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射频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敏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低温射频等离子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42例OSAHS患者,采用下鼻甲、悬雍垂、舌根等离子打孔,对软腭低垂者行悬雍垂切开+打孔.结果总有效率为88.19%,术后出现继发出血3例.结论应用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OSAHS安全可行,有推广价值.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镍钛手用根管锉ProTaper用于磨牙弯曲根管的预备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保留患牙有效的方法.磨牙根管预备受患者张口度、手术视野及根管弯曲度的影响,采用传统不锈钢K形锉常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镍钛手用根管锉ProTaper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折断性,克服了不锈钢器械硬度过大的缺点,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开展应用.本研究采用镍钛手用根管锉ProTaper行冠向深入法与不锈钢K形锉逐步后退法进行磨牙弯曲根管的预备,比较二者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泵注瑞捷、丙泊酚在四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

    盐酸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人工合成的新的u阿片受体激动药,新型镇痛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用于短小手术的麻醉倍受青睐.近一年来我院采用持续微量泵注射盐酸瑞芬太尼(商品名瑞捷)、丙泊酚实施免插管全麻,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麻醉68例,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受到患者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振中;佘凡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喉癌治疗的现状

    喉癌的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873年奥地利外科医生Billroth首次行喉全切除术治疗喉癌,为喉癌的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部分喉切除术得以广泛开展,其生存率并不低于同期病例采用全喉切除治疗者,80年代以来开展了喉癌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进入90年代,喉癌治疗的重点转移到功能保全性根治术上,即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并配合术前或术后放、化疗来缩小切除范围,以保全患病器官的功能和扩大手术的可行性.而具体治疗方案必须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范围、年龄及全身健康情况和有无转移来决定,本文将主要根据喉癌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目前喉癌的治疗现状作一述评.

    作者: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腹水胰淀粉酶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判断探讨

    目的通过检测腹水胰淀粉酶水平,观察胰淀粉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患者腹水、血清同步测定胰淀粉酶活性,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多项生化指标,采用酶速率法及酶循环法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腹水胰淀粉酶活性均升高,且高于同步血清胰淀粉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度有相关性,尤以血性腹水更为突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结论腹水胰淀粉酶水平改变,是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栗群英;钱江龙;徐万清;王超;胡中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2000~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近5年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情况,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情况.结果前10位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2590例、消化系统疾病5485例、损伤及中毒4017例、循环系统疾病3591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338例、妊娠分娩产褥期并发症1889例、肿瘤1455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034例、神经系统疾病582例、体征症状和不明确情况558例,分别占住院病人总人数的34.3%、14.9%、10.9%、9.8%、6.4%、5.1%、3.9%、2.8%、1.6%、1.5%.结论前10位疾病中的前5位疾病共28021例,占总住院病人数的76.3%,是我院住院病人疾病的主要种类,我院的医疗、护理、预防等工作重点应放在这几类疾病上.

    作者:陈思;丁烯;朱雪峰;管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儿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儿科疾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调查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儿科住院病历3975份.结果 3975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感染率为2.72%,感染部位以胃肠道常见,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延长、季节、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消毒隔离,加强病房管理,有助于防治感染.

    作者:吴丽群;刘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降压疗效

    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国外研究表明,两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但对两种药物的降压谷/峰比值进行比较很少报道.本研究对两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治疗8周并比较其收缩压及舒张压降压的谷/峰比值.

    作者:徐圣君;赵晓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针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用灯盏花素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曹成基;李林辉;韩芸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诊治的方法、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及多道睡眠监测法(polysomnography,PSG)诊断OSAHS 70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通气不足)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5次/h,伴随血氧饱和度降低≥3%以上的患儿诊断为OSAHS.对其中64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手术治疗,3例伴鼻窦炎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结果有57例完成了术后随访及PSG检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内复查PSG表明AHI、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等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有3例高血压患儿术后2例5~10d血压恢复正常.3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术后1~2个月复查鼻塞,头昏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诊断主要依靠PSG,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常见原因,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并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洪斌;梁传余;刘隆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溶血和标本保存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及其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进行测定,计算因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与NSE含量的关系;对正常人和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抽取血液标本后立即测定和分别放置1、2、3d再测定,计算其NSE含量的变化;对良性肺病患者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进行NSE测定;并对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动态观察.结果溶血对NSE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因溶血每增加1g血红蛋白就可测定出32.46μg/L的NSE;标本放置1、2、3d再测定,其NSE含量显著增加(P<0.01);良性肺病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之间,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之间,均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恢复后的NSE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NSE的测定,对小细胞肺癌等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价值很大.但因标本溶血及延长测定时间对NSE的结果影响甚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应绝对禁止使用溶血标本,且抽取标本后必须尽快测定,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佟素香;王小芳;曾轶;徐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对严重性鼻出血诊断标准的浅见

    严重性鼻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定义对医生判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对评价治疗效果、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国内目前对严重性鼻出血的诊断仍无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是耳鼻咽喉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加林;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健康体检496例、各期肿瘤163例、肿瘤术后监测者29例的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使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96例健康体检者中6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3例肿瘤患者中133例异常,阳性结果占81.59%;29例术后监测者中3例异常.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早期诊断有较大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预后及疗效观察.

    作者:宋晓玉;李力;熊英;胡新民;范仲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原地区肱骨髁上骨折221例临床分析

    我院外科1984年11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221例,根据受伤后的时间、骨折类型、有无血管神经并发症以及骨折畸形连接、肘内翻畸形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大多数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肘内翻的发生率较低.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陶步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鼻中隔畸形综合征临床研究

    鼻中隔在结构及形态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偏曲、脱位、脊状突、矩状突等称为鼻中隔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成年男性多.而因鼻中隔畸形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的只有20%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1]日本人鼻中隔畸形占正常人的81.2%,欧美为11.6%~16.6%,中国为47.8%.鼻中隔畸形综合征病人占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病人的20%左右.大部分曾以头痛就诊于神经内科;以眩晕病入住内科;以颈椎病就诊骨科.由鼻中隔畸形引起的高血压、颈、肩部疼痛而CT、X线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哮喘、一过性知觉丧失及眩晕等临床症状经内外科治疗无效,很少有人意识到是鼻中隔畸形所致.现将笔者收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MF-C701多源治疗仪在56例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辅助治疗探讨

    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而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1].为探讨MF-C701多源治疗仪在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辅助治疗作用,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重症胰腺炎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昌勤;陈建勋;范耀刚;王何斌;刘曙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纳洛酮促过长低血糖昏迷缓解1例

    患者,男,70岁.患2型糖尿病4年,口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量不详)治疗.近日食欲不振,降糖药同前.6h前患者心慌、乏力、大汗,自饮冰糖水30min症状缓解,10min前家人发现患者昏迷、呼之不应、鼾声呼吸,急送急诊科:测指血血糖显示值低测不出,予50%GS 80ml静脉注射、10%GS 500ml静脉滴注,15min后静脉血糖10.5mmol/L,患者昏迷无缓解,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20%甘露醇脱水,抢救2h病情无好转于2004年10月9日8am收住入院,查体:T 36.2℃、P 96次/min、R 21次/min、BP 160/80mmg,浅昏迷、鼾声呼吸、喉部痰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光反射灵敏,给予静脉补糖:每30min至1h监测血糖1次,血糖在7.8~10mmol/L之间,纳洛酮1.2g/d静脉滴注17d,并脱水降颅内压、防感染、能量合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抢救.9am患者鼾声呼吸转为间断发作,仍呼之不应,体温渐升,11am T 39.1℃,加强抗感染,6pm后患者开始间断睁眼、但查体无意识.住院第5天问诊开始回答单音字,第6天神志清楚,但患者表情较淡漠、反应较迟缓,住院22d出院,出院时生活基本自理.曾于住院第2天作头CT、第20天作头MRI:颅内未见异常.

    作者:杨丽;元帮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防治

    我院于1995年8月至1997年8月共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50例(Ⅰ组).1997年9月至2004年10月共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00例(Ⅱ组).Ⅰ组病例均未常规使用高渗盐水及利尿剂,结果有2例病人出现电切综合征表现,Ⅱ组病例均常规使用高渗盐水及利尿剂,结果无1例病人出现电切综合征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昌孝;兰征科;黄颖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应用椎弓根系统治疗保守无效的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17例,术后16例临床症状缓解满意,1例中等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史可测;蒋俊威;罗忠纯;王红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将30例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诱导用γ-羟丁酸钠和异丙酚,辅以0.5%丁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以异丙酚持续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诱导用γ-羟丁酸钠和力月西,麻醉维持用氯胺酮.观察两组SpO2和心率变化,术中屏气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术中SpO2维持在95%以上,心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有3例术中发生屏气反应,无并发症发生,清醒时间较对照组快.对照组术中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有8例发生屏气反应,术中有2例发生肺水肿.结论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安全可靠,术后患儿易于清醒,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建新;范丹;谢滨蓉;兰志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静脉麻醉在隆胸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隆胸整形术中静脉麻醉的用药方式.方法将120例要求隆胸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合用,Ⅱ组为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分别静脉缓慢推注稀释的咪唑安定3mg或芬太尼0.03mg.手术开始时,Ⅰ组静脉推注氯胺酮0.8~1mg/kg,Ⅱ组推注异丙酚1.5~2mg/kg,根据术中病人疼痛反应,Ⅰ组追加氯胺酮0.6mg/kg,Ⅱ组追加异丙酚1mg/kg.术中监测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术毕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在麻醉过程中,Ⅰ组出现循环系统兴奋表现,Ⅱ组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抑制表现.Ⅰ组有苏醒时间延长,苏醒时谵妄、头晕、不愉快幻梦等轻度精神症状.结论两种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作为隆胸手术的用药方法.

    作者:阳启茂;谢滨蓉;谢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