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进展

史明;李桂林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 治疗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塞, 肥厚型心肌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病, 心力衰竭, 使用范围, 门脉高压, 二级预防, 独特作用, β阻滞剂, 心绞痛, 冠心病, 高血压, 心脏, 临床
摘要:β受体阻滞剂(以下简称β阻滞剂)自问世以来,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除用于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心绞痛、心脏β受体综合征和门脉高压外,近年来还不断拓展使用范围,在治疗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等方面大显身手,正逐步广泛用于临床.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与福辛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比较

    氯沙坦为新开发和上市的第一个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阻滞药.本文旨在比较氯沙坦与福辛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影响.

    作者:朱平;唐瑞华;黄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脾占位病变31例外科诊治体会

    198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占位性病变31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华;马宏敏;蔡志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肌注非那根引起下肢肌肉疼痛1例

    患者,女,62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入院查体:BP14/9kPa.神清语明,面色苍白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四肢发育正常,活动自如.各关节无红肿,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及肱二、三头肌反射双侧对称存在,巴彬斯基征阴性,踝震挛阴性.住院后给予止血、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输血前于右臀部尾骨与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进针2cm,肌注非那根25mg.

    作者:苏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多虑平对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在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学方面无器质性改变.笔者对多虑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海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是高危而致命的心血管事件,这些人中Holter检测出频发、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年病死率约15%,一半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但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衰、猝死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人们期望得到满意的治疗心衰、心律失常的药物以延长生存期.

    作者:石卫晨;曾朝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卵巢功能早衰的治疗进展

    1967年,Moraes-Ruehsen和Jones将40岁前自然绝经这一临床现象称之为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人群发生率约1%,30岁前的妇女人群发生率约0.1%[1],闭经患者中约2%~10%系POF.POF对年轻妇女是一种灾害性的生理与心理打击,在给予社会上和心理上支持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医学治疗[2],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状况和生育要求、病因、卵巢内有无卵泡及经济状况等情况来加以确定.

    作者:杨业洲;谢兰;谢平;陈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微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二产程宫缩乏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微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二产程宫缩乏力的效果.方法选择二产程宫缩乏力具有催产指征待产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米索前列醇25μg,一次性口服,对照组予3U缩宫素+5%葡萄糖500m1缓慢静滴.结果两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5.0%、82.5%,P>0.05.产程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分娩过程中未出现药物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微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二产程宫缩乏力催产具有缩宫素同等效应,且安全、方法简单.

    作者:袁蓉;张楠;吕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食管贲门癌60例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心脏骤停.而某些严重并发症,常以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为早期表现[1].因此正确识别围术期心律失常原因,正确处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8年8~11月间6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光;任光国;庄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难治性肺结核35例临床分析

    我院结核科1991~1994年12月共收治难治性肺结核患者35例,占同期结核病人的4.18%,现将其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徐刚;段荫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面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李明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椎管内注射布比卡因在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应用

    我院泌尿科自1995年3月至1999年9月,对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采用椎管内注射布比卡因治疗和预防术后疼痛及膀胱痉挛64例与同期采用全身镇痛剂患者比较,疗效更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苏俊;严丹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成都市部分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效果调查

    为了了解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效果情况,近几年来我们对成都市内几十户公共场所包括旅店、文化娱乐场所(舞厅、酒吧、卡拉OK厅)及美容美发的公用物品消毒效果进行抽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立坚;杜宝全;魏利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3岁以上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206例分析

    目的探讨3岁以上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改进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收治的206例3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治疗.196例术后行颈托牵引,10例轻型病例作手法矫正.结果 206例中仅2例复发,优良率99%.结论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颈托牵引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作者:覃佳强;张德文;刘正全;陈世钧;唐盛平;李明;刘传康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3年12月以来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现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的近期阴转率明显高于未用该药的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阴沟肠杆菌肺部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3月确诊为阴沟肠杆菌肺部感染78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自贵;谭成;陈敏;李大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饮片规格与汤剂质量的相互关系

    本文试图从饮片规格与内在成分煎出率的关系、复方汤剂中药力共出的两个方面探讨饮片规格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饮片规格研究的一些看法.

    作者:操复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部创伤366例的受伤机制及伤情分析

    1994年5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创伤366例.伤员以交通事故致伤较多,伤情较重,伤情复杂,尤以多发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荣;刘平;高根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国产PCA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应用国产PCA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16例(18膝)患者,疗效观察.方法严格适应症选择病人,术中松解韧带软组织,矫正关节畸形,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尤其在解除疼痛及矫正畸形方面疗效显著,手术优良率83%.结论国产PCA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骨关节病效果满意.

    作者:牛东生;温鹏;袁燕林;米扬;马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IL-5和ECP在支气管哮喘病因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导致哮喘发病的众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哮喘患者急性期不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粘膜活检和痰中IL-5、EC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IL-5和ECP之间,IL-5及ECP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故国外有学者建议可将IL-5和ECP水平的变化作为哮喘严重性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本文就近几年来IL-5和ECP在哮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用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杀胚治疗异位妊娠7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1.21%.患者年龄21~38岁.未生育者44例,已生育者28例,有异位妊娠手术史7例.

    作者:岳军;谢兰;杨荣秀;程小尧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