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刘瑜;祝艳秋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上环术,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穹窿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患者42(70.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3.33%)例,轻度、中度疼痛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苗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弯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7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前训练及术后观察,正确运用各种护理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护理对预防早期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7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提高对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牛婷婷;刘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瘢痕子宫是目前妇科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剖宫产后遗症,它对妇女的再次妊娠分娩存在较大的影响和阻碍。特别是在再次剖宫产时,其切口位置的选择、治疗情况会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切口位置的选择以及治疗。
作者:梁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胸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应用呼吸道湿化、吸氧、引流、心理及口腔护理。辅助排痰,气管切开术。结果50例降低了感染率。结论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玉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呼吸衰竭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PHQ-9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替吉奥单药的应用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替吉奥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替吉奥单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替吉奥单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80.6%,仅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厌食、呕吐与皮肤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梓瑛;袁辉;于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输卵管不孕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8个月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不孕患者的治疗中,其具有切口小、手术精确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能够恢复输卵管正常解剖结构与功能,对提高妊娠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皓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盐酸氨溴索为化痰药溴己新的体内活性代谢物,具有促进粘痰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能有效改善呼吸状况。随着临床广泛使用,有关该药致过敏的不良反应被不断报道,临床亟须重视这个问题,防患于未然,以便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危。
作者:曹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毒蕈中毒护理体会,增强对毒蕈中毒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40例毒蕈中毒患者,从护理措施方面总结心得。结果40例毒蕈中毒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细心护理,能够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田馨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而凶险性前置胎盘是临床上引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由于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大出血的概率大大上升[1]。凶险性前置胎盘[2]早由国外学者chattopadbyay提出,是指发生在疤痕子宫基础上的一种前置胎盘,如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且本次妊娠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其危险性更为提高[3]。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比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02月—2013年0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患儿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儿科护理工作中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
作者:刘贺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外科手术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外科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抑酸药的临床资料,对用药比例、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外科手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占45.2%,药物包括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无用药指征占60.2%,超频次给药占18.6%。结论目前外科手术中对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较多,且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当熟练掌握应激性溃疡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用药。
作者:楚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溶栓导管,且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血栓溶解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全部实施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16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房颤、室速和室上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占91.07%、79.76%、28.57%、11.31%、64.88%、13.69%、11.31%、1.79%;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的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管理措施资料。结果通过对患儿术前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做好机械通气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积极的肺部治疗措施,加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使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的术后恢复顺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管理,本组40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均治愈出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02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及文献报道的临床确诊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2.7)岁,肿瘤直径在2.5-6.7cm之间,平均(4.3±1.1)cm,无明显包膜,浸润性生长,肿瘤高分化者8例,中分化者2例,低分化者5例,部分出现淋巴转移。结论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属于常见疾病,临床预后效果差,主要是受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李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5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达标、血糖达标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达标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成效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2012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此病2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本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TP联检试纸条的应用及评价,探讨开展献血前HBsAg/TP快速检测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胶体金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TP联检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对2011年-2013年抗TP复检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TP复检不合格率2011年度0.82%,2012年度0.34%,2013年度0.25%.结论 HBsAg/TP联检试纸条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初筛,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降低输血风险。
作者:黄金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形态类似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细胞多数为形态多种多样的长梭形细胞,其间可见片状或灶性的上皮样细胞、也可见多形性的细胞呈束状或弥漫状排列。免疫组化为KIT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现研究发现Anoclamin-1(ANO1)是一种氯通道蛋白,可以通过DOG1抗体来检测,具有与KIT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分子病理检测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作者:魏振海;孙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