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姜运铎;毕郑刚;袁绍辉;闫超;范敬章

关键词:前路手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手术方法包括前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笼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LTTS)和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SITC).采用LTTS的患者共50例为A组;采用SITC的患者共48例为B组.治疗结束后一年内每隔3个月复诊一次.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术后伤口感染、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的发生率,植骨融合率、颈椎高度与曲度变化以及神经功能分改善率等.结果 B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发生和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损伤相关的临床表现;A组内固定松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椎体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较于自身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颈椎曲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较于自身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从安全性和操作性来看,SITC更具有优势.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行为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凉山彝族地区乡村6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当面及电话访谈,根据访谈信息如实填写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服药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 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为20.58%,患者对服药知识不了解、医务人员指导不到位、缺乏监督,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明娟;钟东胜;马庆民;高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治疗,两组患者同时治疗1个疗程(8周为1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疼痛VAS评分、缓解疼痛时间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同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上升,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抑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的上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伶;曾勇;蒋华;王俊瑞;黄富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高频彩超)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穿刺活检与手术确诊的8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观察其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回声变化以及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初诊为猫抓病8例患者的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腋窝、上肢及腹股沟.单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者4例,多个部位淋巴结均有肿大者4例.部分肿大淋巴结周围伴有小淋巴结卫星样分布.肿大的淋巴结多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皮髓质分界不清,球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其内血流多为低阻型.结论 明确有宠物抓伤及接触病史的前提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快捷、方便,随访证实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一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漪;陈志刚;李煜华;龙滨;赵燕;吴娜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用同源重组技术快速构建乙型流感M蛋白通用疫苗的表达载体

    目的 应用同源重组技术快速构建pUC57和乙型流感M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 分析2006~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北半球推荐使用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的变化趋势和云南省内的优势流行病毒株,筛选4株典型毒株做实验毒株.提取病毒RNA基因组,进行RT-PCR后,胶回收后与线性化的载体pUC57后,在37℃同源重组30min,即完成一步法重组.通过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对阳性质粒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后免疫小鼠,经过三次加强免疫后,通过中和实验评价表达产物的免疫效果.结果 平板菌落数计数法获得的同源重组阳性率83.3%,PCR阳性质粒能获得大小正确的目的片段,使用EcoR Ⅰ单酶切后,其大小正确,测序后发现质粒碱基没有发生突变或缺失,序列正确,同源重组技术共计耗时34h.中和实验结果显示,相同谱系内的抗原保护效价在1024,并在不同谱系间的交叉保护在256~512.结论 同源重组技术能在流感通用疫苗的上游开发环节中快速、高效的构建重组质粒,表达产物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高承刚;杨伟;李卫东;伍胤杰;郑俊杰;李开伟;钏鸿云;赵卫中;郑勇;史小军;廖国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右心室功能的评估对于心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由于对右心室认识的不全面及其位置和结构的复杂性,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一直落后于左心室.以往较常用的评估右心室功能的技术有放射性核素、核磁共振成像(MRI)、右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近年三维超声心动图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连续截取不同切面和角度的心脏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够更全面、更立体的评估右心室功能,本文就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马士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填充骨水泥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CPC作为骨水泥材料,对照组45例采用PMMA作为骨水泥材料;对比两组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活动功能恢复情况(EVOS评分、ODI评分)、椎体形态(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角度)及随访1年新发骨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d后,总有效率均达到97.78%,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两组EVOS评分、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角度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善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ODI评分(t=5.433,P<0.05)及随访1年新发骨折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就疼痛改善的速度和远期效果比较,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作为PVP填充材料更好.

    作者:梅平均;姜志强;李颖;吕振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术前信息支持对心脏射频消融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前信息支持对心脏射频消融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因房颤入院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人,利用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NPRS)和住院病人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Scale,HADS)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NPRS评分在术中30、60分钟及术后即刻3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为(11.28±3.72)mg,显著少于对照组(15.34±3.16)mg(P<0.05).对照组的HASD-A评分为(8.24±3.51),实验组为(6.72±2.16),术前信息支持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P=0.0223);在抗焦虑药物的使用上,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信息支持有助于降低心脏射频消融术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和焦虑,并可减少抗焦虑药物的用量.

    作者:张小群;温春兰;孙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进展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RSD)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夜间或者休息时出现肢体异常感觉,活动后症状可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生存时间.该病发病机制不甚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铁缺乏或代谢异常、贫血、尿毒症毒素等有关,目前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治疗方面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就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亭;夏运风;陈泽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uwe1-shRNA靶向沉默L2.3神经干细胞的Huwe1表达

    目的 探讨Huwe1-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L2.3神经干细胞,是否可以靶向沉默L2.3神经干细胞的Huwe1基因.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L2.3神经干细胞分成3组:huwe1-shRNA未转染组(control组)、阴性序列转染组(control shRNA组)、huwe1-shRNA转染组(Huwe1 shRNA组).Control组:仅常规体外培养L2.3神经干细胞.不将阴性序列和Huwe1-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L2.3神经干细胞.Control shRNA组:阴性序列通过慢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L2.3神经干细胞.Huwe1 shRNA组:Huwe1-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感染体外培养L2.3神经干细胞.分别收集三组体外培养的L2.3神经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三组L2.3神经干细胞Huwe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control shRNA组比,Huwe1shRNA组体外培养的L2.3神经干细胞huwe1蛋白表达条带显著减弱、变细(P<0.05).与control组Huwe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Huwe1shRNA组Huwe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是control组的25%(P<0.05).与control组比,control shRNA组和Huwe1shRNA组在慢病毒载体转染L2.3神经干细胞,L2.3神经干细胞存活率无明显下降(P>0.05) 结论 Huwe1 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L2.3神经干细胞,可以靶向沉默L2.3神经干细胞Huwe1基因,却不影响L2.3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

    作者:江晓琴;吴兰;童煜;倪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西藏成办医院和华西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3例,根据单双数编号法,分为PKP组和保守组.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PKP组采用PKP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术后1年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随访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PKP组与保守组比较,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P<0.05);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出现压缩性骨折椎体邻近椎体骨折,PKP组仅有2例骨水泥渗漏(P>0.05);②出院时,PKP组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保守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而PKP组上述指标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恢复及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手术安全性高,无压缩性骨折椎体邻近椎体骨折风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类高;孔清泉;李小军;朱定川;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奈哌齐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病情延缓及SOD、MD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病情延缓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为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收治的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214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107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对用药前后患者SOD、MDA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用药前后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以日常生活能力(ADL)表、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表进行评分,同时对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两组血清SOD、MDA水平以及MMSE、ADL评分比较无差别(P>0.05),用药后治疗组MMSE、SOD、MDA水平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痴呆改善率(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疾病控制、改善效果好(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缺陷评估比较无差别(P>0.05),用药后两组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能使患者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高.

    作者:谭向红;宋志彬;王珲;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检测ICU肝性脑病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ICU肝性脑病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79例ICU肝性脑病患者(West-Haven分级3~4级),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15例,严重肝硬化64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门体压力梯度、门静脉直径(PVD)、流速(PVV)和血流量(PVF)以及脾静脉内径(SVD)、血流速度(SVV)和血流量(SVF),同时检测血氨、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并进行谵妄评分.分析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7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组61例(77.2%),无效组18例(22.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West-Haven分级、基础病因、TIPS术比例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门体压力梯度、PVD、PVF、SVD和SVF明显低于无效组,而PVV和SVV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氨、TBIL、ALT和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谵妄评分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测肝性脑病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常规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对疗效评估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尹智;朱勇;张中伟;王文虎;林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12周有氧运动和抗心衰药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80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抗心衰药物,不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律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持续12周,患者每天通过专业的手机运动APP记录运动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实验前后分别使用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实验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VO2~参数、大功率参数以及力竭时间等;心功能检查指标包括:NYHA分级指标进行心功能分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结果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中的NYHA分级和LVEF均呈负相关;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运动能力中的VO2max、大功率以及力竭时间呈负相关.与运动前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后,运动组LVEF、V02max以及大功率均显著性上升;NYHA分级、安静心率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性下降.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对慢性心衰患者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律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

    作者:袁玉琼;曹力生;吴耀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围术期大量输液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围术期大量输液对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预防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于ERCP术前1小时开始输液,其中预防组输注平衡液40ml/kg,对照组榆注平衡液25ml/kg.所有患者术后按需给予抑酸、预防性抗感染、止血等治疗.预防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测定ERCP术前3h及术后3、12、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记录腹部症状、体征.结果 预防组24h输液量(3215.5±48.2)ml大于对照组(2220.8±52.4) ml(P<0.05);预防组ERCP术后3、12、24h血清淀粉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P<0.05).预防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结论 围术期大量输液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文;于红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桡骨头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桡骨头解剖和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桡骨头对于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彼人们所认识.只有恢复桡骨头正常解剖形态及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才能达到良好疗效.临床上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桡骨头骨折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结果,但对有移位、粉碎性骨折却很少有结论表明何种治疗方法效果佳.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桡骨头解剖特点、骨折分型、相关复合损伤及不同类型桡骨头损伤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万俊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支气管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特征与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经临床病理诊断的6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方法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62例支气管结核患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30-45岁的青中年是高发人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血等症状,从患者发病到确诊为支气管结核所需时间较长.62例患者中,X线胸片确诊率为16%(10/62),支气管镜发现率为100%(62/62),活检阳性率为63%(39/62),刷片阳性率为24%(15/62),支气管镜检查总阳性率为87%(54/62),痰涂片阳性率为21%(13/62),总菌阳性率达到35%(22/62),活检、刷片和痰涂片总阳性率为90%(56/62).随访42例中治愈率74%(31/42),好转率24%(10/42),3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100%(42/42),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支气管结核患者无特异性相关临床表现,临床误诊和漏诊率均较高.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支气管结核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茂刚;刘丽华;魏海龙;范惠明;罗林城;李凡敏;廖冰;陈丹;梁宗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策略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患者骨折后常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明显增加.手术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与负重,可有效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降低髋内翻畸形的发生率.目前常用的手术固定方式主要分为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两大类,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有区别.本文就现有的内固定方式作一述评,对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证加以分析讨论,旨在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作者:蒋电明;周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对GI-RADS 4类盆腔包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GI-RADS 4类盆腔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盆腔包块病灶(185例)进行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分类,并将划归GI-RADS 4类的22个包块行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弹性评分与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14例(弹性评分1-2分),恶性病变8例(弹性评分3-5分),良、恶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彩超诊断未定性的盆腔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5.7%、77.8%、92.3%,准确性可达86.4%.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准确定性诊断的盆腔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运涵;程印蓉;马晓娟;张晓玲;甘兰;黄丽琼;周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DCD-1基因rs 2227982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CD-1)基因rs 2227982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查找关于PDCD-1基因rs 2227982多态性与AS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968例AS患者和985例非AS对照,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T等位基因人群AS发病风险高于C等位基因人群(OR=1.74,95%CI 1.48~2.06,P<0.001);TT基因型人群AS发病风险高于CC基因型人群(OR=1.88,95%CI 1.30~2.73,P=0.001);TT+ CT基因型人群AS发病风险高于CC基因型人群(OR=2.29,95%CI 1.65~3.18,P<0.001);但TT基因型人群AS发病风险与CT基因型人群(OR=0.81,95%CI 0.55~1.19,P=0.283)和CT+ CC基因型人群(OR=1.33,95%CI0.94~1.89,P=0.11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的证据表明,PDCD-1基因rs 2227982多态性可能会增加AS的发病风险.由于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刘双苔;陈小艳;王婷;余山桢;李胜;翁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入路组、后侧倒L入路组,前内侧入路组25例采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侧倒L入路组25例采取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骨折复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后侧倒L入路组较前内侧入路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后侧倒L入路组的膝关节活动度也明显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结论 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较前内侧入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首选方式之一.

    作者:林涛;冯刚;李子泉;吴俊学;郭明刚;刘跃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