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术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季称心

关键词:颅内, 动脉瘤, 右美托咪定, 浓度, 脑氧代谢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于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浓度A组设为3 ng/ml,B组设为5 ng/ml;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于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2)、术中(T3)、恢复供瘤动脉时(T4)、手术结束时(T5)各时点,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和脑氧代谢指标[D(a-jv)O2、CEO2].同时,于T0、T5及手术结束后24 h(T6)各时点,检测患者脑损伤指标(NSE、MBP、S100β蛋白).结果 T1-T3时,两组HR、MAP较T0时均下降(P<0.05);但在T4-T5时,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在T1-T5时,两组HR、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B组平均D(a-jv)O2、CEO2较T0时的下降幅度均大于A组(P<0.05);而在T4-T5时,两组D(a-jv)O2、CEO2均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6时点,两组NSE、MBP S100β蛋白较T0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应用3 ng/ml和5 ng/ml两种浓度右美托咪定,患者均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在5 ng/ml靶控浓度下,能更好维持患者脑氧代谢的稳定,并减轻脑损伤.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颈臂丛神经阻滞迟发性局麻药中毒1例

    病例患者,男,25岁,身高160 cm,体重42 kg.因“摔伤后左肩部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3+小时”收住入院,入院诊断:左锁骨中段骨折.平日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第3d拟行左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前访视:患者少言,精神淡漠,自诉因受伤后颈部肿胀,说话时牵拉颈部疼痛,故说话声音微弱无力.心电图、肝肾功、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正常.

    作者:刘群;翁艳;蒋庆梅;钟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少数几个可以通过放疗达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由于放疗过程中和放疗后大多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放射性皮肤灼伤、甚至轻度烧伤、口干等放疗副反应,不但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由于难以忍受放疗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终导致肿瘤复发[1].开展调强放疗以来,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放疗的副反应,但仍未能彻底、有效地缓解放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因此,探寻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明显减轻患者放疗副反应,从根本上缓解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保证放疗顺利完成,对于延长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医院开展调强放疗以来,鼻咽癌患者护理的经验,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护理的新方法.

    作者:王利莎;郭瑞威;杨茜;康保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占位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弹性5期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对乳腺占位的诊断情况.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恶性乳腺占位SR比值为2.69±0.75,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占位的0.99±0.25 (P< 0.05);根据ROC曲线,以SR≥1.45为判断恶性肿瘤的标准,超声SR比值法共诊断良性占位116例,恶性占位44例,8例误诊.超声等级评分共诊断恶性占位44例,良性占位116例,误诊12例.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占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正确率及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SR比值测量及等级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占位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明君;肖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研制

    维和二级医院是一所对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医疗服务的涉外医疗机构,主要职责是向联合国维和力量中的军事分遣队人员、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国际参谋人员和联合国雇员等提供医疗保障,并为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救援[1].由于维和任务区政治形势严峻,武装分子可能会以火箭弹、简易爆炸物、地雷或者各种自杀式炸弹等方式袭击维和部队,一旦发生袭击,维和部队官兵较容易发生批量受伤.笔者参加中国第4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经过严格的直前训练,于2016年5月抵达加奥任务区执行任务.5月31日中国工兵分队遭遇当地恐怖分子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批量人员受伤,我二级医院成功完成批量伤员救治任务.本研究拟结合此次救治任务,进一步完善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旨在为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开展相应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雪玉;闫冬;刘福英;张丹;闫楠;曲贝贝;卢天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TNF-α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TNF-α水平,并对不同NBNA组间TNF-α水平进行比较,对TNF-α水平与NBN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NBNA评分组间的TNF-α水平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NBNA评分越低,TNF-α水平越高.TNF-α水平与NBNA呈明显负相关(r=-0.251,P<0.05).结论 TNF-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并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临床分度、评价脑损伤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包晓玲;张丽;宋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度鼾症患者表面麻醉时突发意识丧失1例

    病例男,52岁,身高162 cm,体重95 kg.因“睡眠打鼾20余年”入院.术前诊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鼻中隔偏曲,呈“S”形弯曲.拟一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双下鼻甲消融术.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现口服倍他乐克、氯沙坦,血压控制可.否认心脏病史.查体:精神较差,颈粗短,张口度2指,Mallampati分级3级.血压147/90 mmHg,心率70次/min,心肺听诊无特殊.辅助检查:心电图:心率80次/min,窦性心率,电轴正常.

    作者:谭金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八味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八味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八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及美肠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3种药物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八味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娜;王彬;闫冬;周晓渝;金治安;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热利湿通淋汤联合头孢噻利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通淋汤联合头孢噻利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48例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均辨证为湿热下注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利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通淋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5 d.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细菌清除率、症状改善时间、尿白细胞数和细菌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尿路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尿白细胞数、细菌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通淋汤联合头孢噻利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控制科研隐性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对综合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综合医院需要保证内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佳状态,从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其为突出的作用在于可掌握医院各项工作在运行中所需的具体开支,防止浪费,降低成本[1].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科研项目成本浪费问题对综合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究其根本,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由于忽视了隐性成本的存在,而这也是综合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盲区”.

    作者:任然;许汝福;陈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对妇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医院感染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如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2].而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其中由医务人员手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占总数的30%左右[3].因此,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防止措施.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志弘;曾剑君;李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对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干预对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492例,采用PDCA循环方法,监督改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比较PDCA干预前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三轮PDCA循环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显著下降(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围术期感染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可以有效管理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赫媚雅;付琦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14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依次纳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4% vs 86.11%,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电生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3.89% vs 6.94%,P> 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hEPO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贫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60例合并轻中度贫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按既定方案继续进行肺癌化疗,试验组同时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而对照组不予rhEPO治疗.两组均每周记录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水平,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一般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w后,试验组Hb水平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Hb水平则无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一般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者构成比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治疗效果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rhEPO能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贫血情况,改善患者身体的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力,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余微;程幼夫;周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青藏线常驻官兵疾病谱调查和分析

    目的 了解青藏公路沿线(简称青藏线)常驻官兵发病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卫勤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2012~2014年常驻青藏线(海拔3217~4900m)官兵在卫生所就诊记录,并结合官兵2014年度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海拔高度疾病谱分布大体一致,上呼吸道感染占构成比的38.7%,急慢性胃肠炎占26.4%;官兵体检结果中,睡眠障碍占36.2%,高尿酸血症占34.6%,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占30.0%.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胃肠炎是青藏线常驻官兵的多发病,口腔溃疡、冠周炎和痛风患病率高于其他高原地区;睡眠障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高,而平时就诊率低,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王涛;蔡明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膝关节滑液和血浆脂联素水平与RA慢性炎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液和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慢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观察组,并参照DAS28标准确定RA疾病活动度.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关节滑液和血浆APN水平,同时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脂代谢、血沉(ESR)、血糖(Glu)及血压(BP)等指标,分析APN与RA病情程度及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ESR、CRP高于对照组,血浆APN低于对照组(P<0.05);(2)随着DAS28活动度的上升,RA患者关节滑液和血浆APN降低(P<0.05),且关节滑液和血浆APN变化趋势一致,滑液APN水平低于血浆;(3)RF阳性、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血浆、关节滑液APN均低于阴性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A患者血浆、关节滑液APN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膝关节滑液和血浆APN水平与RA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可将其作为RA靶向干预的重要途径.

    作者:林浩;柳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患者21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苄羟麻黄碱保胎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即分娩延迟>48 h)、延长孕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的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率、延长孕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先兆早产的保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殷金凤;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

    目的 评价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病例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明胶海绵修复诱导上颌窦底黏膜上皮再生,恢复上颌窦连续性,一期修复上颌窦穿孔,同期实施囊肿术后残余骨腔植骨术;对照组采用下鼻道对孔引流,囊肿刮治术后的残余骨腔采用碘仿纱布开放填塞.通过术后上颌窦完整性恢复情况及颌骨残余骨腔新生骨生长情况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瘘口封闭率95%、骨质形成率95%、囊腔长径差(2.27±0.13)mm,同期对照组瘘口封闭率50%、骨质形成0%、囊腔长径差(5.96±0.20)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中可显著提高瘘口封闭率,缩小囊腔长径差,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牟方彪;唐君;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给予盐酸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口服盐酸曲唑酮治疗.通过治疗后的疗效、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免疫细胞水平,评价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对更年期抑郁症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有效率74.3%,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和3个月,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细胞、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对照组CD4+细胞明显升高,CD8+细胞、CD4+/CD8+、NK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曲唑酮联合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可能与调控患者激素水平,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宝;王鑫;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喜IUD用于无痛可视人流术后即时放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喜宫内节育器(IUD)用于无痛可视人流术后即时放置的避孕效果.方法 在收治的无痛可视人流病例中,抽取3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宫内节育器,试验组术后即时放置宫喜IUD,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率、月经模式改变率(出血量和出血时间)、IUD下移脱落率、续用率.结果 试验组的避孕率(100%)、出血量正常率(100%)、出血时间正常率(66.67%)、续用率(98.33%),均高于对照组;环下移脱落率(1.66%)、带环妊娠率(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试验组月经期正常者(≤7 d)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月经持续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宫喜IUD具有避孕率高、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续用率高等优点,可于无痛可视人流术后即时放置,作为人流后长效可逆避孕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疑诊为后颅窝囊性畸形的孕21~36 w胎儿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出生或引产后测量值比较,产前MRI测量小脑延髓池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疑诊病例中25例经产后随访或引产证实存在后颅窝囊性畸形;MRI准确诊断20例,其中典型Dandy-Walker综合征3例,变异型Dandy-Walker畸形2例,大枕大池9例,后颅窝蛛网膜囊肿6例,诊断准确度为88.00%(43/50),灵敏度为80.00%(20/25),特异度为92.00%(23/25).结论 MRI能较好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后颅窝结构,有利于对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定性诊断,为临床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徐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