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调配中药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陆慧萍

关键词:中药处方, 处方调配, 问题, 对策
摘要:中药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调配中药处方更是使用中药的关键环节。但在平时中药房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出现的问题,如药物配伍不合理、对不同炮制的中药使用不妥、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脚注错误等。2药师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中药师在收方后审方不到位、抓错或漏抓药、未进行有效的二次复核。3药物供货单位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如小包装分剂量不匀、规格色标区分不明显等。总之,只有规范中药处方的书写和调配程序,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工作责任感,在调配处方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和核对处方,避免在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患者对医者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术后不同冲洗剂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冲洗剂应用于鼻内镜术后患者行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西药组采用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行术后鼻腔冲洗,中药组采用中药水善邦通鼻腔冲洗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冲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鼻腔冲洗,西药组总有效率97.5%,中药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的冲洗剂冲洗鼻腔能有效降低术后鼻腔粘连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伯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胸腔镜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术毕右室前壁出血中转前胸正中切口手术止血成功,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安全可靠,刨伤小,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坤;罗永金;吴远林;沈长军;王徽;李泽伟;解少强;刘金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及诊疗探究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发病特点,并观察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磷酸肌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谱均有明显改善,观察与对照组对比,CK、AST、CK-MB、LDH水平更加趋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正常率73.3%,对照组心电图正常率为5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作者:欧阳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间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申;潘建胜;吴伟涛;李杏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普通降血糖治疗,对照组联合氯沙坦降压治疗,治疗组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7%(67/70)明显高于对照组75.7%(53/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首选积极推广。

    作者:蔡琳琳;卢翠艳;陈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手术护理新进展

    胸腰椎骨折疾病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或者骨质疏松症影响下出现的一种脊柱损伤疾病,其可能导致患者躯干负重功能丧失或者生理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恢复缓慢,且可能会出现各类并发症、后遗症,患者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治疗期间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此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刘显珠;丘德赞;韦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内分泌疾病治疗的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给予不同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效果。结果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应该给予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种类和剂量进行治疗,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31例患者中,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的针对性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在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替代治疗,同时其强大的抗炎性能和免疫作用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扩大范围应用。

    作者:赵银玲;厉伟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调配中药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调配中药处方更是使用中药的关键环节。但在平时中药房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出现的问题,如药物配伍不合理、对不同炮制的中药使用不妥、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脚注错误等。2药师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中药师在收方后审方不到位、抓错或漏抓药、未进行有效的二次复核。3药物供货单位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如小包装分剂量不匀、规格色标区分不明显等。总之,只有规范中药处方的书写和调配程序,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工作责任感,在调配处方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和核对处方,避免在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患者对医者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陆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1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2012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此病2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稳心颗粒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1%,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与稳心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腹部手术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4年6月接诊58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进行总结,同时给予其相应规定护理和治疗。结果34例临床治愈,占58.62%;20例有效,占34.48%;4例无效,占6.90%;总有效率为93.10%。结论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主要包括:腹腔内脓性物、肠管浆膜面损伤、腹腔内血性液及积血块,通过对这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治愈。

    作者:王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目的: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本研究以近两年来我院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结果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不仅提高了药房医师工作的态度与素质,而且加强了各科室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强了临床整体护理的质量与水平。结论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是医院整体开展护理的保障性工作,对于指导合理用药和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以及提高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信任度,维持正常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2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采取随机的方式将90例高血压病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实施治疗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路径实施治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和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路径实施治疗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祝风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0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明确诊断为低血糖的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主要包括早产、新生儿窒息缺氧、糖尿病产妇巨大婴儿、感染及喂养方式不当等,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不存在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结论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即对出生低体重、窒息缺氧、糖尿病母新巨大婴儿、感染等高危儿,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早期母乳喂养,以及对可能出现低血糖的高危新生儿生后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喂糖水或静脉营养等,可明显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生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孔艳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肩周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肩周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松动术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高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骆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标本在不同温度与时间下储存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及时间下储存的血清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共120份,按照温度与保存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常温28℃,1h)、(常温28℃,4h)、(冷藏4℃,1h)和(冷藏4℃,4h)各30份,于保存前后分别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保存前后各组的测定值。结果常温28℃下和冷藏4℃储存1h的生化指标水平与存储前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常温28℃下存储4h与存储前的检测结果比较,TP、Alb、BUN、GLU的结果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冷藏4℃下存储1h和4h的检测结果与存储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标本应尽量在冷藏条件下存储,控制存储时间小于4h,并规范检测操作,尽可能地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朱菊花;王艳鸿;杜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外科手术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外科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抑酸药的临床资料,对用药比例、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外科手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占45.2%,药物包括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无用药指征占60.2%,超频次给药占18.6%。结论目前外科手术中对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较多,且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当熟练掌握应激性溃疡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用药。

    作者:楚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检测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检测方法。方法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30份全血标本均使用EDTA-k2与枸橼酸钠抗凝,观察抗凝5min、10min及30min的血液涂片血小板聚集情况,仪器或手工检测抗凝5min、10min及30min的血小板数量(PLT)。结果 EDTA-k2抗凝5min血小板聚集标本24份,枸橼酸钠抗凝5min血小板聚集标本5份;仪器检测EDTA-k2抗凝5min的PLT平均值为104×109/L,手工计数的PLT平均值为148×109/L,两者相差为29.7%,根据CLIA′88标准,差异不被允许。仪器检测枸橼酸钠抗凝5 min的PLT平均值为137×109/L,手工计数的PLT平均值为148×109/L,两者相差为7.4%,根据CLIA′88标准,差异被允许。结论枸橼酸钠抗凝全血标本5min内仪器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司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67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服托疮生肌剂10剂,于术后第2、4、6周分别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第2、4周的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托疮生肌剂具有促进术后排尿早期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海燕;解吕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A循环理论在临床药师参与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制定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制度、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按照PDCA理论,实现对我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结果干预后病区药品管理规范到位,减少差错或事故发生。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杨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