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胡春仙

关键词:奥曲肽,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加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治疗组总有效率88.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弯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7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前训练及术后观察,正确运用各种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护理对预防早期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7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提高对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牛婷婷;刘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①红霉素组(35例)②阿奇霉素组(35例)③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组(40例),比较三组的用药效果。结果③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①组(60.0%,21/35)和②组(77.1%,27/35)(r=5.56、4.29,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书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给予62例手足口病患儿消毒隔离护理、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的观察和细心护理,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料,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中风患者临床带教的应用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1]。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以讲授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已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要求。把循证护理教育引入到临床教学中,已成为现今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观念就可以深入到学生心中,使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锦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2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采取随机的方式将90例高血压病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实施治疗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路径实施治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和生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路径实施治疗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祝风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彩色直方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血流的分析研究

    目的:应用彩色直方图对正常肾脏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的血流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应用彩色直方图软件测得肾脏内彩色血流占肾脏面积的百分比(Black and white color ratio,BCR),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BCR的均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直方图可以得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血流量化的客观指标,从而为临床进一步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杨爽;刘瑜;祝艳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

    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痛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对辣椒素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辣椒素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现将辣椒素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车平;刘嘉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给予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并发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6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痊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个体化矫正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法,并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手术疗效评估及随访。结果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镜下个体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60例患者中58例治愈,2例显效,治愈和显效病例分别占96.7%(58/60)和3.3%(2/60),无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所有患者无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冬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对采血流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30名采血护士进行访谈。结果30名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26.2%。结论采血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重要人群,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采血标准流程,加强防护器具的投入使用,可防止血行性感染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目的: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本研究以近两年来我院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结果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不仅提高了药房医师工作的态度与素质,而且加强了各科室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强了临床整体护理的质量与水平。结论中心药房配合临床实施整体护理,是医院整体开展护理的保障性工作,对于指导合理用药和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以及提高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信任度,维持正常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再入院病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再入院病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心功能不全及感染是本中心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维持性腹透患者,需严格训练、加强随访、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光宇;陈蕊;卜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1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2012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此病2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胸腔镜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术毕右室前壁出血中转前胸正中切口手术止血成功,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安全可靠,刨伤小,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坤;罗永金;吴远林;沈长军;王徽;李泽伟;解少强;刘金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受伤1个月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受伤1月内实施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1%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腹部手术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4年6月接诊58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进行总结,同时给予其相应规定护理和治疗。结果34例临床治愈,占58.62%;20例有效,占34.48%;4例无效,占6.90%;总有效率为93.10%。结论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主要包括:腹腔内脓性物、肠管浆膜面损伤、腹腔内血性液及积血块,通过对这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治愈。

    作者:王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中医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医诊断分型,治疗组用中药耳穴埋药,局部穴位按摩,分别进行治疗。对照组内服颈复康,颈部埋药,局部中医穴位按摩。结果中医药治疗组总效率86%,对照组组总效率61%,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谭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所有患者行电波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进行阴道镜复查并作细胞学追踪。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术后随访,6例患者出现异常,经活检后发现都是炎症或正常宫颈组织,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4.83%。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掌握其手术指征,规范操作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重视术后随访,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于华;张志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专业检索的角度谈医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从检索资源的选择、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文献管理工具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医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作者:邵思蜜;文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A循环理论在临床药师参与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制定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制度、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按照PDCA理论,实现对我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结果干预后病区药品管理规范到位,减少差错或事故发生。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杨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