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游晓波;高华伟;肖文明;李凌云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应用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114例,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患者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得分、HAMA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完全依从比例以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HAMD得分、HAMA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完全依从比例以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消失.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坦度螺酮应用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斌;李彬;高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及预防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RevMan 4.2软件对检索的15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能明显延长孕周时间(WMD=4.50,95%CI:3.27~5.72,P<0.00001),并降低围生儿死亡率(WMD=0.35,95%CI:0.19~0.67,P=0.001);降低新生儿窒息率(WMD=0.34,95% CI:0.17~0.69,P=0.003);不增加产后出血量(WMD=-2.22,95%CI:-14.33~9.9,P=0.72),提示肝素对产后出血量无影响;且不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WMD=0.31,95%CI:0.05~2.08,P=0.23),早发型子痫前期再度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降低率均降低(RR=0.12,P=0.04,95% CI:0.02~0.91,RRR为88.3%).结论 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可以延长孕周时间,降低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率,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胎盘早剥的发生,是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翟敬丽;于红;燕筠;任慕兰;李海玲;钱惠勤;王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连续邻指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例(18指)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结果 9例18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辩感觉恢复:S0级2块,S1级12块,S2级4块.手功能评定:优8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邻指带指固有动脉背支皮瓣修复多个指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超;游晓波;高华伟;肖文明;李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预测可疑冠心病(CA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用Stata1 1.0分析数据,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合计381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中位随访期25个月.阴性CCTA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塞(MI)和血管再通发生率分别为0.48%、0.34%、0.05%和0.02%;阳性CCTA患者中,相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8%、1.59%、0.89%和1.39%.MACE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LR、-LR和DOR分别为0.99(95% CI:0.97~1.00)、0.43(95% CI:0.37~0.49)、1.74(95% CI:1.56~1.93)、0.01(95% CI:0.00~0.08)和118.27(95% CI:20.69~676.06).结论 CCTA对可疑CAD患者具有极好的预后价值,阴性CCTA可基本排除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贾鹏;蒋炳虎;王继琛;吕献军;赵全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银颗粒中绿原酸和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327 nm,以外标法测定决银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SB-C18 (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74 nm,以外标法测定决银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 绿原酸在0.0177~4.54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25%);丹皮酚在0.0461~4.61 μg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98%(RSD=1.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决银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铁军;徐玲玲;李斌;张宁;年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意义.方法 将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CV组和PV组各35例,并比较其效果.结果 两组间PIP、MAP、PEE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FiO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动脉血气比较,pH与PCO2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aO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比较,VALI具显著性差异(P<0.05),IVH、PDA、CLD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V组平均氧疗时间和上机时间均低于CV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焱;谢楠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卵巢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37例老年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33例.对可能影响复发的8个因素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级、术中是否清扫淋巴结、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初次治疗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术后是否有肉眼可见残瘤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肿瘤分期(OR=3.463,95%CI=1.167~10.276)、组织分级(OR=4.627,95%CI=1.367~15.66)和有肉眼可见残瘤(OR=6.679,95%CI=1.700~26.235)对老年卵巢癌患者的复发有显著影响.结论 肿瘤分期、组织类型、有肉眼可见残瘤是老年卵巢癌患者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楚红;农桂青;黄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癌症爆发痛的治疗在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极其重要.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爆发痛的主要药物为即释吗啡类.即释芬太尼类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新型即释阿片类,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的剂型.在癌症爆发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剂型.本文就目前即释芬太尼的不同剂型从一般特性、药物疗效对比研究、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欣;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紧张性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平均血流速度(MFV)以及特征性改变.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临床诊断的8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分别在其发作期和间歇期观察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以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同时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①紧张性头痛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比较有先兆紧张性头痛(MWA)和无先兆紧张性头痛(MWO)患者的差异,MWO患者发作期时PCA、MCA的MFV均比MWA的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WA在间歇期时ACA、MCA的MFV均比MWO的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类型的紧张性头痛患者在间歇期和发作期MFV的变化有所不同;TCD检查结果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田莉;杨瑞棋;汪楚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对患者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肝胆外科81例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不适反应及其程度.结果 本组患者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恶心、呕吐、鼻腔刺激、咽喉部不适、睡眠障碍等.进食后,患者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腹部不适程度明显减轻(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无效引流是影响患者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视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的不适反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小红;田云鸿;彭勇;谢昕;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8例神经外科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在临床治疗相同情况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事先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痰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徐灵洁;高云霞;张玮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筛选前列腺癌雄激素去势抵抗相关基因,为研究雄激素去势抵抗进展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并纯化LNCaP及C4~2细胞的总mRNA,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标记的cDNA,与基因芯片杂交;采用Genepix Pro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筛选表达差异的基因;KEGG富集分析每个pathway中差异基因富集的显著性.结果 在表达谱芯片中筛选出41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01个C4~2细胞中表达上调基因,116个表达下调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前列腺癌相关的表达差异的基因有GF、EGFR、HSP、BAD、P21、E2F、Raf、CyclinE、PSA和PI3K等,其中EGFR、Raf表达差异明显.结论 EGFR、Raf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在雄激素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前列腺癌去势抵抗进展分子机制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马瑾璐;王丽娟;朱青;金桂花;郭希婧;何晨琛;韩苏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视力发展、眼压、眼轴及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6月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患者100例(180眼),比较其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眼睛视力、眼压、眼轴及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 戴镜前平均视力为球镜(0.21±0.14)D,戴镜后为(0.95±0.12)D;戴镜前平均眼轴长度(24.75±0.81)mm,戴镜后为(24.39±0.79)mm;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戴镜前为(15.43±2.31) mmHg,戴镜后为(13.44±1.95)mmHg;戴镜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戴镜前平均眼压为(15.32±4.33)mmHg,戴镜后平均眼压为(14.76±2.08)mmHg,戴镜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平均角膜平坦K值、角膜表面形状系数、角膜不规则指数与配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梅艳;李之忠;徐凤;张季谨;许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神经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组(微创组,n=40)与常规手术组(开颅组,n=40),以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成本效益比较,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周GCS评分比较意识水平,以及术后2周NIHSS评分情况比较短期疗效,以术后90天Barthel指数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颅组,微创组术后48小时内清醒者18例;开颅组术后48小时内清醒者9例,微创组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微创组术后2周NIHSS评分及术后90天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缺损程度均优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并且住院费用少于开颅组.结论 微创手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手段,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较满意,能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并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石柳;尹东坡;尹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的肺动脉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多层螺旋CT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资料,并应用MPR、MIP、VR等后处理方法不同角度显示肺动脉及其栓子情况,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征象.结果 23例PE病例中,中央型PE 13例,周围型PE 10例,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决状附壁样缺损,周国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多层螺旋CT对PE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靳秀丽;蒋世明;贾敏;刘芳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生产过程中须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例.观察组施行改良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皮下脂肪与皮内采用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对照组施行传统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与皮下脂肪采用间断缝合法实行缝合后,后皮内连续缝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缝合时间的长短、伤口出血量的多少以及伤口重度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切口炎性反应轻,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切口愈合良好,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云芳;周蕾;朱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浸润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乳腺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除外)患者280例,根据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浸润情况分为淋巴管浸润组与无淋巴管浸润组,分析淋巴管浸润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淋巴管浸润组淋巴结转移、肿瘤>2 cm及病理分级Ⅱ和Ⅲ级(87.5%、67.2%、59.4%)均高于无淋巴管浸润组(39.8%、50.0%、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管浸润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较无淋巴管浸润组患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12.25,P=0.0005;LogRank=15.20,P=0.0001).结论 淋巴管浸润与乳腺癌多种临床病理特点有相关性,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有浸润患者预后差.
作者:王梅红;孔德娣;朱亚芹;周艳贞;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真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子及预后.结果 212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78.3%,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曲菌占21.6%.高效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及曲菌为主,曲菌、克柔念珠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作者:吴驰;黄江;邹俊;周仲伟;刘跃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两种术式对食管胃交界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过去5年AEG患者手术及随访情况,比较不同术式对食管胃交界部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22.5±34.6)ml,肛门排气时间(2.6±1.1)d,下床活动时间(4.1±1.3)d,住院时间(10.1±1.5)d;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164.2±28.9)ml,肛门排气时间(4.9±2.6)d,住院时间(15.2±5.3)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8±3)枚,传统手术组清扫(29±4)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发现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1.59%,中下纵膈淋巴结转移率28.57%,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8.10%,与传统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传统手术组32.17%,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腔镜组复发转移率4.76%,传统手术组4.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2,P=0.095).结论 腔镜手术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淋巴结转移的发现能力与传统手术各有优势,临床可酌情推广应用.
作者:连爱民;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明确诊断为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中DOG1的表达,探讨DOG1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GIST外科术后病理标本112份,同时收集胃肠平滑肌瘤34例及正常胃粘膜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EnvisiGn法检测GIST标本中DOG1的表达,同时检测CD 117、CD 43的表达情况,并与胃肠平滑肌瘤、正常胃粘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DOG1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4%,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8.4%.②在GIST标本中,不同性别、年龄、部位、危险度及细胞学分类之间DOG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DOG1和CD117共同表达阳性者98例,阳性率为83.1%.DOG1在GIST中的阳性率高于CD 117,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OG1在GIST中的阳性率高于CD 3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①DO G1在GIST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细胞学分类无关.②DOG1在GIST的诊断上优于CD 34.③DOG1不能作为GIST危险度分级的依据.
作者:陈艳鸿;彭燕;陈晓;李娟;朱丽萍;郭建红;邹荣;杨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