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与探讨

李永奎;周林军;谭军

关键词:胫骨骨折, 内固定, 骨不连,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 分析6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用可靠的内固定、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4个月~2年,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保护断端周围血供,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遵循内固定操作原则,并给予可靠的外固定.才能减少和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离子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一种以进行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神经病理改变是患者大脑皮质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并伴有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和神经元凋亡等.

    作者:王淳;刘平;王小林;陈纯;付秀全;张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15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总结人感染猪链球茵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提高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治疗护理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科2006年5~9月收治的1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经过、护理及预后.结果 本组15例,治愈12例,2例于入院12h内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治疗护理尤其是药物护理、健康教育对本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秀英;敖宇;熊苹苹;傅学勤;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鱼油对IgA肾病患儿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鱼油对IgA肾病患儿尿蛋白的影响,同时提供慢性病小样本的实验设计方法供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方法 将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IgA肾病利用交叉设计方法予以A处理组(安慰剂组)及B处理组(鱼油组)用药6个月后,分析不同处理组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统计学方法采用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A、B两种处理后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处理后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值明显低于A处理组.结论 鱼油可能有减轻IgA肾病患儿的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值,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坦索罗辛促进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坦索罗辛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对结石排出的促进作用.方法 98例患者按照碎石后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碎石后第1、3、7天分别复查B超,统计结石排净率.结果 碎石术后第1、3.天,3组结石排净率没有显著差异,碎石术后第7天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及普鲁本辛组比较有显著升高.结论 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使用坦索罗辛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作者:卓晖;袁仁斌;李强;刘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青光眼阀在治疗顽固性青光眼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进口Ahmed青光眼间引流的植入物治疗顽固性青光眼30例,术后观察眼压和视力.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30例手术患者中5例1次手术成功,标准为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主要并发症为浅前房,低眼压、角膜失代偿等.结论 青光眼阀植入术能很好地控剥顽固性青光眼的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具有安全性.

    作者:代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对164例各型癫痫患者分别应用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的方法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4~8周达大有效和耐受量维持>1~3年的临床观察.结果 单药治疗组42倒,总有效率88.1%,添加治疗组117例,总有效率85.5%,因失访2例,经济原因2例和不能耐受不良反应l例,中路退出共5例.结论 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各型癫痫发作有良好的疗效,口服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长芳;段红利;刘骅;刘沁;张光伟;刘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女性膀胱结石(异物)的体会(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女性膀胱结石(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应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女性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2例中,21例成功行碎石取石术,1例因结石较大改开放手术;其中由异物引起结石9例,同时取出异物6例,出现尿瘘1例,其余3例1周后二期开放手术取出异物.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由于女性的解剖关系或常存在诱因.易引起并发症,治疗时应尤其注意.

    作者:王连渠;王明;谭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临床药师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临床药师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教育的供给方面,从近年有关临床药师教育文献分析,几乎所有文献都着重讨论临床药师教育的设置、构建等问题.其实,临床药师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教育供求的均衡问题.教育供给不会自身创造教育需求,教育有效供给必定要由教育的有效需求来引导.

    作者:于磊;唐尧;徐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血病多药耐药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总的耐药发生率约为30%.

    作者:季丽娟;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阴道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1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与传统方法流产术比较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1168例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元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896例按传统方法行无痛人流术,分别现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疽.结果 B型超声监视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t=11.51,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t=9.76,P<0.05),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结论 阴道B型超声监视下进行人工流产术,能克服常规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操作简单,寻找妊娠囊迅速,直接负压吸引胎囊,手术效果满意,与传统人工流产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张阳秋;董小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肝病毒核酸疫苗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目的 现察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reS2S基因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肌肉接种pCMV-S2S、乙肝表面抗原(HBsA8)、空载质粒(pCMV)及生理盐水(N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接种局部组织preS2S抗原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HBs.结果 pCMV-S2S组小鼠肌肉细胞中有较多量的preS2S蛋白表达,其它小鼠肌肉细胞中均未检出preS2S蛋白表达.pCMV-S2S组小鼠CTL活性为(32.10±1.93)%,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pCMV-S2S组小鼠8周后Anti-HBs阳性率高为42.9%.HBsAg组小鼠4周时Anti-HBs阳性率即达到100%.pCMV组及NS组小鼠血清中均未检测出Anti-HBs.结论 乙肝核酸疫苗pCMV-S2S能在小鼠体内表达preS2S蛋白,并能在小鼠体内诱生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也能诱生一定程度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作者:何芳;唐红;刘丽;刘聪;赵连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S组,n=21);r-羟丁酸钠复合氯氨酮麻醉组(K组,n=19).术中持续监测SpO2、HR、NIBP及ECG,并观察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S组术中SpO2、HR、NIBP变化小,苏醒时间短(P<0.05),术中未发生喉痉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伟;原庆会;夏氢;李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倍他洛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荆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口.受体阻滞剂,治疗2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菊;杨从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 59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消旋山莨菪碱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 2个月1个疗程.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变、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病变,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鹏;唐芙蓉;程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微量肝素与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超微量肝素与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4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复温、抗感染、液体及能量支持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超微量肝素及小荆量多巴胺治疗.结果 实验组64例中治愈43例(67.2%),好转13例,未愈5例,死亡3例;对照组58例中治愈26例(44.8%),好转9倒,未愈14例,死亡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微量肝素与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梅;李熙鸿;唐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麻醉用药量、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与诱导前行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3~5ml,麻醉平面显现后给予诱导插管,测量诱导前、切皮后30min、病灶切除后30min、拔管后15min血糖、记录循环指标、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围麻醉期MAP及HR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切皮及术中各时点MAP、HR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点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病灶切除及拔管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躁动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循环状况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麻醉苏醒质量较高且平稳,是目前可行且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林云才;笪庆;郑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af激酶抑制蛋白(PKIP)与肿瘤

    Raf激酶抑制蛋白(PKIP)广泛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生物中,1999年Yeung等发现其可以与Raf-1结合,从而抑制Raf-1/MEK/ERK信号通路,命名为PKIP,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PKIP还参与了对NF-κB信号通路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2003年发现PKIP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后[1],PKIP成为肿瘤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现就近年来有关PKIP与肿瘤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晋;王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偏侧PD猴模型纹状体HMW MAP-2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猴模型纹状体高分子量微管相关蛋白-2(HMW MAP-2)表达的变化.方法 对4只恒河猴经单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猴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4只偏侧PD猴模型和2只正常猴纹状体HMW MAP-2表达的变化.结果 偏侧PD模型猴MPTP毁损侧的纹状体的HMW MAP-2免疫活性较毁损侧对侧和正常对照猴明显降低,但MPTP毁损侧对侧的纹状体的HMW MAP-2免疫活性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 偏侧PD猴模型纹状体的HMW MAP-2表述减少可能对纹状体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海东;顾建文;赵凯;屈延;夏勋;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前叶缺损2例

    1 临床资料例1,女,14岁.发现心脏病1年.该患者1年前手指感染,随后出现发热、活动后心累气紧.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心累、气紧等症状消失出院.入院前4d患者到我院门诊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前叶裂缺.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无畸形,肺部听诊正常,心前区扪及震颤,心律齐,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闻及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胸片示:肺动脉段粗,有双房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左室高电压,ST-T段改变.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扩大,二尖瓣前叶回声中断,多普勒超声于缺损处探及大量返流;实时三维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近前交界处可见一孔状裂缺,直径约12mm,瓣叶未见明显增厚.

    作者:李海华;唐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的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8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并加用米非司酮50mg,1次/d,口服,连用5d;30例患者(对照组)单用MTX20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d,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成功率63.3%,观察组成功率8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应用MTX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可做为临床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碧霞;成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