟丁酸钠复合氯氨酮麻醉组(K组,n=19).术中持续监测SpO2、HR、NIBP及ECG,并观察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S组术中SpO2、HR、NIBP变化小,苏醒时间短(P<0.05),术中未发生喉痉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伟;原庆会;夏氢;李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 分析6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用可靠的内固定、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4个月~2年,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保护断端周围血供,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遵循内固定操作原则,并给予可靠的外固定.才能减少和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作者:李永奎;周林军;谭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WWOX(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WWOX蛋白在58例大肠癌及20例大肠炎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WWOX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25.86%(15/58),在炎症中的阳性率为65%(13/20),两者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WOX在癌组织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另外在大肠癌中WWOX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其与性别、年龄等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 WWOX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且在大肠癌的预后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陈志英;何常;王菊芳;李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自体骨移植骨创腔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8例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采用自体骨移植骨创腔的方法.结果 所有38例上颌骨囊肿患者术后面形恢复佳,1例患者切口出现漏口,5年内复发1例.复发率3.1%.结论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行自体骨骨腔移植,效果确切、可靠.
作者:魏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性与肿瘤侧群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小剂量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的方法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12周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进行细胞药物敏感性检测,Hoechst33342/PI染色测定侧群细胞(SP细胞)比例.结果 A549/ADM细胞以长梭形为主,胞体增大,伪足增多,对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足叶乙甙、紫杉醇5种药物的耐药指数分别为9.588、6.348、1.736、11.213、4.333,SP细胞比例增加10倍.结论 肺腺癌A549细胞多药耐药性与侧群细胞比例增加有关.
作者:宋宗昌;胡义德;黄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与佝偻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98例哮喘儿童与235例非哮喘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判断佝楼病的发生在两组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哮喘组与非哮喘组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易患佝偻病,同时佝楼病患儿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作者:楼方;肖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银杏迭莫对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176例,分别用银杏迭莫注射液(治疗组88例),常规治疗(对照组88例),以入院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停药后2周末临床疗效评定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4.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出血灶体积缩小幅度治疗组>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达莫对急性期脑出血在缩小血肿、减轻水肿带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杜顺波;赵咏梅;赖凌云;池顺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佳AV间期值变化规律及其对心脏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3例行CRT的患者,术中尽可能让左右室电极导管的距离远.术后在超声下获取佳AV间期,并记录EF和12导体表心电图.结果 不同个体的佳AV值从110~230ms,有较大离散度,合并房间阻滞者佳AV间期值均较大;同一个体的佳AV值因随访时间不同而变化;心房激动能经房室结下传者其心电图QRS时限随AV间期变化而改变,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 佳AV间期值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并随时间而变化,房间阻滞者常有较长的佳AV间期值;激动能经房室结下传者,适宜的AV值能进一步改善心室同步性.
作者:蔡琳;刘汉雄;燕纯伯;刘剑雄;罗俊;唐炯;何川;邓晓琦;王伟;吴镜;余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现察破裂人脑囊性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及结构变化.方法 对34例破裂人脑囊性动脉瘤和10例对照组动脉标本进行肉眼大体观察及光镜观察.结果 ①肉眼大体观察:本组患者动脉瘸部分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分动脉瘤瘤腔内有血栓附着;②光镜观察:a.苏木精-伊红染色:所有动脉瘤壁的三层结构均已经部分或全部破坏,管壁结构异常.动脉瘤管壁厚薄明显不均;中膜和外膜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动脉瘤腔内充满血栓,有的血栓已经纤维化,血栓基部机化.b.弹力纤维染色:脑动脉瘤壁内弹力膜几乎完全消失.对照组动脉壁的内弹力膜完整,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人脑囊性动脉瘤壁的组织病理学及结构改变主要是动脉瘤壁内弹力膜和弹力纤维的破坏或消失,胶原纤雏溶解.平滑肌细胞减少或消失,炎性细胞侵润,导致动脉瘤壁基质结构的严重破坏,抗张力强度降低.
作者:王斌;游潮;李定君;李进;贺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