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国强;任智文
患者,男,24岁.因消瘦5+月,加重伴黑便15天入院.于5+月前患者开始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逐渐消瘦,伴阵发性腹绞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在当地乡村卫生院以胃炎等治疗无效,于15天前出现黑色稀便,四肢肌肉无力,于1天前出现心慌、胸闷、气急.发病以前,患者在铅矿采矿2+年,期间未采取防护措施.入院PE:T37℃,P130次/分,R42次/分,BP10/7kPa.极度消瘦,慢性贫血貌,精神极差,牙龈可见银灰色点状线,呼吸急促,心率130次/分,律齐.腹平软,中上腹压痛,双下肢水肿,四肢肌力0~Ⅰ级.急查血常规:Hb69 g/L,RBC2.0×101 2/L,PLT100×109/L.
作者:王怀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25岁.全身反复发作性风团1年.发生和消退都较快,伴瘙痒.经多家医院确诊为顽固性荨麻疹.1年中,经多次多种抗过敏药物治疗无效,且随时间推移发作越发频繁.追溯病史,患者阵发性干咳1年4个月,咳嗽加剧伴咯血2月.胸片检查提示右肺中部渗出性炎性变;CT检查示右肺中叶及下肺后基底段炎性变伴不张;纤支镜刷片镜检及PCR痰检TB-DNA,未见结核菌;但经BAC法痰培养,却查见人型结核菌生长,给予HRE四联抗痨治疗,治疗1周后,咳嗽咯血好转,同时风团发作减少,稀疏.
作者:姚秋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45岁.右乳癌术后10+年,纳差3+天.查体:极度消瘦,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右侧颈胸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放疗后呈板状改变,触硬.心肺腹、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既往史无特殊.诊断:①右乳癌术后;②重度营养不良.因需输入化疗药物及提供静脉高营养做深静脉置管.选择右锁骨下静脉途径,置管不顺利,在操作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7次/分,双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测:SpO245%,快速型心律失常,室速.查体:深昏迷,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0.5cm,无光反射,且唇发绀,呼吸心跳骤停.
作者:王孝明;靳慧莉;钟洪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每年大约超过60万人需要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大多数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血管移植材料(Vasculargraft,VGF)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有生物血管、高分子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种植的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 ,TEBV),尤其是TEBV,因更接近人体生物血管,有望解决移植血管小血管再狭窄的难题而倍受重视.
作者:伊海金;何延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于1993年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应用自制无菌小纱条,方便了手术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周华;赵中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介绍我院3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VAMT)在胸外科诊疗中的体会.方法采用VATS及VAMT技术共完成320例18个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治愈274例,死亡5例,术中2例因出血中转开胸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肺膨胀不全16例.结论VATS及VAMT在胸部疾病的诊疗方法比较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丛伟;耕呷;肖邦榕;曾富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咳嗽,气促9月于2000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活动后气促,不伴潮热、盗汗、咯血、胸疼及畏寒发热表现.在当地抽出乳白色胸水,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每周抽胸水1~2次,每次约1500ml以缓解气促症状.同时给予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抗痨治疗半年,病情无好转.既往于1996年因原因不明脾肿大行脾切除术.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气管轻度右移,左侧第二肋以下叩浊,呼吸音减弱,院外CT示左侧胸水、脾肿大.
作者:王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51岁.因右耳听力突然下降伴眩晕7天于1999年9月18日以右耳突发性耳聋收入院.于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右耳听力突然下降,伴高音调耳鸣(如蝉鸣),继之出现轻微旋转性眩晕,夜间走路轻微不稳感,无头痛、恶心、呕吐及面部麻木.经卧床休息眩晕可自行缓解,但耳聋及耳鸣无改善.入院查体:步入病房,神志清楚,语言清晰,自动体位,颈无抗力,无自发性眼震,双侧眼球活动自如,角膜反射灵敏,双耳鼓膜各标志清晰,外耳道后壁皮肤感觉正常,小脑征阴性,无面瘫,昂伯氏征向右侧偏倒.音叉检查:骨正中试验偏向健耳侧.
作者:王晋;余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某些妇科急腹症症状、体征与外科急腹症有不少相似之处,易致误诊,临床并不罕见.1996~2000年我院急诊病人2319例急腹症中,有21例外科术后证实为妇科急腹症,现就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王际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阴囊暴发性坏疽综合征(Fournier综合征)的特点为:成年人在完全健康情况下,突然出现阴囊或阴茎坏疽,故又称自发性阴囊坏疽(spontaneous scrotumgangrene).本病虽不罕见,但国内报道很少.我们拟通è过对5例Fournier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提供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钟守昌;罗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学特点.方法对37例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一个月多为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第2~6个月多为病毒感染和机会病原体感染:6个月后感染谱与社区相似.结论临床医生应当了解器官移植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谱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作者:王可;冯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岁.因无痛性便血伴心悸3小时入院,既往健康.入院时,BP11.43/8.91kPa,P120次/分,重度贫血貌,四肢湿冷,面色苍白,HCT0.18,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腹平软,肝脾不大,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肿块,肛查未触及肿块,指套鲜红色血液附着,无粘液.抗休克治疗过程中再次排出鲜红色稀大便500ml,急症剖腹探查,术中内镜见横结肠对系膜缘粘膜有一直径3mm,呈局限性粘膜缺损,缺损中央见直径2mm小动脉突出于粘膜表面伴有搏动性喷血,行包括病灶的结肠楔形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结肠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随访至今,未再发出血.
作者:张庭澍;罗蓬;吕晓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3种前列腺素在不同生育状态男性精浆中的变化.方法用放免法检测1 30例不同生育状态(正常生育对照组,不育组,少精组及无精组)精浆中PGE2和PGF1α的含量;其中66例还测定了精浆PGF2α含量.结果少精组精浆PGE 2浓度高于正常组,少精组的PGF2α浓度略高于不育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育组精浆PGF2α浓度低于正常组;无精组精浆PGE2,PGF1α和PGF2α浓度均低于生育组.结论精浆中前列腺素PGE2、PGF2α的含量与男性生殖力有明显关系.
作者:兰君;漆著;孟莎;孟衍建;张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对我院肾病科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内收治的47例尿毒症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增强了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取得满意效果.并与同期收治的同类病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黄成华;彭海燕;朱瑞蓉;谢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7个月.发现皮下包块5天就诊.包块先自小腿开始,1~1.5cm大小,不肿,表面不红、无触痛,呈对称性,逐渐发展至臀部,脊柱旁,大小不等,部分包块可自行消失,不伴发热,关节疼痛肿胀等.体检:体重8kg,T36.7℃,脊柱旁,臀部,双下肢可扪及7~8个结节,0.5~2cm大小,部分表面稍发红或有结痂、质地偏硬,无触痛,边界清楚,活动.心肺(一),腹不胀,未扪及包块,肝肋下2.0cm,脾未及,关节无红肿.血WBC12.2×109/L,N0.40,L0.58,E0.02,RBC:3.9×1012/L,Hb118g/L,PLT254×109/L,ESR9mm/h,嗜酸性细胞计数0.35×109/L.囊虫皮试(一)(ELISA).
作者:王丽;李娅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支气管炎特征之一是气道粘液高分泌,气道粘液高分泌引起外周气道的粘液填塞,引流不畅,使气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了解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机制及气道分泌物的物理、生化特征和粘液的运输,对选择适当的粘液活动剂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黄静;冯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48岁.咳痰半月,因患支气管炎予静滴青霉素5天,症状无改善,改用头孢噻肟钠3.0g(四川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川卫药准字1985,第003585号,药品GMP认证,证书编号B0187)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拔针前5分钟,病人感心慌、气紧、胸闷,胃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约100ml.同时伴腹泻一次,量较多,查体: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神志不清,肢体冰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BP0/0,脉搏扪不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作者:孙丽芬;谭功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58~72岁,平均65岁.均因咳嗽、咯血痰、气紧、胸闷入院,均摄胸正侧位片及胸部CT扫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鳞癌4例、腺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作者:罗明兴;李翠英;慕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组在个体素质和外界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之下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遗传、基因变异、变应原刺激、心理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随年龄、人种、性别、地域、生活习惯、社会经济阶层、文化教育等因素呈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20年呈现全球性的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卫生行政机构和呼吸内科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积极的对策.近代已确立了以皮质激素为中心的哮喘的长期缓解期治疗的模式,反映在<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和我国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规范>中.
作者:冯玉麟;刘春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7月以来,采用肾石通冲剂合化瘀泄浊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并与单服化瘀泄浊排石汤38例作对照,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文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