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李俊英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危重,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其心理、用药、饮食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对其临床资料、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采用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运动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35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明显比护理干预前的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4.29%,而护理前的总有效率仅14.28%,两组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情绪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也很认同和满意。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得出临床效果显著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方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统计患者睡眠质量、血糖控制情况、焦虑程度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低、睡眠质量高、血糖控制好,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8%)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治疗医从性(P<0.01),保证了护理及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英;胡进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全部实施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16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房颤、室速和室上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占91.07%、79.76%、28.57%、11.31%、64.88%、13.69%、11.31%、1.79%;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的需求调查及效果分析

    以本院为例,调查研究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的需求,探究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结果发现,孕产妇,医生及助产士对模式内容的需求虽有所差异,但均认为具有必要性,实施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后,孕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心明显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显著增加。

    作者:汪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3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为观察组(无痛胃镜治疗,33例)与对照组(常规胃镜下治疗,30例)。结果治疗中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97%、9.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76.67%(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王晓春;佟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妊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的妊娠率。结果宫腹腔镜术后6个月内受孕率高,与6个月到1年组、大于1年组相比,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诊断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重要临床价值,术后受孕佳时间是术后6个月内。

    作者:宋芷霜;郭宝芝;刘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为5.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缩宫素引产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缩宫素引产对产程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应用缩宫素引产的产妇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不同产程平均时间情况和不良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三个产程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出血、剖宫产以及阴道撕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引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明显缩短产程,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解秋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诊治腹股沟疝患者98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且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49例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庄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67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服托疮生肌剂10剂,于术后第2、4、6周分别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第2、4周的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托疮生肌剂具有促进术后排尿早期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海燕;解吕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改变心理状态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探讨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患者的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影响评价

    目的:观察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共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助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程。结果研究组共31例(72.09%)产妇自然分娩,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例(53.49%),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7.96±1.1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75±1.83)h,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宫分娩率,缩短产程,提升分娩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①红霉素组(35例)②阿奇霉素组(35例)③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组(40例),比较三组的用药效果。结果③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①组(60.0%,21/35)和②组(77.1%,27/35)(r=5.56、4.29,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书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分析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肿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恶性组56例和非恶性组64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的情况。结果良性组病灶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为(1.06±0.17),恶性组病灶的面积比为(1.76±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诊断均明显好于非恶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殿英;赵宏伟;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发生CIN的记为CIN组,另选取配对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使用利尿剂、使用ARB以及NT-proBNP、HbAlc、eGFR、TnT等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仅术前未连续使用阿司匹林1个月以上和hs-CRP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hs-CRP水平和未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的阿司匹林是导致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其影响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瑞洁;李宝寅;秦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于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衰竭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PHQ-9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解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因粗细颗粒混杂而造成的分型困难。方法通过粗颗粒型早幼粒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分型,定义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a型(粗颗粒型),30%≤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b型(混合颗粒型),<30%为M3c型(细颗粒型)。结果三种亚型的分布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上均有不同表现与特征。结论此种分型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利于在同一分型标准下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

    作者:吕地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戊肝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戊型肝炎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戊型肝炎治疗的患者3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注射异甘草酸镁注静脉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ALT、AST以及DBil和TBil等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戊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接受CRRT治疗中所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干预,提高CRRT治疗的依从性与疗效。方法对本组4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CRRT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在责任护士积极、有效、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下,均能够显著提高CRRT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早期积极、有效、合理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常陆;卢喜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