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术式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徐平;曹卫

关键词:胆总管, 取石术, 肝部分切除, 区域型, 肝内胆管, 结石
摘要:目的 比较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肝部分切除两种术式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04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胆总管切开取石组(50例)和肝部分切除组(5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结石残余率、术后3年结石复发率.结果 肝部分切除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组的82.00%(P< 0.05);肝部分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显著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组的12.00%(P< 0.05);肝部分切除组残余结石率和3年内结石复发率分别为7.41%和5.56%,显著低于胆总管切开取石组的28.00%和22.00%(P<0.05).结论 对于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后结石残余率,虽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临床疗效以及远期疗效较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均较优.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的常见心脏病,手术是CH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CHD生存率不断提高,生存时间延长,术后患儿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关注[1-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FCC)是对患者整个家庭成员进行干预,从而提供全面、延续、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探讨FCC对CHD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对比分析了是否实施FCC的学龄期CHD患儿各60例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何瑞玲;朱群英;王艺遐;陈少丽;王月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LSPL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行腹腔镜下保留脾的脾门区淋巴结清扫(LSPL)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方式,将40例行LSPL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取左侧入路,对照组行右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时间、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结论 左侧入路或右侧入路行LSPL,在并发症、近期预后、近期生活质量上相当,但左侧相比右侧入路脾门清扫时间短,脾门清扫数目多.

    作者:黎峰;禤锦峰;龚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TAPB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阻滞组与对照组,各32例.阻滞组于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TAPB,静注0.25%盐酸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均给予静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麻醉前(T0)和术后1 h(T1)、12 h(T2)、24h(T3)及48 h(T4)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统计两组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阻滞组于T1、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降低,T1、T2及T3时点心率(HR)均降低(P<0.05);阻滞组组内比较,T1时点MAP高于T0时点,T1和T2时点HR均高于T0时点(P<0.05).与对照组比较,阻滞组T1、T2、T3、T4时点VAS评分均更低,且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均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TAPB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现伟;罗云蔓;黄伟;董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MRSA感染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以68例COPD合并MRSA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合并呼吸衰竭或肺性脑病、X线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48例(70.6%)出现呼吸衰竭,16例(23.5%)因肺部脑病而出现意识障碍.X线检查均发现肺部阴影,其中单发16例(23.5%),多发52例(76.5%).所有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如治疗3~7 d无效换用替考拉宁治疗.68例平均住院(21.2±5.4)d,其中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46例(67.6%),治愈24例,有效22例,无效0例,无死亡患者.其余22例在万古霉素治疗3~7 d后无明显缓解,给予替考拉宁治疗,治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其中死亡2例.共有38例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68例中,共治愈36例(52.9%),有效30例(44.1%),总有效率97.0%,无效或死亡2例(3.0%).结论 COPD合并MRSA感染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呼吸衰竭,早期选用敏感的抗生索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晓娟;吴军伟;曹官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氟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及ERP-P300的影响

    目的 探究氟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及相关事件电位P300(ERP-P300)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6w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分和ERP-P300.结果 治疗2、6w后,两组HAMD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氟西汀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WMS-RC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氟西汀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治疗2 w后的短时记忆和治疗6w后的记忆商数(MQ)均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2、6w后,氟西汀组P2、N2、P3潜伏期呈进行性降低(P<0.05),而P2、N2波幅呈进行性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P3波幅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ERP-P300总体变化不大(P>0.05).结论 氟西汀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患者ERP-P300有关.

    作者:韩兴玲;王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17例骨科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各39例.A组给予VSD技术治疗,B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C组采用VSD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骨科软组织损伤应用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创面修复组织生长,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林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输卵管绝育术对性激素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输卵管绝育术(TSS)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以行开腹TSS的已婚育龄女性36例为开腹组,同期相同年龄段行单孔腹腔镜TSS的已婚女性36例为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及术后第1、6、12个月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FSH、LH、E2均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6、12个月时,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FSH、LH、E2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但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2±2.4)min较开腹组(20.6±4.2)min显著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2.8±1.6)ml较开腹组(8.3±4.6)ml显著减少(P<0.01).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TSS均可短期内显著增加患者术后性激素的分泌,并且开腹手术的影响更加显著,但半年后均可恢复正常.

    作者:关远红;张华;许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波生坦对HFpEF合并PAH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波生坦对射血分数保存型心衰(HFpEF)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医院收治的HFpEF合并PAH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均按指南给予基础治疗.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波生坦片125 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6min步行距离(6WMT)、心脏功能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呼吸困难Borg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心率和呼吸困难bor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WMT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和LVFS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及血清hs-CRP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波生坦可改善HFpEF合并PAH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活动耐量,且治疗安全性好.

    作者:姚旭;黎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ACI合并T2DM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脂微球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AC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2例ACI伴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行常规治疗,A组加用脂微球前列地尔10μm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1指数、颈动脉斑块、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且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两组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内-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显著下降,斑块稳定性显著上升,血内皮素-1、血栓素B2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显著上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NF-κB)显著下降,且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结论 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ACI合并T2DM的效果显著,主要与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颈动脉斑块性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颜军梅;鲁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面部创伤患者美容缝合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急诊面部创伤患者美容缝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5例面部创伤患者病例资料,将其中接受美容缝合的80例纳入美容组,接受常规缝合的55例纳入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皮肤瘢痕评分、外形美观满意度和患者心理状况.结果 美容组缝合时间、缝合费用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美容组皮肤瘢痕评分(VS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孤独评分(UCLA)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面部创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可以减轻伤口愈合后皮肤瘢痕,提高伤口术后美观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作者:陈晓娟;张琼;李小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节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关节PVNS的效果

    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晚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效果.方法 收集63例晚期膝关节PV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评分表(HS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膝关节功能变化和疼痛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后HS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观察组术后1、2、3个月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2、3个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无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P< 0.05).结论 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晚期膝关节PVNS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高炎;李国辉;杨怀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下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25)与对照组(n=25),韧带损伤修复术后4w,训练组给予常规理疗与视觉反馈下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理疗.治疗3w后,对比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训练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力矩峰值(PT)均增高,且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觉反馈下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对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军事飞行员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1例

    病例男,54岁,某部轰运教7飞行员,飞行时间6300h,因“左肩背部疼痛1 w”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唇无紫绀,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min,心律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肩部及上背部压痛,左肩关节活动受限,余查体无阳性体征.人院后查三大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全套、肝肾功、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电轴左偏.

    作者:田卫卫;赵悦;刘蓉;张俊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中心静脉置管在CCU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心静脉置管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更好地进行液体复苏、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营养等,为后续诊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1-3].然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一定难度,对操作者具有一定技术要求,不然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主要有股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中心静脉置管各具特点,难易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各不相同.本研究对这两种不同深静脉置管在CCU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游锦燕;黎菁;王素萍;莫玉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紫外线和热力对55型腺病毒的灭活效果

    目的 探讨紫外线和热力对55型腺病毒(HAdV-55)的灭活效果,为HAdV-55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将HAdV-55置于波长245 nm的紫外线和65℃热力条件下作用30 min、1h和2h,通过定量PCR和病毒滴度试验,检测各处理因素对HAdV-55感染HEp-2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 紫外线照射30 min后,HAdV-55感染HEp-2细胞的水平降低约50%;紫外照射1h和2h后,病毒仍具有一定感染能力,但感染水平显著降低.65℃热力处理30 min,HAdV-55感染HEp-2的水平降低了约104个数量级.紫外线和热力灭活的病毒产生子代病毒的能力均显著降低.结论 紫外线和热力对HAdV-55都有灭活作用,其灭活作用的强弱与处理时间有关,254 nm紫外线照射和65℃热力处理30 min以上均能显著降低HAdV-55产生子代病毒的水平.

    作者:刘媛;王文博;邹自英;邱薇;范泉水;冯子良;熊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腹腔镜入路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两种术式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经腹腔入路术及经后腹腔入路术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组(38例)与后腹腔组(56例),于术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包括收缩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PCO2),记录术前、术毕、术后2d患者的体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糖、皮质醇等应激指标变化.结果 建立气腹后各时间点,两组收缩压及EtPCO2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P<0.05),而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且后腹腔组在气腹10和30 min两个时间点上,收缩压、HR、EtPCO2均优于腹腔组(P<0.05).术毕时两组血糖、皮质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2d两组CRP、IL-6显著升高(P<0.05),而后腹腔组CRP、IL-6显著低于腹腔组(P<0.05).结论 与经腹腔入路术式比较,经后腹腔入路术式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避免不必要损伤,应激刺激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姚德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BNP和Hcy对高血压脑出血及转归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脑利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与转归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诊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脑出血后24h内血BNP和Hcy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BNP和Hcy水平变化.结果 随着脑出血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BNP和Hcy阳性率及水平逐步升高,且轻、中和重度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好转组的BNP和Hcy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好转组(P<0.05),且BNP和Hcy均阳性患者未好转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独BNP阳性(42.8%)或单独Hcy阳性(37.7%)患者(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NP和Hcy水平越高病情越重,二者均阳性患者的预后更差.

    作者:秦有智;王英;彭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肺栓塞的心血管参数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APTE)的心血管参数的变化,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以28例AECOPD合并APTE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8例未合并APTE的AECOPD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脏彩超心血管参数的差异.结果 心脏彩超检查发现,观察组肺动脉内径(PA)、右室内径(RV)、右房内径(RA)、右室流出道(ROVT)、肺动脉压力(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瓣口流速(PV)、右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栓塞指数(PAOI)显著大于对照组(0.3±0.1)(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PA、RV、RA、ROVT、PAP、RVESV、RVEDV、Am与PAOI呈正相关(r=0.18、0.16、0.16、0.22、0.24,0.18、0.16、0.21,P<0.05);PV、RVEF、Em与PAOI呈负相关(r=-0.21、-0.16、-0.18,P< 0.05).结论 心脏彩超检查有助于AECOPD患者是否并发APTE的诊断,尤其是在PAP增高,同时出现右心重构和功能下降的患者,应重视并发APTE的可能.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心衰症状的ASCVD老年患者BNP及CRP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监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脑钠肽(BNP)对无心衰症状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86例ASCVD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88名老年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hs-CRP水平和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hs-CRP(5.61±2.96)mg/L和BNP(126.7±66.9)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7±.2.83)mg/L和(57.5±24.5)pg/ml(P< 0.05);根据观察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缺血性脑卒中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组,各组间hs-CRP及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心衰症状的ASCVD老年患者的血浆hs-CRP及BN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此类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较高.对其应进行常规BNP和hs-CRP水平监测,以早期发现潜在心衰风险患者,早期依据心衰指南进行上游抗心衰药物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金静;蒋静;刘洋;施勇;盛勇;但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原医学现场实验研究的注意事项分析

    我国高原幅员辽阔,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地处边陲,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是世界上高原常驻人口多的国家,达3000多万;同时,随着我国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每年有近1000万人从平原进入高原从事旅游、商贸、建设和守防[1].

    作者:徐刚;黄河;韦汉南;高钰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