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注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孙丽芬;谭功举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 支气管炎, 心肌缺血, 胃内容物, 生理盐水, 静脉注射, 烦躁不安, 病人, 青霉素, 光反射, 制药, 直径, 肢体, 症状, 证书, 药品, 胸闷, 心电, 图示, 瞳孔
摘要:患者,女,48岁.咳痰半月,因患支气管炎予静滴青霉素5天,症状无改善,改用头孢噻肟钠3.0g(四川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川卫药准字1985,第003585号,药品GMP认证,证书编号B0187)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拔针前5分钟,病人感心慌、气紧、胸闷,胃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约100ml.同时伴腹泻一次,量较多,查体: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神志不清,肢体冰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BP0/0,脉搏扪不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β-七叶皂苷钠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

    β-七叶皂苷钠是从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含有多酯键三萜皂苷的钠盐,是一种抗渗出和增加静脉张力的药物,具有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近年来,β-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其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欧国强;任智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碘伏纱条颌骨囊肿术后残腔填塞1例成功

    患者,男性,22岁.在拔除右下颌第三磨牙时发现颌骨囊肿.X线下颌骨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显示:右下颌第三磨牙区见约有4cm×3cm大小低密度影,病理切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右下颌第三磨牙非典型性牙源性颌骨囊肿,囊肿清理后碘仿纱条填塞.1周复诊1次,6个月后拍X线片显示:暗影明显缩小为3.5cm×2.5cm大小.因时间及经济等原因,长期换药患者难以承受.随后改用0.025%碘伏液冲洗、含漱,0.5%碘伏纱条填塞.(成都消洗二厂生产的碘伏分别稀释20倍、10倍.)每周复诊1次,观察反应.两个月后自己换药,1月复诊1次.

    作者:杜远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巨大膀胱结石1例

    患者,女,45岁.因下腹坠胀,小便刺痛,尿频尿急15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15年前因足月孕生产致膀胱阴道瘘,遂在某医院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手术顺利,修复一次成功,住院两周,痊愈出院.半年后,患者偶感小便刺痛、灼热,此后频发并加重.沉渣尿,色如茶水,偶发肉眼血尿或脓尿,小便次数增多,一昼夜10几次至数10次至今.每当活动及劳累后加重,以至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产劳动及生活.大便干燥,3~4天1次.月经正常,G3P2+1.查体:T37.8℃,P90次/分,R23次/分,BP16/10.5kPa.矮胖体型,营养中等.精神差,痛苦表情.扶入病房.心肺(一),检体合作.

    作者:伏洪元;赵文峰;何艳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严重撤药反应2例

    例1,男,51岁.喷洒农药E605后8小时入院.查体:T36.8℃,P60次/分,R24次/分,BP14/10kPa.神志恍惚,全身冷汗,多处肌束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1cm,对光反射弱,颈阻(一).双肺未闻及异常,HR60次/分,律齐.全腹无压痛、神经系统(一),查血胆碱酯酶(ChE)25%.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作者:任强;张燕;刘世强;胡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石通冲剂合化瘀泄浊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7月以来,采用肾石通冲剂合化瘀泄浊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4例,并与单服化瘀泄浊排石汤38例作对照,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文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顺尔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非急性发作期的轻中度哮喘患者口服孟鲁司特8周,其他治疗措施维持不变,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FEV1和PEFR变化、β2受体激动剂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0例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自我评价均有显著改善,FEV1由67%增加至85%,PEFR%由58%增加至82%,β2受体激动剂用量由每周18喷减少到¨喷.孟鲁司特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均能良好耐受.结论孟鲁司特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对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能较好地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尤对夜间哮喘效果良好,并有助于减少&-受体激动剂和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刘春涛;吕宏;冯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白三烯修饰剂的抗炎效果及其在哮喘中的应用

    目前已经明确气道炎症是哮喘发病机制的基础.即使轻一中度的哮喘病人也存在显著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敏;刘春涛;冯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妇科急腹症误诊为外科急症21例原因分析

    某些妇科急腹症症状、体征与外科急腹症有不少相似之处,易致误诊,临床并不罕见.1996~2000年我院急诊病人2319例急腹症中,有21例外科术后证实为妇科急腹症,现就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王际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重度铅中毒致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男,24岁.因消瘦5+月,加重伴黑便15天入院.于5+月前患者开始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逐渐消瘦,伴阵发性腹绞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在当地乡村卫生院以胃炎等治疗无效,于15天前出现黑色稀便,四肢肌肉无力,于1天前出现心慌、胸闷、气急.发病以前,患者在铅矿采矿2+年,期间未采取防护措施.入院PE:T37℃,P130次/分,R42次/分,BP10/7kPa.极度消瘦,慢性贫血貌,精神极差,牙龈可见银灰色点状线,呼吸急促,心率130次/分,律齐.腹平软,中上腹压痛,双下肢水肿,四肢肌力0~Ⅰ级.急查血常规:Hb69 g/L,RBC2.0×101 2/L,PLT100×109/L.

    作者:王怀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Werdnig-Hoffmann病2例

    例1,患儿,女,7岁.因不能行走6年以先天性肌张力不全症入院.患儿系第1胎顺产,出生时无窒息及黄疸,吸吮力较好.3个月能抬头,8个月不能爬行、持物及坐,但能喊爸妈,1岁3个月能说短句,至1岁半时坐立仍困难,不能行走,四肢软弱无力,活动少.患儿无抽搐,大小便正常,睡眠、饮食均正常.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佝偻病,补钙治疗效果不佳.患儿至今仍不能行走.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史(一),其母妊娠时自觉宫内胎动较少.内科查体:营养稍差,体重¨kg,被动卧位,胸廓畸形呈鸡胸.呼吸动度下降,双肺未闻及罗音.心(一),肝、脾(一).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醒,智力良好,发音清晰,颅神经(一).

    作者:龙秀英;邹晓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端粒酶研究进展

    端粒酶是目前已知为广泛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并可能成为今后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预后判断和复发的新指标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范明;王德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支气管炎粘液分泌

    慢性支气管炎特征之一是气道粘液高分泌,气道粘液高分泌引起外周气道的粘液填塞,引流不畅,使气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了解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机制及气道分泌物的物理、生化特征和粘液的运输,对选择适当的粘液活动剂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黄静;冯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前壁大块缺损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上腹部阵发性绞痛3+年,加重伴进行性黄疸10+天.B超提示:胆总管结石、胆道梗阻.门诊以胆石症、胆道梗阻收住我院.入院后经对症、支持、消炎等积极的术前准备后行胆道探查.术中见:胆总管上段、肝总管、肝左管前壁坏死、穿孔,并且有3枚较大结石紧紧嵌入,取尽结石后,有墨绿色胆汁向外流出.胆总管上段、肝总管、肝左管前壁缺损大约有4.5cm左右,清创、修整缺损处,由于局部解剖层次不清,加上该患者大网膜较短,难以修补和胆肠吻合.由于该患者胆囊炎症不明显,我们采用了在胆囊切除术中,留有足够带蒂的血管胆囊瓣修复缺损.

    作者:吴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死胎药物流产100例临床观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月份的死胎采用米非司酮与前列醇片终止妊娠,避免了长时间手术的痛苦及并发症等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了解此药终止死胎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对我院妇产科1996年6月至2001年2月10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段冀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衰2例

    例1,男,42岁.因发现乙肝小三阳16年,乏力、纳差5天,于2000年3月2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阴性,肝脾不大,肝肾区无叩痛,下肢无水肿.肝功:AST63.7U/L,GGT18.7U/L,ALT102U/L,LDH275U/L,ALB47.9g/L,TP66.7g/L,TBI16.7μmol/L,DBI2.68μmol/L.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甲肝、丙肝抗体阴性.血尿常规、肾功正常,给予强力宁、丹参、肌苷及干扰素治疗.3月9日华西医大检验HBV-DNA6.09×107拷贝/ml,故于3月14日给阿昔洛韦1.5g/天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续15天一疗程,间隔5天进行第2个疗程.4月8日在进行第2个疗程的第4天,患者感明显乏力、双侧腰痛、尿少、发热,体温38℃,静脉穿刺处出现几个疱疹,双肾区叩痛.急查尿常规:RBC 0~2个/HP,WBC 2~7个/HP,蛋白30mg/dl,尿比重1.010.

    作者:谢贤友;谢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结节性脂膜炎1例

    患儿,男,7个月.发现皮下包块5天就诊.包块先自小腿开始,1~1.5cm大小,不肿,表面不红、无触痛,呈对称性,逐渐发展至臀部,脊柱旁,大小不等,部分包块可自行消失,不伴发热,关节疼痛肿胀等.体检:体重8kg,T36.7℃,脊柱旁,臀部,双下肢可扪及7~8个结节,0.5~2cm大小,部分表面稍发红或有结痂、质地偏硬,无触痛,边界清楚,活动.心肺(一),腹不胀,未扪及包块,肝肋下2.0cm,脾未及,关节无红肿.血WBC12.2×109/L,N0.40,L0.58,E0.02,RBC:3.9×1012/L,Hb118g/L,PLT254×109/L,ESR9mm/h,嗜酸性细胞计数0.35×109/L.囊虫皮试(一)(ELISA).

    作者:王丽;李娅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研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与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肺结核组、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NO和血浆ET-1水平,并将两者作相关分析.结果肺结核组和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血清NO和血浆ET-1均高于正常组(P<0.01),肺结核组血浆ET-1亦高于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P<0.05),但两组之间血清NO无差异(P>0.05);肺结核患者血NO与ET-1之间无相关性(r=0.13、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NO水平升高是肺部炎症的标志;肺结核患者高水平ET-1在肺结核纤维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升锦;张和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身结核病误诊1例

    患儿,女,2岁.15天前咳嗽,4天前加重,伴气促,唇绀,纳差,无发热.静滴青霉素、地塞米松4天无效入院.既往常感冒咳嗽、腹泻.半岁渐消瘦.10月前发现中度贫血.其母反复咳嗽已2+年.体检:T36.9℃HR160次/分,R56次/分,W8kg,神清,安静、消瘦.唇微绀,咽充血、轻度三凹征.双肺无叩浊,双肺闻及少许中细湿鸣,右下肺呼吸音降低.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1cm.肝肋下3cm,剑下4cm.质软.

    作者:李炜如;赵蓉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糜胸1例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咳嗽,气促9月于2000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活动后气促,不伴潮热、盗汗、咯血、胸疼及畏寒发热表现.在当地抽出乳白色胸水,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每周抽胸水1~2次,每次约1500ml以缓解气促症状.同时给予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抗痨治疗半年,病情无好转.既往于1996年因原因不明脾肿大行脾切除术.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气管轻度右移,左侧第二肋以下叩浊,呼吸音减弱,院外CT示左侧胸水、脾肿大.

    作者:王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眶一颧弓入路切除蝶骨嵴内侧1/3巨大血管型脑膜瘤1例

    患者,女性,51岁.因头昏痛、左眼视力明显下降、发作性全身麻凉感4~5年入院.经头颅CT、MRI检查后诊断为右侧蝶骨嵴内侧1/3巨大脑膜瘤(6.2cm×5.5cm×5.0cm).手术在全麻下经眶-颧弓入路,显微镜下进行.术中见薄层脑组织覆盖于肿瘤之上,瘤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色粉红.分块切除肿瘤,见实质均匀有丰富血供.肿瘤与蝶骨嵴内侧1/3紧密粘连.同时,肿瘤向内侧侵入海绵窦,延伸到鞍上池.术中试图剥离肿瘤与内侧结构的粘连,因出血较难控制,终放弃全切计划,行肿瘤大部切除.

    作者:孙中书;刘之一;韩杨云;尹可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