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并大量乳糜胸腹水1例

徐亮;李培贵

关键词:肾病, 尿蛋白定量, 血清白蛋白, 肝脏形态, 甘油三脂, 浮肿, 移动性, 血常规, 双下肢, 球蛋白, 尿素氮, 呼吸音, 红细胞, 胆固醇, 白细胞, 凹陷性, 浊音, 阳性, 胸腔, 心脏
摘要:患者,男,18岁.因气促、咳嗽10天,全身浮肿腹胀1周入院.查体Bp13.33/9.33kPa,神清,面部浮肿,双肺下部呼吸音消失,叩浊,心脏正常.腹部丰满,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膝以下凹陷性水肿.辅查:血常规正常,小便分析:尿蛋白 ,红细胞0~1/Hp白细胞(一);24小时尿蛋白定量5.4g.肾功: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清白蛋白16.6g/L,球蛋白29.2g/L,甘油三脂(TG)2.72mmol/L,胆固醇(Ch)10.49mmol/L.B超示:双胸腔、腹腔大量积液,双肾、肝脏形态大小正常.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6例体会

    结核性心包炎产生大量心包积液时,压迫心脏.如未及时处理,可致严重的心包填塞症状.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6例结核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38~60岁,平均49岁.病程3周至9个月.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3例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例有低热、咳嗽、乏力等症状,1例出现奇脉.全部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大量积液.并通过化验心包积液:结核抗体(+)和查到抗酸杆菌等实验室检查证实为结核性心包炎.

    作者:刘爱志;孙美华;林桂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癌23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1年2月至2000年11月收治23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57~83岁,平均71.1岁.慢性支气管炎史长40年,短2年,18例有吸烟史,吸烟史≥400年支的16例.

    作者:杨彬;肖藜;杜月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

    例1,女,32岁,工人.反复晕厥18年.18年前开始,经常出现晕厥、抽搐、小便失禁,持续约5~10分钟后缓解.此后,每年发作3~5次,发作时均与情绪紧张、疲劳有关.曾多次到市地医院求治,作CT及脑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按癫痫治疗无好转.入院前一周发作4次,近1天又发作2次.门诊心电图检查发现Q-T间期延长0.60秒.以Q-T间期延长综合征收入院.追问病史,患者祖父、父亲及姑母均有晕厥史,其父亲于6年前猝死.

    作者:朱映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创伤性颈内动脉岩段动脉瘤致左眼失明1例

    患者,男,34岁.于2000年9月1日因车祸头及左下肢受伤1小时急诊入院.患者伤后曾昏迷5分钟,醒后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查体:T、P、R正常,BP16/8kPa,神清,头颞部肿胀,左下肢多处软组织伤并有骨折.血常规WBC11.3×109/L,N 0.88,PLT65×109/L.头颅CT示双侧枕叶脑挫裂伤伴左侧枕叶血肿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颞部软组织肿胀.左下肢X线片示胫腓骨中段骨折.入院诊断:脑挫裂伤,左胫腓骨中段骨折.当日急诊行左下肢清创及骨折复位术.

    作者:王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胸腔内注射金葡素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晚期表现,积液因生成迅速,不易控制,故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再生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我院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充分引流出胸腔积液后再行胸腔内注射金葡液.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视疲劳

    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active keratectomy, PRK )治疗近视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逐步推广.大量资料证实这种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有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对我院1999年1~3月PRK术后发生视疲劳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展峰;唐晓昭;何异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短期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作用.方法30例经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60mg,每日1次,治疗前和疗程第6周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30例中,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逆转1 7例,未逆转13例.结论拜新同治疗后,约57%高血压病患者的异常节律可被逆转.

    作者:邓珏琳;岳冀蓉;李峻;舒德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37例肺癌患者临床首发表现及漏误诊分析

    1993年至2000年10月,我院收治原发性支气管癌(简称肺癌)37例,本文对其临床首发表现及漏误诊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56.3岁.临床分型:中央型肺癌22例,周围型15例.TNM分期(根据1997年国际分期标准)[1]: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1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14例,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锁骨上淋巴经活检确诊2例,术后病理确诊13例,痰及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5例.其中鳞癌15例,腺癌1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腺鳞癌2例,肺泡细胞癌1例.

    作者:陈小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治疗分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上并非少见.我院肾病科近5年收治的1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并特发性ARF 9例.发生率为7.2%,经及时的诊断并予以合理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甘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川崎病78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表现为全身性血管炎的疾病,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CAD)[1].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早期使用,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川崎病78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兆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高血压病不同血压分级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非洛地平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住院EH患者,按1999年WHO/ISH标准高血压分级为1级28例、2级36例、3级22例.健康对照组30例.所有EH患者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浆ET和CGRP浓度的测定.结果 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EH血压分级的增高.ET水平增高、CGRP水平降低(均P<0.05~0.01).非洛地平治疗后,EH患者血压和血浆ET明显下降、CGRP明显增高(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非洛地平降压疗效确切,并能降低患者血浆ET、升高CGRP.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非洛地平

    作者:李刚;陈良海;罗兴林;刘远厚;李家富;邓辉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表现为全心扩大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1例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心悸5年,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1周于2001年2月20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2℃,P 86次/分,R 22次/分,BP13.33/9.07kPa.慢性病容,半卧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肺叩浊,呼吸音消失,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未望及,无心前区震颤.心脏叩诊呈普大型,心率124次/分,律不齐,S1强弱不等.A2=P2,无亢进,各办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3cm,剑下4cm扪及,双下肢无浮肿.辅检:三大常规、肾功、电解质、血沉、TT3、TT4、FT3、FT4、心肌酶谱均正常.肝功ALT64IU/L,γ-GT 95IU/L.

    作者:宁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溃疡形胃异位胰腺1例

    患者,男,70岁.因上腹隐痛1月,加重6天就诊.X线钡餐摄片见胃窦大弯侧有一直径约1.5cm的突入腔内的充缺影.X线诊断:胃窦部溃疡并充缺改变、多数征象均提示恶性病变.胃镜检查见:幽门前区见有一环行隆起,直径约2.5cm,形成一假幽门,几乎无蠕动,前壁可见一约0.5cm×0.4cm凹陷溃疡.活检示胃窦粘膜慢性炎症,刷检发现核异质细胞,胃镜诊断胃窦溃疡,恶性待排.手术见胃窦前壁有一不规则形溃疡,大小约3.5cm×1.5cm,周围粘膜略呈结节状.病检诊断为胃异位胰腺组织伴溃疡形成.

    作者:贾山移;崔红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价效医学

    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是必须用药物长期治疗的疾病,非药物治疗法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2亿,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提高治疗率,降压药物治疗的价效医学(cost-effective medicine)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价效医学就是花较少的钱,而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谢扬;饶邦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左肺上叶舌段肺隔离症1例

    患者,男,17岁.胸部X线检查发现左肺舌叶肺囊肿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摄片示:左肺中野内带有一直径约4.5cm×5.5cm的薄壁透亮区,其内可见液平面,周围边界清晰,左侧位囊肿见于左肺舌叶.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经左第五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见左上肺舌段呈叶外型生长,独立于左上肺存在.颜色红润,少许炭末沉积,探查其动脉(直径)1.5mm.发于心包膈动脉,静脉1.5mm,回流入心包膈静脉.舌段支气管较细,2mm起自左主支气管,切除舌段肺后,剖开肺实质,见其内有一5cm×5cm大小的囊肿约10ml左右淡黄色粘稠液体,囊肿较薄,光滑.标本病检提示左上肺舌段隔离肺.囊液涂片:RBC 0~4个/HP,WBC 0~2/HP.术后诊断:左肺上叶舌段叶外型肺隔离症.

    作者:金健;雷跃昌;李蔼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抢救急性氨中毒50例报告

    急性氨中毒是吸入氨气后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我院于2001年1月1次性成功抢救急性氨中毒患者共50例,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男44例,女6例.年龄23~49岁,平均35岁.吸应氨气时间短3分钟,长达20分钟,平均8分钟.

    作者:邱霞;邓君;宋锦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 6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0年11月采用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IUD 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50~68岁,绝经年限4~20年,平均8.4年,放置IUD年限15~39年,平均21年.B超:宫腔内见IUD,排除IUD外移.本组60例均为金属圆形环.

    作者:崔丽峰;王希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维司力农结构改造物FPA对豚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实验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维司力农结构改造物FPA对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作用;观察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Langendorff法灌流豚鼠离体心脏.结果FPA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FPA可能具抗心律失常作用;重复给药或二甲亚砜的使用使FPA强心作用下降.结论 FPA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

    作者:杨艳;曾晓荣;徐鸣夏;刘智飞;周国川;周文;贺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HD组(142例)和对照组(50例)血清特异性HP抗体(HPIgG),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TC、TG、Ap0A1、ApoB、Lp(a)、HDL-c、LDL-c含量;应用全自动凝血仪测定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和NOS含量.结果 IHD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49%VS 28.00%,P<0.0001),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与IHD发病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04).HPIgG阳性者的TG、ApoB、NO、NOS含量明显增高(P<0.05),TC、Lp(a)、LDL-c、Fbg含量有增高趋势.结论 HP感染与IHD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可能的发病机理为HP感染改变了脂质代谢和血管的内皮功能来增加发生IHD的危险.

    作者:陈良海;李刚;李代渝;刘远厚;罗兴林;薛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发生频率,比较在急性期及间歇期的血尿酸水平.方法观察了27例痛风患者,急性发作共39次,检测急性期及间歇期的血尿酸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正常者占38%.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低于间歇期,P<0.05.结论强调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比间歇期血尿酸低,诊断时血尿酸正常不可否定痛风的诊断.

    作者:徐治波;刁祖蓉;王小霞;毛伯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