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目的: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本研究以近两年来我院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结果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不仅提高了药房医师工作的态度与素质,而且加强了各科室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强了临床整体护理的质量与水平。结论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是医院整体开展护理的保障性工作,对于指导合理用药和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以及提高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信任度,维持正常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及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应用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新生儿重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结果实施人性护理之后,新生儿重症患儿得到护士温柔、细致、科学、符合孩子个性要求的关爱及治疗,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提高,护患纠纷为零。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发挥个性化的、能够充分体现护士工作价值的一种护理模式。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加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治疗组总有效率88.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并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在护理期间统计患者的感染人数并做后期的统计工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咨询患者对于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未感染人数、未感染率、满意人数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细节护理模式更为患者所接受。结论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预防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我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瑞雪;马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稳心颗粒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1%,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与稳心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对采血流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30名采血护士进行访谈。结果30名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26.2%。结论采血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重要人群,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采血标准流程,加强防护器具的投入使用,可防止血行性感染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形态类似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细胞多数为形态多种多样的长梭形细胞,其间可见片状或灶性的上皮样细胞、也可见多形性的细胞呈束状或弥漫状排列。免疫组化为KIT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现研究发现Anoclamin-1(ANO1)是一种氯通道蛋白,可以通过DOG1抗体来检测,具有与KIT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分子病理检测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作者:魏振海;孙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舒适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提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节芳;李健清;莫令君;许向前;张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同时初步分析头孢美唑的药理作用。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医治的基础上采用头孢美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医治的基础上采用头孢唑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27例,有效的有11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1例,有效的有21例,无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占1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例,占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护士礼仪主要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以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各种符合礼数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方法医院特邀国际航空公司工程师来我院进行护士空姐式礼仪培训,让护士礼仪服务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结果通过护士礼仪培训,懂得了礼就是做人,仪就是做事。通过做人做事的规矩,把隐藏心中的“善”激发出来,成为社会的矫正器,避免不职业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结论护士礼仪是新时期护士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作者:樊庆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弯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7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前训练及术后观察,正确运用各种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护理对预防早期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7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提高对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牛婷婷;刘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卧气垫床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日后临床治疗和预后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气垫床护理,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床垫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微褥疮6例,中度褥疮2例,重度褥疮0例,褥疮发生率为16%;观察组患者轻微褥疮2例,中度褥疮0例,重度褥疮0例,褥疮发生率为4%,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卧气垫床可以减少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褥疮的情况,对患者皮肤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的睡眠质量较高,基本无腰酸背痛等情况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在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开发的新型仿生农药。目前已合成千余种,农业常用的有氰戊菊酯(又称速灭杀丁,通用名fenverate)、溴氰菊酯(除虫精)、氯氰菊酯(安绿宝)等。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重度患者增多。我院总结2000年--2013年以来收治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17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创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69例中低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吻合口瘘发生原因。结果术后4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9%,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4d-9d,平均时间为(6.91±1.54)d。结论吻合口瘘为中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细致操作,预防性造瘘和围手术的合理护理是降低吻合口瘘的关键,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发性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室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07月—2014年0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4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针对其手术室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回顾性探究。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痊愈者60例,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通过相应的修复治疗后伤口延期愈合获得了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结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及早痊愈出院。
作者:郭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检测方法。方法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30份全血标本均使用EDTA-k2与枸橼酸钠抗凝,观察抗凝5min、10min及30min的血液涂片血小板聚集情况,仪器或手工检测抗凝5min、10min及30min的血小板数量(PLT)。结果 EDTA-k2抗凝5min血小板聚集标本24份,枸橼酸钠抗凝5min血小板聚集标本5份;仪器检测EDTA-k2抗凝5min的PLT平均值为104×109/L,手工计数的PLT平均值为148×109/L,两者相差为29.7%,根据CLIA′88标准,差异不被允许。仪器检测枸橼酸钠抗凝5 min的PLT平均值为137×109/L,手工计数的PLT平均值为148×109/L,两者相差为7.4%,根据CLIA′88标准,差异被允许。结论枸橼酸钠抗凝全血标本5min内仪器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司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2012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此病2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调配中药处方更是使用中药的关键环节。但在平时中药房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出现的问题,如药物配伍不合理、对不同炮制的中药使用不妥、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脚注错误等。2药师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中药师在收方后审方不到位、抓错或漏抓药、未进行有效的二次复核。3药物供货单位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如小包装分剂量不匀、规格色标区分不明显等。总之,只有规范中药处方的书写和调配程序,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工作责任感,在调配处方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和核对处方,避免在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患者对医者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陆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受伤1个月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受伤1月内实施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1%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如今,人类将肠内和肠外营养称之为营养的两个支持支柱。虽然人们曾一度将肠内营养作为营养良方。但是,伴随着营养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肠胃营养的认识逐渐加深,也就致使肠内营养的优势逐一体现在世人眼前。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1]。随着肠内营养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其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措施也不断得到完善。现在,本文就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张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