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刘爱琴;郑燕林

关键词:氧化应激,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的两大眼部并发症.它们与高血糖有明显联系.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许多与高血糖有关的生化途径,如糖自氧化,多元醇途径,蛋白糖基化等均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血清镁浓度、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并发症.约80%的AMI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VA).复杂的室性异位心律是AMI病死率和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鉴于此,我们对AMI患者VA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李英;唐英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的再利用

    用各种型号的注射器从带颈玻璃安瓿内抽吸药液时,先将安瓿按常规进行消毒,再将一次性注射器从包装袋内取出,套上针头(有保护套的针头),放在治疗盘内.

    作者:李艳;张爱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

    简介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从90年代初期开始用于治疗肝肿瘤,其原理应用了高温(>42℃)可以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

    作者:蔡忠红;陈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与 8-表氧前列腺素F2α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与脂质过氧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42例高血压病(EH)患者及20例正常人12小时的尿液,以酶免疫学方法检测8-ISO-PGF2α的浓度,对1级、低危EH患者分别与正常人及3级、高危EH之间进行组间对照,并对给予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维生素C治疗的一组EH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患者尿8-ISO-PGF2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级、低危组与3级、高危组患者之间尿8-ISO-PGF2α存在明显差异(P<0.05);维生素E、C治疗组患者尿8-ISO-PGF2α明显下降(P<0.05).结论 EH患者体内8-ISO-PGF2α增加,提示其体内脂质过氧化增强,这在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有益于EH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智彬;刘远厚;刘应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门诊癌痛病人麻醉药品供应与管理

    癌症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约有70%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作者:张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小剂量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分析,根据151例病人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确诊心律失常类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组)70例,对照组(心律平组)85例,治疗3~12月,按全国统一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显效率57.14%(40/70例),有效率28.57%(20/70例),副反应率14.29%(10/7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47.06%,显效率1 7.65%(15/85例),有效率29.41%(25/85例),副反应率17.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控制较心律平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陈爱武;霍?;鲁跃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大肠癌的综合治疗

    大肠癌综合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随着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技术的发展,大肠癌的治疗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治疗阶段.综合治疗由于集中了本世纪治疗癌症的各种新成就,因而是目前治疗大肠癌的好办法.

    作者:周庆贤;张国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绞股蓝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之一,病因不明,无特效疗法,是口腔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感到棘手的一个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镇静和激素替代疗法等.

    作者:罗志晓;张红旗;陈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1例

    患者,32岁.因停经40+2周,阴道间断流血1+天于2000年11月20日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4月11日,患者既往月经规律,G5P1,孕早期无特殊,孕4+月感胎动,孕期在乡卫生院产检(具体不详),孕24+周、30周时曾出现无痛性阴道少量流血,未予特殊处理,数日后阴道流血停止.

    作者:钟晓燕;代玉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膀胱损伤3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7岁.主诉左腹股沟包块10年入院.入院查体:左腹股沟区有一圆形包块13cm×12cm,质软,未突入阴囊,平卧位变小甚至消失,立位增大.入院诊断:左腹股沟直疝.无手术禁忌症,行疝修补术.术中分离疝囊时误将膀胱切开,发现后立即行膀胱修补.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访3年疝无复发.

    作者:胡政权;李保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SIMH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测查了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以9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述情障碍,其描述情感的能力欠缺,不易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多属外向型思维.多元相关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组,个性越内倾,描述情感能力越欠缺,情绪越不稳定,对情感的描述能力以及认识、区别情绪和躯体的感受的能力越低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怀敌意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缺陷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丽;卢宁;刘黎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Graves病骨超声测量和骨代谢状况初探

    目的测定Graves病患者跟骨超声声速(SOS)、超声振幅衰减(BUA)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了解Graves病中骨质疏松所占比例,同时证明骨质疏松是属于高转换,对骨质疏松治疗有借鉴作用.方法应用法国UBIS3000型超声波骨质测定仪测定68例Graves病患者,40例健康人右跟骨SOS、BUA,同时测定血清骨钙素(BGP)及酸性磷酸酶(ACP)的水平.结果 Graves病患者SOS及BUA低于健康人组(P<0.01)骨钙素,酸性磷酸酶高于健康人组(P<0.01)且与SOS、BUA呈明显负相关,FT3与骨转换指标呈正相关,而与SOS呈负相关,并提出Graves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9.4%.结论 Graves病患者存在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作者:张勤;吴桐;王汝莲;蒲琳;李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适时拔T管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常规操作,虽然目前对拔出T管的时机已有较统一的认识,但由于病情、个体差异或拔出时操作不慎等原因,拔出T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并非少见.我院自1991年以来,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原因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楠;徐成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切除85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我院妇科从2000年1月至12月对85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通过护理实践,我们体会到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特殊的心理特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以胸痛为主诉的胃溃疡1例

    患者,男,49岁.胸痛半月,患者因上述症状在多处求治,先后以冠心病、支气管炎、胸膜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予以治疗,症状未缓解.于2001年2月10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任长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卵巢巨大纤维瘤1例

    患者,50岁.绝经8年,无特殊病史.1月前无意中发现下腹部包块,感觉渐长大,无其他自觉症状,于2000年10月2日入院.实验室检查:WBC7.6×109/L,N0.66,L0.31.B超示:子宫肌瘤.

    作者:刘学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肺癌患者的血浆、胸水纤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纤溶活性在肺癌扩散中的影响.方法检测29例肺癌患者、21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胸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AI-1)的活性.结果肺癌组血浆、胸液中t-PA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I-1活性则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纤溶失衡与其远处转移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谢敏;李少娅;任敏;王曾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妇产科-导-尿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导尿术是妇产科常见、极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女性患者尿道短而直,导尿理应比较容易,而在临床护理实际操作中,失败率却较高.在这里有必要对导尿术失败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作者:孙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0例报告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20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giura术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0例术后近期止血效果确切,随访观察发现19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出现吻合口瘘及狭窄,经非手术治疗而愈.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可取的术式.

    作者:王东;杨培;鲜于剑波;罗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牙外伤冠折露髓3M玻粘粘接成功1例

    患者,女,35岁.1999年8月20日因外伤致左上前牙折断1小时就诊,要求粘接断牙.检查:半冠中1/3横行折断,露髓孔约1.5mm×1mm,离体断冠部分被患者检拾于一小瓶中,露髓处微渗血.

    作者:华志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