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间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申;潘建胜;吴伟涛;李杏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农村患者居家腹膜透析存在问题,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腹透患者出院后出现不适症状返院再次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出现并发症原因,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通过评估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生活满意度,医疗依从率等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通过三个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降低,正确操作率升高,医嘱的遵从率升高,生活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农村中腹透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管理技术,变革传统健康教育的手段,对提高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易发因素与防治。方法对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309例患者进行放射学测量和导致早期脱位的易发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半年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有再次髋关节脱位。结果29例在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脱位的原因是由术后体位不当、假体股骨头大小、髋臼假体方向、手术入路、内收肌挛缩等造成的。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脱位的发生,术中提高手术技术水平,术后患肢阿基米德保持正确体位、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等方法预防早期髋脱位。
作者:张喜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再入院病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心功能不全及感染是本中心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维持性腹透患者,需严格训练、加强随访、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光宇;陈蕊;卜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痛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对辣椒素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辣椒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现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车平;刘嘉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共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程。结果研究组共31例(72.09%)产妇自然分娩,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例(53.49%),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7.96±1.1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75±1.83)h,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宫分娩率,缩短产程,提升分娩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报告通过对肺栓塞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来探析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有效地预防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报告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栓塞患者40名,把他们按照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平均分为调查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调查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结果调查组效果显著的患者有19名,效果一般的患者有1名,死亡的患者为0,其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5%。而对比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有10名,效果一般的患者有9名,死亡的患者为1,其护理有效率仅为50%,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临床上对肺栓塞患者采取有效地干预护理比治疗更有效,因为肺栓塞患者发病快,对抢救时间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抢救成功率极低。那么,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方案。这样能大程度预防患者肺栓塞情况的发生,能有效地拯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董华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溶栓导管,且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血栓溶解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下,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按照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常规组短,同时所花费的住院费用也更少;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74.07%,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48.1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帮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替吉奥单药的应用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替吉奥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替吉奥单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替吉奥单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80.6%,仅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厌食、呕吐与皮肤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梓瑛;袁辉;于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的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没有一例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结论合适的综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上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国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制定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制度、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按照PDCA理论,实现对我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结果干预后病区药品管理规范到位,减少差错或事故发生。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杨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311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56例)和观察组(n=1557)。给予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tDBP=43.396,P=0.000;tSBP=29.467,P=0.000)。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总有效率=63.572,P=0.000)。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绞痛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任楼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相关因素,降低其发病率。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504例,与同期正常妊娠500例患者做比较性观察,统计异位妊娠(EP)发生率。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发生率5.2%EP相关因素与正常妊娠,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观察分析异位妊娠(EP)相关因素,应用适当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吴立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营养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具有完整肠道功能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尤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进程及预后。因此,以鼻胃管/鼻肠管为主要途径的肠内营养成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管的护理对于保证患者充足、安全的营养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1例因鼻胃管移位导致食管结石形成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导致鼻胃管移位的可能性因素,为后续提高肠内营养管护理水平、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安全的护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沈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在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收治的159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抗菌素常规输液治疗基础上配合雾化治疗,I组采用糜蛋白酶,Ⅱ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Ⅲ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雾化治疗效果上,清开灵显著高于α-糜蛋白酶(P<0.05),而清开灵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比单纯清开灵治疗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用清开灵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联合地塞米松疗效更明显。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简称BS法。随着医疗护理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培养创新思维型人才愈加迫切,而头脑风暴法作为激励集体创新思维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中。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很好的途径,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作者:刘玮;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确定子宫颈抹片检查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妇科门诊收集370例女性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把研究人群分为曾经至少做过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和没有做过检查两组。结果22.4%研究人群对子宫颈抹片检查有一定认识,10.8%至少做过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较高的年龄(P=0.002),高教育水平(P=0.002),在外工作(P=0.000),采取避孕措施(P=0.002),有癌症家族史(P=0.000),有性传播疾病史(P=0.009),对妇科检查持积极的态度(P=0.005),认为自己在宫颈癌的危险行列(P=0.000)等人群倾向于做子宫颈抹片检查。结论宫颈抹片检查率非常低,对子宫颈抹片检查方法普及及预防子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将有助于提高宫颈涂片检测率。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病情好转出院93例,有效率96.9%,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5±1.5天。结论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饮食、呼吸道、氧疗及并发症、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能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减少住院时间,加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祥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监测麻醉(MAC)下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骨科短小手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月于MAC下行骨科短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3μg/kg静脉输注(持续时间15min),维持量0.3μg/kg.h-1,对照组持续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前10min。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前(T0)、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5分钟后(T1)、行局部麻醉即刻(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术毕(T4)患者的MAP、HR、RR、SpO2、OAA/S评分,评价、记录患者术中呼吸抑制情况及术中合作程度,术毕记录各组患者局麻药用量,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观察组T1、T2、T3、T4时刻HR、OAA/S评分均低于T0时刻,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T0时刻相比,T1、T2、T3、T4时刻,MAP、HR、RR、SpO2、OA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T1、T2、T3、T4时刻,观察组HR、OAA/S评分及患者局麻药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监测麻醉下行骨科短小手术,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 h-1镇静效应明显,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呼吸抑制作用,增加患者手术配合依从性,MAC中合理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常立华;吕国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