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侧扪不到睾丸的儿童隐睾症的诊断与治疗

王明和;陈绍基;黄鲁刚;李建宏;周华友

关键词:隐睾, 诊断, 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扪不到睾丸的儿童隐睾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2例一侧扪不到睾丸的患儿行手术探查及治疗.结果 42例中28例为高位隐睾;2例已降入阴囊,2例位于股管内,1例位于腹股沟管内,均发育不良;9例为患侧睾丸缺如.行睾丸固定术28例;切除发育不良,异位睾丸9例;仅作探查5例.25例获随访半年至11年,术后睾丸回缩3例,萎缩2例.结论一侧扪不到睾丸的患儿,其睾丸大多位于腹腔内,其次为患侧睾丸缺如、发育不良、异位或已降入阴囊伴睾丸极度发育不良.术前仍缺乏可靠的确诊方法,手术探查仍然是可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急诊榆尿管结石的经验,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6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3例,中段结石59例,下段结石25例.采用美芝JT-ESWL-108A型超声波单向定位水囊式碎石机.术后配合抗生素及自制中成药治疗.结果 1周内排尽结石132例,2周内排尽27例,3周内排尽8例,绝大多数患者经ESWL治疗后绞痛都得到明显缓解.结论输尿管结石嵌顿伴绞痛行ESWL治疗利多弊少.发作时间越短,效果越佳;发作时间越长,碎石效果就不够理想.急性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蒋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部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颞骨骨折伴该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9例中有9例手术治疗,手术率47.4%.结论保守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伴颞骨骨折具有临床高危险性,即使血肿量仅20ml也要考虑手术治疗.必要时做增强CT扫描检查有助于早期判断血肿的变化趋势,并选择相应的治疗对策.

    作者:孙中书;陈宇箴;王晨;江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earson近全喉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2例

    晚期喉癌患者以往需行全喉切除术,术后将丧失发音.我院为2例晚期喉癌患者施行Pearson近全喉切除术.现报告如下.例1,男,63岁.因进行性声嘶1年,于1998年12月4日入院.半年前曾在外院诊断为喉癌.因拒绝全喉切除术而未治,近1周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检查:BP24/13.5kPa,ECG: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分支阻滞,左室高电压.CT:左声带、喉室、右侧声带前1/3肿瘤,侵蚀左甲状软骨板中份及前联合处软骨.2次病理检查:喉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未见癌细胞.术前诊断为:喉癌声门型T4N0M0?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经气管切开插管全麻行Pearson手术,术中快速蜡结果:喉癌.

    作者:叶刚;李志军;黄刚;李继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肠道癌误行胆囊切除术4例分析

    胃肠道癌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收治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男性,年龄54~72岁.除1例以肠梗阻表现入院外,均腹痛、腹胀、恶心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2例术前胃镜无异常发现.术后20天到3月内临床症状不缓解而就诊,经胃镜、维十二指肠镜结合消化道x线造影,取病检证实胃癌2例,十二指肠降段癌1例,结肠癌1例

    作者:舒立;张琳;黄承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空回肠多发憩室误诊为肠梗阻5例分析

    1995年8月至1999年2月,我院共收治5例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空回肠多发性憩室.其中3例在外院误诊,我院误诊2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1.1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3~7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腹痛3例,伴有腹胀、恶心及呕吐者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9~12.1×109/L,N 0.72~O.83,L O.17~O.19.x线立位前后位片示:全腹部肠管充气、扩张,可见数个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阶梯状液平面者3例;表现为左中上腹肠管充气扩张的肠襻下方伴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液平面者1例;中下腹部上述表现者1例.本组病例结肠内均有少量气体,但无液平.均在本院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后,仍呈上述X线表现,进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空回肠多发性憩室.

    作者:乔先达;刘同顺;付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规范化在介入放射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330例介入病例,其中规范前935例与规范后395例病例进行对照,对未顺利完成例数及原因进行比较.结果规范后较规范前顺利完成例数增加13%,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意义.结论高质量的开展介入放射工作,解决规范化问题刻不容缓.

    作者:赵原;陈加源;谢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热型浸润型肺结核20例短期误漏诊探讨

    本文报告和分析我院近10余年被短期误漏诊的高热型浸润型肺结核的特点,以期提醒临床医师注意浸润型肺结核的临床新动向,改变原有浸润型肺结核表现高热者少见的惯性思维,提高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浸润型肺结核20例,男13例,女7例.均为初发肺结核,无确切结核接触史.年龄16~60岁(43±18岁).高热热程1~6周(平均3周).热型有不规则热10例,弛张热4例,稽留热2例,下午和夜间高热4例.伴随症状为轻重不等的干咳少痰、纳减、疲倦、精神欠佳等.4例伴盗汗,2例伴痰中带血丝,除2例双肺闻及少量哮鸣外,均无胸腹部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14例轻~中度贫血(Hb80~1OOg/L);WBC正常18例,升高2例;血沉均升高.痰抗酸杆菌阳性8例,痰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胸片仅1例为单处结核浸.润灶,其余19例均为2~4处浸润灶(其中伴下肺病灶者5例).

    作者:刘勇;罗南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底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Ⅰ期修复重建

    目的探讨颅底区手术后骨及软组织缺损的Ⅰ期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对38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所致颅底软硬组织缺损进行了Ⅰ期修复.修复材料主要为带蒂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辩8例,带蒂胸大肌下部岛状肌皮瓣5例,带蒂颞肌复合组织瓣或带蒂颞肌筋膜帽状腱膜瓣+骨块+游离皮片共17例,额肌复合组织瓣7例,前臂皮瓣血管吻合游离移植1例.组织辩面积8cm×1Ocm~7cm×25cm.结果组织瓣成活率89.47%(34/38例),术后并发症率18.4%(7/38例),其中肌皮瓣部分坏死10.5%(4/38),脑脊液漏5.2%(2/38),颅内感染2.6%(1/38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颅底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重建能够有效地预防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尤以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移植术修复重建颅底区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组织瓣存活率高,易掌握和可靠性强等优点,可做颅底区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虹;吴宇平;陶远孝;朱力;王菊仙;廖文满;吴家玉;吕扬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1例

    患儿,男,5岁.从车上坠落,左背部先着地后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于右胸置闭式引流管后病情无好转,伤后11小时转入我院.查体:唇色发绀、气管左移;头面部、胸腹部,上下肢及阴囊广泛皮下气肿,可扪及捻发音;闭式引流通畅,有大量气体持续不断地自水封瓶内逸出,右肺呼吸音消失,左侧背部及腋下有多处皮肤擦伤及瘀斑;X线胸片示右侧气胸,右侧肺组织完全萎陷,纵隔左移,胸壁及颈部软组织内大量积气.人院后立即在胸骨切迹缘切开行纵隔引流.患者呼吸困难稍改善,皮下气肿减轻.于伤后第8天在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右肺萎陷于肺门下方,表面覆以绿色发霉物质.右主支气管于隆突下7mm处横断,近端回缩,两断端相距约15mm.结扎切断奇静脉,解剖出近侧断端.以纱球暂时堵塞近端支气管使气道压力恢复.行右主支气管对端吻合.在后缝合3针时拨出纱球.吻合结束后用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加压膨肺,右肺各叶完全膨胀.术后15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文;何树松;朱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所致尿失禁(附44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今所收治44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结果 4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切6例,肾部分切除21例,榆尿管吻合10例,输尿管膀胱再植7例.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漏尿消失、痊愈.结论手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伴漏尿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石明;沈宏;李响;张思孝;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抢救异烟肼中毒1例

    患者,男性,23岁.因自服异烟肼100片,3+小时出现昏迷,抽搐入院.院外予洗胃及大剂量维生素B6抢救无效.查体:T36℃,P120次/分,R30次/分,BP12/8kPa.呈深昏迷状.压眶反射(一),四肢抽搐,烦躁不安,球结膜充血水肿,双瞳孔等大等圆约O.3cm.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中细湿罗音.HR120次/分,余(一).腹平坦,肌紧张,腹水征(一),膀胱区叩浊,肝脾扪诊不清.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病理征未引出.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辅查:生化示:TP 84.4g/L,AIB 46.7g/L,GIB 38g/L,A/G1.24,TBIL,36.9μmol/L,DB IL 5.5μmol/L,ALT 736.7U/L,AST 742.7 U/L,GGT 8.5U/L,BUN8mmo1/L,Crea132.8μmol/L,UA 149.1mmol/L;血常规:WBC18.4×109/L,N0.80,LO.20,Hb160g/L.电解质正常,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作者:温向琼;耿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双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2例

    2000年1~5月,我院出现2例保留导尿致尿道损伤的患者,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3岁.于2000年1月19日因车祸致头部伤,经CT检查,诊断为左颞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保留导尿,插入尿管至20cm左右见尿液后再插入2cm,此时注入气囊内1Oml生理盐水,放出尿液500ml后,继行左颞部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约1个半小时).术后回监护室,尿袋内无尿,患者烦躁,触摸膀胱充盈,医嘱将尿管拔出后重置,在重置过程中,始终达不到所需长度(估计是第3个狭窄不能通过).后经泌尿科医师会诊,用金属尿管也不能插入.后在床旁作尿道会师术,小便颜色开始为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澄清、淡黄色.

    作者:陈英;李容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甲氨菊酯中毒抢救及临床观察1例

    患者,女,26岁.因自服甲氨菊酯杀虫剂100ml,相继出现心累、气促、头昏、乏力、牙关紧闭,呼吸浅慢,口吐白色泡沫,大蒜味,皮肤湿冷,大、小便失禁2小时入院.查体:T不升,P 75次/分,R 10次/分,BP 6/0kPa.深昏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双瞳等大正圆约O.2cm,对光反射消失.双肺满布湿鸣音.心音低钝,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浅感觉消失,深感觉活跃,未引出病理反射.血象:WBC 33.2×109/L,N0.63,L 0.27,E 0.10,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血电解质:K+3.5mmol/L,Na+152mmol/L,Cl-110mmol/L,Ca2+1.9mmol/L.小便常规:乳糜尿,磷酸盐(卅),尿胆元(+),尿胆素(-).肾功能:BUN5.9mmol/L,Cr 52μmol/L.临床诊断:甲氨菊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作者:唐灵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对心肌细胞损伤的监测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由于缺血导致细胞损伤,其早期监测十分重要.心肌标志物是心肌细胞损伤时的主要诊断指标,本文对3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转流前,术后2、24小时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cTnT)作动态观察,以探讨心肌细胞损伤时的佳监测指标.

    作者:蒋栋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状况和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生殖激素(T、E2、LH、FSH)水平.结果男性性功能减低患者血清T值降低、E2升高、T/LH降低,LH和FSH水平与正常男性无异;T与E2水平呈负相关,E2与LH由正相关变为负相关.结论 E2升高、T降低可能在男性性功能减低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测定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将有助于男性性功能减低的诊断.

    作者:游金辉;王继忠;吴成秀;张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筛板缺损致反复化脓性脑膜炎1例

    患儿,女,10岁.因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9小时人院.查体:T39.9℃,P120次/分,R30次/分.颈阻强阳性,心肺无异.四肢肌张力正常,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血常规:WBC30.2×109/L,L O.05,ST 0.01,SGO.94.脑脊液:WBC5200×106/L查见脓球,多核0.98,单核0.02,潘氏试验(卅),蛋白定量0.42g/L,5管糖0.55~1.11mmol/L,CL120mmol/L.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给予青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4天,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脑脊液正常,治愈出院.发病后4个月、10个月患儿又因发热、头痛、呕吐数小时2次入院,亦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均给予青霉素+氯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4周治愈出院.11个月后,患儿再次因发热、头痛、呕吐5小时入院,仍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追问病史,患儿10个月时有鼻根部刀刺史,刀刺深度约2cm.患儿常有鼻塞、流脓涕,并左侧上颌窦炎.进一步作头颅及鼻部CT,提示大脑脑沟有较明显强化,符合化脑的改变,左侧筛板骨质缺损,其下嗅区可见一0.5cm×1cm低密度影.左侧慢性上颌窦炎、蝶窦炎,左额窦上下分隔(系粘膜增厚与积液),下份额窦炎.本次在化脓性脑膜炎治愈及鼻窦炎控制后,作筛板修补术,随访5年,无化脓性脑膜炎再发.

    作者:王敏;王安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毒蛇咬伤致脑梗死1例

    患者,女,50岁,农民.因蛇咬伤3+天,意识障碍1+天于2000年7月3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疾患.3天前在劳动时被蛇咬伤左足背,7小时后在当地医院作伤口处理.2天前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发作,伴小便失禁,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头颅CT示脑梗塞、肿瘤待排.经治疗无缓解,意识障碍逐渐加深,转收我院.查体:T37.8℃,P68次/分,BP24/12kPa.双肺痰鸣,心律不齐,肝脾未扪及.中度昏迷,左瞳孔O.3cm,右瞳孔0.5cm,光反射迟顿,颈阻(+),双侧病理征(+).入院查血脂、血糖正常.血常规:RBC 3.2×1012/L,PLT 490×109/L,WBC17.3×109/L.CT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低密度影,临床诊断脑梗塞.入院后予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给氧、吸痰,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入院后12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于脑疝.

    作者:张光伟;蒋荣峰;肖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腔镜与开胸治疗自发性血、气胸对比性分析

    1996年5月以来,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血气胸50例,胸腔镜同期辅以小切口(VAMT)3例,与常规开胸组进行对比,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常规开胸组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血气胸为随机抽取1996年5月前的50例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自发性气胸25例,自发性血气胸25例.VATS组50例,男43例,女7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自发性气胸27例,自发性血气胸23例.

    作者:张力;刘家珍;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垂体瘤术后2月合并尿崩症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垂体瘤术后3月,残余瘤切除术后46天再次入院拟作放疗.查体:神清,视野正常,肢端肥大征明显.尿糖(一),尿比重:1.015.空腹血糖4.8mmol/L.血常规正常.血电解质均正常.入院后第16天无明显诱因感烦渴、多饮、多尿.当晚睡眠中出现四肢抽搐,双眼凝视,呼之不应.考虑术后继发性癫痫大发作,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20mg静脉滴注,患者逐渐深昏迷.BP14/10.5kPa,血常规:WBC 10.1×109/L,N O.69,L 0.31,血糖62.6mmol/L,血Na118mmol/L.血K2.84mmol/L,有效渗透压304mosm/L,尿糖卅,尿酮卅.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诊断:垂体瘤继发性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昏迷.立即给予补液、胰岛素、纠酸及对症治疗,同时复查血糖39mmol/L,血Na148mmol/L,血K3.6mmol/1,有效渗透压342mosm/L.次日血Na156mmol/L,渗透压346mosm/L,尿量7000ml/24小时,尿比重<1.000.

    作者:陈平;李朋秋;吕月婵;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冲击波碎石后肾下盏结石排空率低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肾孟肾下盏夹角对ESWL后结石排空的影响.方法 1998年8月至2000年1月应用MZ-ESWL-V型碎石机治疗肾下盏结石54例,治疗前通过IVU片测量肾盂肾下盏夹角.碎石后第1、2周,1、2月复查KUB及B超,分析肾孟肾下盏夹角与结石排空的关系.结果随访2个月,总的结石排净率为57.4%,肾盂肾下盏夹角与结石排空关系密切,≥90°者,结石排净率为85.7%,<90°者,结石排净率为47.5%.结论肾盂肾下盏夹角在肾下盏结石ESWL后的结石排空中起重要作用.夹角≥90°者,结石易于排出.<90°者,结石排出明显受影响.

    作者:徐光勇;乔天愚;张唯力;杨光永;胡自力;刘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