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张彩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规范有效的介入栓塞治疗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头颅CT图像特点、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头颅CT图像特点、血液生化指标.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检查的非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头颅CT图像特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头颅CT检查梗死病灶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病灶数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出现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均易导致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马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保守治疗67例,手术5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管理

    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检验科检验的标本来自于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和血液等,是医院各种病菌滋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生物安全未达标,那么极易造成具有重大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扩散,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致病衣原体病毒等等.近年来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增多,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增多.本文分析了当前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其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作者:甄迪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分析长管骨骨折患者应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管骨骨折患者100例,分别采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扩髓和不扩髓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患者都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燕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3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418例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201例产妇在取出胎儿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单位(宫体注射),再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缩宫素30 U(静脉滴注).实验组217例产妇在打开腹膜后立即给予200μ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取出胎儿后给予20单位缩宫素(宫体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缩宫素30U(静脉滴注).观察并统计两组分别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在产后2小时、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4.17±42.98)ml和(349.22±50.35)ml;而对照组则为(262.53±46.56)ml和(401.34±50.69)ml.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临床效明显优于单用缩宫素,而且米索前列醇在使用上安全、方便,尤其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栋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家长依从性对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中的影响

    尽管目前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难治性癫痫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生酮饮食即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以使机体产生酮症模仿饥饿状态,从而对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近年来,生酮饮食被广泛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但是我国很多患儿的家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坚持,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影响.

    作者:陈川丽;段跃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相关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患儿采用合理护理.同时选取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儿童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铁、铜、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指导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经3月内电话随访无复发患儿.结论 RRTI患儿与体内微量元素铁缺乏有关,并且家属合理的照顾可以减轻患儿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玉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躁狂症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

    躁狂症患者发病期经常会发生多种意外伤害和各种急症,须手术治疗.但由于此类病人发作期间实施手术有其特殊性,术后出现剧烈疼痛,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增加不少困难.近年来我院开展术后自控硬膜外阵痛泵(PCEA),它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推注,以一定剂量持续给药方式使药物浓度维持在躁狂症患者基本不痛的低水平,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3],现将我院躁狂症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甘红梅;曲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群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关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我院126例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且病历资料完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程度和类型的不同与联系.结果 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病变中单多支病变的比例、轻重度病变比例、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比例、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着弥漫病变多,多支病变多,狭窄程度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更易形成侧支循环等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联系还为治疗策略提供信息.

    作者:张建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80例临床观察

    运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老年便秘患者80例,痊愈者17例,占21.25%,有改善者52例,占65%,无改善着11例,占13.75%.总有效率86.25%,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冬梅;毛雁荣;顾慧霞;汤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内镜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及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琴;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门诊头痛的临床头颅CT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头痛的临床头颅CT检查方法和结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门诊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不同性别门诊头痛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和症状持续时间门诊头痛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门诊头痛患者仅有少数的发病原因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因而头颅CT检查应用的必要性较差,但若患者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则需实施头颅CT检查.

    作者:韩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预防接种人性化护理分析与对策

    预防接种是国家全民健康的一项重大基本国策,将人性化护理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工作中去,不但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是预防接种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服务质量,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的重要举措,为预防接种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杨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型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浆Hcy水平以及心脑血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和血浆中的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吕冰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42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平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脑梗塞患者康复训练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3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对康复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的可行性以及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核出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的非妊娠妇女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而且在患者出院后1-2年后进行随访,观察组8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5例,占6.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复发的有8例,占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核出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前诊断是否明确分为观察组(不典型胎盘早剥)与对照组(典型胎盘早剥),比较两组患者诱因、临床表现、产前漏诊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性交史及外伤等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使用缩宫素及胎膜早破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子宫高张比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先兆异常、胎心异常及临床发生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子宫卒中、产后大出血、围生儿死亡及Apgar评分≤7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需要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及时进行处理,改善预后.

    作者:王九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种植牙患者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索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成功所起的作用,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近两年来45例种植牙患者的种植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护理工作对种植手术成功的影响.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通过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种植手术非常成功,只有一例因患者自身的原因未成功.结论 充分周到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对种植牙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极大地减少术后的感染,同时能使患者消除焦虑,增加信心,保障种植手术的成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蓝光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2%、9.0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