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嘉秋;林龙;冯德魁;马国辉;吕生辉;邹江;赖志亨
目的 :探讨骨八方汤联合右旋糖酐对断指再植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凝、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骨八方汤.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管危象发生率、植入指成活时间及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大聚集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血浆黏度、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这三项指标方面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植入指成活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右旋糖酐与骨八方汤剂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入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预防血栓形成.
作者:李卓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11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9例,予以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59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 C T评分)、肺功能、免疫功能、中医证候学积分及临床总疗效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评分(24.25±1.88)分高于对照组(19.27±1.73)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9.19±0.29)分低于对照组(18.75±0.53)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8.14%(52/59)高于对照组67.80%(4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孙雪松;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偏瘫早期患者8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FCA评分、FM 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runnstrom评分、FM A评分及FCA评分分别为(4.21±0.43)分、(9.07±1.02)分、(26.45±2.76)分;对照组分别为(3.25±0.36)分、(6.45±0.69)分、(18.26±1.90)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为(2.14±0.31)分,对照组为(5.12±0.62)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偏瘫早期患者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这可能与激发患者身体的刺激机制有关.
作者:陈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荣通脉胶囊加补阳还五汤.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冷凉感、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积分变化、踝肱动脉指数(ABI)及足背温度、生化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 C)]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冷凉感、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积分、FIB、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较对照组的69.05%高(P<0.05).治疗后两组ABI及足背温度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董芳;张德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脐疗升白方药灸神厥穴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70例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药灸组(35例)和假灸组(35例),药灸组用自拟药方敷脐,上覆姜片,外用艾条灸治,假灸组用鲜姜片敷脐配合艾灸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药灸组RBC、WBC、HB均高于假灸组(P<0.05).药灸组治疗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分值药灸组明显低于假灸组,对消化道反应改善明显.治疗后药灸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假灸组.结论:脐疗升白方药灸神厥穴能改善消化道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萌;李金红;肖丽;王振强;孟祥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仲景六经理论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诊治上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仲景六经理论为基础,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阐述辨证治法.结果:仲景六经理论中的经方论述可用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辨证治疗.结论:仲景六经理论对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临床证治提供治疗新思路.
作者:谢靖萍;潘锐焕;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提出佳治疗对策.方法:收治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表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加温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12加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较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后睑裂高度、斜视角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60.53%,优于对照组34.2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刺加温灸治疗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
作者:常新斗;许世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二陈汤加乌贝散对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H 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给予单纯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100例给予二陈汤加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周期为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胃黏膜TGF-β1蛋白的表达、胃镜溃疡的疗效、HP抑制率、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胃黏膜TGF-β1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胃镜溃疡有效率88%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的H P抑制率91%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降低胃黏膜保护蛋白TGF-β1蛋白的表达,且能有效根除HP,促进溃疡的愈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高.
作者:满运军;李利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疏风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肾血流参数变化,蛋白尿及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九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 m g每日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风活血方.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前两组段动脉与叶间动脉收缩期大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大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阻力指数有明显差异.结论:疏风活血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这可能与该方能显著改善肾血流参数变化有关.
作者:刘旭峰;郝霁萍;王述进;左红;黎国红;冯佳;马磊;杨华;刘宋芳;齐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治疗,治疗组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个月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永健;朱立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清宁片结合十三鬼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清宁片结合十三鬼穴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PSQI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PSQI评分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试验组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3.33%(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06,P<0.05).结论:十三鬼穴结合清宁片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失眠症状,对于入睡、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较显著.
作者:龚阳陵;万裕萍;龚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孕妇接受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孕妇仅予以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效果和血清HCG、P、E2水平,以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孕妇治疗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治疗后,试验组孕妇血清β-HC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而组间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难免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的疗效显著,可显著升高孕妇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金青;陈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大张口限度、疼痛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大张口限度>3.0 cm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艳红;杨帆;李艳红;高毅;许云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肿胀与疼痛)、相关生化指标(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对比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84.8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提高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栓再通率.
作者:刘强;周小倩;彭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艾灸疗法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止痛如神汤治疗,治疗组予以穴位贴敷加穴位艾灸止痛治疗.结果:混合痔术后6~8h两组疼痛逐渐加剧,疼痛缓解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8~12 h间,疼痛逐渐缓解(P<0.05),治疗组对于疼痛的缓解明显具有优势.术后8 h、12 h的5-HT两组均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明显小于对照组,故治疗组对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加穴位艾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作者:杜岩;訾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化痰逐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各予以化痰逐瘀方及安慰剂外用治疗,临床观察治疗4周.结果:终完成试验的患者为82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7%).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JO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三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逐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佳.
作者:吴黎明;姜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冰乌散涂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 EC O PD)继发心脾积热型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A EC O PD继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30例:运用长棉签将冰乌散涂擦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20例:运用制霉菌素片溶于灭菌用水后局部涂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转阴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4.43±4.98)分较对照组(8.45±6.12)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60%与20%)(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制霉菌素水混悬液联合冰乌散涂擦治疗AECOPD患者继发心脾积热型口腔念珠菌感染均有效,且后者优于前者.
作者:陈弯;叶焰;刘红宇;熊艳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西安地区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年龄大于65岁确诊为老年性肺炎患者1200例,用自制《西安地区老年性肺炎的中医证型特点研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证型.结果:120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中1086例患者属于笔者归纳证型(其中352例肾阴亏虚热瘀犯肺型、334例肾阳(气)不足寒瘀蕴肺型、400例脾肾亏虚痰瘀阻肺型),114例属于其它证型(如风寒、风热、风燥、肝火)等.结论:大多数老年性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均属于笔者归纳的范围,为中医老年性肺炎患者提供中医理论及治疗依据.
作者:王辉;张选国;卢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法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肛肠科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辅以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程度.结果:治疗组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程度上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能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腹胀的情况,且操作简单.
作者:冯群虎;冯桂成;吴定奇;梁小霞;胡建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麻仁润肠丸联合推拿对热型便秘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程度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我院长期卧床便秘患者61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麻仁润肠丸1粒/次,1次/d,配合腹部手法推拿2次/d;对照组给予麻仁润肠丸1粒/次,1次/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以及大便性状并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达到的起效和有效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各症状指标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在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以及大便性状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达到的起效和有效的时间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热型便秘患者给予麻仁润肠丸联合推拿,能改善大便性状,增加排便频率,更有效地改善便秘程度.
作者:单强;刘瑞梅;张敏;刘新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