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520名女教工乳腺疾病情况调查分析

蒋若愚

关键词:乳腺疾病, 高校女教工,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对沈阳某高校520名女教工乳腺疾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女教工中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构成,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提高女教工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参加体检的520名女教工通过问卷调查,乳房视诊,乳房触诊,彩色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对诊断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查出患乳腺疾病人数为437人,占体检人数的84.04%,其中乳腺增生426例,占体检人数81.92%,乳腺纤维瘤5例,占体检人数0.96%,乳腺癌3例占体检人数0.576%,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占体检人数0.19%,乳腺炎2例占体检人数0.384%。结论乳腺疾病在高校女教工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以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为高,要求我们要在高校女教工中加强乳腺疾病的普查,开展健康教育,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淋巴细胞CD20、CD45RO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CD20、CD45RO的分布、表达状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RA、骨性关节炎(OA)患者,均为70例,应用SP法来检测滑膜组织中的CD20、CD45RO的表达。结果在RA组,CD20(+)的淋巴细胞(34.7±5.8)比OA组(3.5±2.1)明显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在RA组,CD45RO(+)的淋巴细胞(38.7±12.4)比OA组的(9.2±3.1)显著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RA滑膜组织中,CD20(+)、CD45RO(+)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在RA的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翠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避免护患纠纷的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护患纠纷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护患纠纷,总结出容易引起纠纷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对易引起纠纷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点培训,大幅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素质、法律意识及沟通技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士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预防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保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对神经外科的应用展开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均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颅内血肿患者中,术后血肿清除量在80%及以上者63例(80.77%),术后3d内意识消失、意识清醒者52例(66.67%),因病情严重手术无效死亡者2例(2.56%),呈植物状态及自动出院者5例(6.4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技术应用于各类颅内血肿疾病的治疗中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血肿清除率高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脑内血肿的治疗中优先选择。

    作者:张富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病人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收治了1例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各项护理后,生命体征基本保持正常,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运动性失语症脑血栓是属于发生在脑血栓之后的恶性疾病,对此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清气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咳嗽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60例痰热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化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连续治疗7d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采用清热化痰汤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咳嗽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民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关节镜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做好关节镜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必须熟练掌握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方法。

    作者:朱本白;朱本阳;蒋靖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探讨超早期锁孔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超早期锁孔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发生于基底节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个各50例患者,均为超早期手术,手术时间以6-7小时内为限,一组采用锁孔骨窗开颅对其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骨瓣开颅对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肿清除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分别对50例患者采用超早期锁孔开颅进行治疗,血肿完全消除48例,血肿部分消除2例,血肿完全消除率达到96%,术后两周及3个月复查无死亡病例发生;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ADL评分Ⅱ级(67.00%)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的ADL评分Ⅱ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锁孔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了创伤,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关于中医治疗胃疼胸痹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胃疼胸痹症状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使用中药方来对患者的胃痛和胸痹症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胃疼胸痹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8%。结论临床中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来治疗胃疼胸痹症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唐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喜与爱母环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喜与爱母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疗的60例人工流产术后育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防治宫内节育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于流产术后放置宫喜宫腔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对照组于流产术后放置爱母牌宫内节育器(爱母环),观察两组患者置环后腹部疼痛、带环妊娠、脱落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腹部疼痛、带环妊娠、脱落等情况相比,观察组均占优势,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喜环相对柔软,易于弯曲,对人流术后子宫修复影响较小,且不易脱落,避孕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李长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采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目的探究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采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的老年人12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平均60名,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于综合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两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6.67%)明显低于试验组(95.0%);试验组的SAS评分(33.6±9.3)、SDS评分(34.9±8.7)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7.6±11.3)、SDS评分(47.9±12.7);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后,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也减少其它并发症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并应用到临床。

    作者:岳玉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甲型H1N1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

    目的:分析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甲型H1N1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辽阳市宏伟区甲型H1N1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所中学均有病例发生,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9:1。病例主要集中在13-15岁,占病例总数的71.05%。结论辽宁宏伟区甲型H1N1流感管理与监测的重点人群为学生。

    作者: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7035,P=0.005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保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创软通道技术在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治疗中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软通道技术在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0例小脑及四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软通道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创软通道技术治疗小脑及四脑室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邢海涛;袁波;桂志勇;谭占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BMI、WH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和肠内营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药和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谷氨酰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症状消失时间及感染率和病死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感染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复合谷氨酰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肠功能和APACHEⅡ评分,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加强村级卫生服务底网建设的思考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对健康的需求逐年增长,农村有限的健康资源与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分析现有农村卫生服务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加强村级卫生服务“底网”建设,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是我国医改基础和关键的环节。

    作者:潘鑫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采用双盲法对我院的72例(139个病灶)经过手术以及病理检查后子宫及附件肿块的MRI与B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与B超在定位诊断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但是针对内部较小的病灶,MRI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B超。并且定性诊断子宫及附件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76.26%、94.89%、85.22%;B超定性诊断子宫及附件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55.39%、91.83%、70.5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定位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别,然而对直径1.5cm范围以下的子宫肌瘤,MRI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在定性诊断以及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MRI诊断价值显著高于B超,但是MRI技术的应用价格也相对较高,且扫描时间耗时长,针对某些肿瘤的定性诊断仍存在一定限制。

    作者:马雪鹏;武方明;窦霞;任萍;李文军;刘旭东;徐泽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小儿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对比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完全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8、5、3、3,常规西医治疗组完全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3、5、4、7,前者治疗有效率为84.2%,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的63.2%,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以有效提升疗效,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贾玉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观察评价治疗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4月~2013年8月收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80例,安排急诊,ICU监护,常规检查联合脑脊液检查鉴别诊断,常规对症治疗,酌情应用支持治疗,给予经验性应用抗病毒治疗,部分危重者应用肾上腺激素。结果11例转上级医院,痊愈6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留有后遗症21例,平均住院时间(34±11)d。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经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生命可得到挽救,控制出院,但留有后遗症的风险较高。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胎心监护时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连续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关护理,观察和研究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0例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其中使用胎儿多普勒诊断仪对对照组产妇胎心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持续胎心监护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为20.0%,漏诊率为2.5%。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为7.5%,漏诊率为12.5%。显然观察组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的漏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产时进行持续胎心监护,能够有效减少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的发生,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闫培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