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皋;韩磊;马贵喜;李靖;刘昕
目的 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以肌间沟联合腋路法阻滞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单一的肌间沟或腋路阻滞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达到完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肩部和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正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一些人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与microRNA研究相比,对长链非编码RNAs(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s,lncRNAs)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越来越多证据表明,lncRNAs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及多种肿瘤有关[1].因此,对lncRNA的进一步研究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应对措施.
作者:王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在陆航飞行员驻训高原过程中,探讨低氧预适应训练降低急性高原反应、促进高原习服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海拔3700 m高原驻训的陆航某部飞行员1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在进入高原前,训练组利用低氧呼吸器在平原(海拔500 m)进行低氧预适应训练,1次/d,90 min/次,连续5 d.对照组除不进行低氧训练外,其他日常活动与训练组一致.通过6 min步行距离测试、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评价受试者进入高原前后体能、脑功能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进入高原第1 d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显著降低(2.63±2.13 vs 0.71±0.95,P<0.05),安静和运动状态血氧饱和度升高(85.63±4.10 vs 89.14±1.07;84.43±4.28 vs 88.86±2.41,P<0.05).6 min步行距离测试和脑功能测试各项结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氧预适应训练对促进快速习服高原环境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潘建;肖海峰;刘福玉;王新;张宁;张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抢救记录是对病情危重患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时做的记录.抢救记录不仅是危重患者抢救时的重要病案资料内容[1] ,更是统计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基础依据,并且也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抢救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加强抢救记录的规范书写,提高抢救数据的统计质量,对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新;何小凤;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研中药三黄地丁洗方治疗包皮龟头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包皮龟头炎患者358例,其中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172例,淋菌性包皮龟头炎52例,真菌性包皮龟头炎35例,滴虫性包皮龟头炎5例,环状溃疡性包皮龟头炎36例,生殖器疱疹58例.采用三黄地丁洗方清洗外阴,1次/d,疗程7 d.淋球菌感染者配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真菌感染者配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擦,滴虫性感染者配合口服甲硝唑片,生殖器疱疹者配合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同时建议患者配偶或性伴到相应专科作检查治疗.观察记录包皮龟头红肿、糜烂、水疱等皮损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皮损消失时间,有无药物过敏反应,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结果 三黄地丁洗方清洗外阴能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其中痊愈232例,显效110例,有效16例,有效率为100%.无药物过敏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三黄地丁洗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包皮龟头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辉;罗顺文;陈萍;卢奕;贾志刚;郭瑜;许亚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结合当前护理管理内容及护理管理者的需求,我院护理部与计算机软件编程人员共同设计开发了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2010年3月该系统开始试运行,2010年10月全病区推广运行,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应用及效果满意.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娜;邵耀来;伍世珍;缑文海;宋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通过改良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方法,让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发挥更好的功效,并使术后并发症降到低.方法 对342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两种止血方法压迫止血,172例采用改良的压迫方法对桡动脉穿刺处进行止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70例按照桡动脉止血压迫器说明书进行止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明显,并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桡动脉止血压迫器经改良压迫方式后可增强止血效果,缩短压迫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建芳;江珉;庞霁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卫生营是全军应急机动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卫勤保障的中坚力量,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平时的训练养成.本文结合我院在某高原山地驻训及联合实兵演习的体会,探讨实兵演习中卫生营模块化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苏永林;唐伟革;李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纤治疗对脑梗死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11年11月在本院蛇毒诊疗中心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随访患者二级预防措施,并对患者进行mRS评分;以mRS评分二分类变量为因变量,各因素为应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588例,其中504例通过随访,随访率达到8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入院NIHSS评分、降纤治疗、纤维蛋白原、二级预防降血脂纳入模型之中,其中入院NIHSS评分(OR=1.302,95%CI 1.200~1.412)、纤维蛋白原含量(OR=1.455,95%CI 1.143~1.852);性别(OR=0.538,95%CI 0.291~0.996)、降纤治疗(OR=0.187,95%CI 0.093~0.374)、二级预防降脂治疗(OR=0.533,95%CI 0.287~0.991)为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入院NIHSS评分越高,残疾风险越高;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患者残疾风险越高;未行降纤治疗的患者要比行降纤治疗的患者残疾风险高;未进行二级预防降脂治疗的患者残疾风险偏高.
作者:王泽祥;刘诗翔;孔繁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创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平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1例.术后石膏外固定3~4 w,6 w后可扶拐负重锻炼,术后3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物.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至6个月,通过功能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达到95.24分.结论 关节镜下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伟;周全;齐克海;邬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LAR/ULAR术后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3月本中心收治的直肠癌行LAR/ULAR根治术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吻合口漏和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胃潴留、尿潴留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拔除胃管时间、拔除血浆引流管、拔除尿管、下床、饮水、进流食、术前及术后WBC、嗜酸粒细胞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LAR/ULAR根治术后,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是安全的,能降低吻合口漏及肠梗阻发生率.
作者:武佐威;唐之韵;甘志明;汪晓东;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炉甘石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 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制剂中锌化物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测定锌化物的浓度,在0.020 02 g/ml~0.100 12 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0.20%.结论 所制定的复方炉甘石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安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心包隐窝及心包窦检诊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诊断为心包隐窝及心包窦患者的CT扫描图像资料,采用西门子螺旋CT Emotion 16薄层扫描、增强扫描及多层面重建.结果 心包上隐窝36例均显示(其中主动脉前隐窝29例,主动脉后隐窝23例),心包横窦36例均显示,心包斜窦30例,心包前下窦36例均显示,上腔静脉后隐窝2例,左肺动脉隐窝9例,肺静脉隐窝30例.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和增强扫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心包隐窝、心包窦的形态学特征及与固有心包腔的关系,能有效与纵隔或心包内其他病变或结构相鉴别.
作者:刘中银;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AP主要病因为胰管阻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引起胰腺消化酶对其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炎症.近年来AP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由于病情凶险,治疗棘手,病死率仍然较高.腹胀是AP常见的临床表现,AP导致麻痹性肠梗阻是产生腹胀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引起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AP引起腹胀的治疗方法多样,近研究发现,大黄在急性胰腺炎引起腹胀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1].大黄是临床上常用的泻下药,具有抑制胰酶活性,维护肠粘膜屏障,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肠蠕动、收缩和排空,抗菌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等作用.笔者将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晓博;闫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亚健康的概念以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亚健康逐渐受到WHO、各国政府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约50%~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与艾滋病并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大敌人[1 - 3].作为未来特殊的社会角色群体的军医大学生的亚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社会和其他相关人群产生重要影响.了解他们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健康维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12年4~6月在我国军医大学在校医学生中的亚健康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尉杰;彭青渝;刘溢;向颖;郑文红;林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滇南地区近3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分布、标本类型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我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种类、科室分布、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284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ESBLs产酶菌140株,阳性率为49.3%,2009~2011年阳性率分别为30.4%、47.3%、64.0%,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细菌耐药率高于不产ESBLs细菌.结论 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尤为明显.因此,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控制耐药率的增长.
作者:何宇佳;蔡敏琪;易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11年7月18日~2012年3月31日,笔者赴刚果(金)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期间担任维和医疗分队防疫医师兼后勤官,主要负责分队卫生防疫保障和后勤协调及联络工作.自2003年至今,中国政府已向刚果(金)派出14批维和部队,维和医疗分队在卫生防疫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就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俊才;王福领;崔建华;白虎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与治疗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5月收治的24例乳头溢液并行FDS检查及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经乳管镜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腺癌5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4例.均进行了手术切除活检,经常规病理诊断,确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者10例,乳腺癌者4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者4例.结论 乳管镜能够准确、直观地判断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形成的病因、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是诊断表现为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军武;冉崇福;陈理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Clarkson等[1]于1960年首次提出,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大量血管内液体及小分子蛋白等迅速渗漏到组织等第三间隙[2],出现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降低、血液浓缩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蒋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某入藏新兵连120人在到达3900 m高原1 w内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选择评分高和低者各22人,作为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前、后血浆IL-1β、TGFβ1的浓度.结果 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IL-1β水平较平原时均显著增高(P<0.01),但无论在平原或高原,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IL-1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TGFβ1水平与平原时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但在进入高原前和进入后,患者组的TGFβ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保护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急性高原反应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肖敏;彭建军;张瑞良;梁斌;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