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湘
我科系全军脊髓损伤治疗中心,2006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32例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29例,女3例;年龄18~58岁,平均31.4岁.致伤原因:车祸15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11例.伤后入院时间1~56 d,入院后手术时间2~10 d.采用后路径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有15例属高颈段脊髓损伤,因损伤平面为颈4节段,在伤后3~10 d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无力咳出、呼吸困难,均采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作者:沈彩虹;凌云霞;何玲萍;何咏梅;向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儿童青光眼为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在胚胎期和发育期时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儿童青光眼原则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儿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仍需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以控制眼压[1].由于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全身耐受性差,故其用药后发生全身副作用的风险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正确用药,密切观察用药期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确保患儿的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笔者将我院对青光眼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鲁霞;邹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1~10岁,平均5.3岁.疝囊位于右侧23例,左侧14例,双侧3例,对侧隐性疝2例.其中嵌顿性疝4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3 min,术后平均住院2 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协强;陈辉;喻俊彪;凡庆东;王耀鹏;马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变更、后天改变和转录后修饰等不同联合作用的结果[1].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基因变化,以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是大肠癌的研究重点.现将K-ras基因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陈昊宾;王丽;李学锋;陈玥;杨举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 对40例50只深Ⅱ度以上手烧伤进行了早期(烧伤后5 d内)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术,手术后6 d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50只手除2只因皮片成活不佳导致瘢痕明显外,手外形和功能均满意.结论 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刘敏;郭志谦;江碧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球囊成形术,结合髂、股动脉支架置入和动脉取栓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24例26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病变50条,球囊成形术成功疏通48条动脉.流入道病变予髂动脉支架置入4例,股动脉支架置入6例,股、腘动脉血栓取栓6例.术中并发导丝穿通血管壁2例.结论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介入综合治疗的早期疗效好.
作者:周兴立;陈翠菊;郭曙光;方伟;尹存平;张鹏;邱天;苏宏斌;张铠;谢映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为临床老年慢性心衰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对其多病因构成特点、心衰类型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进行心功能判断.结果 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常见老年人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为主要基础疾病,且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作者:魏玲;苏瑶;付莉;朱姿英;卢国良;赵文博;杨晓华;张筱军;刘绍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例 女,10岁,甲亢病史1年余,治疗中复查.查体:甲状腺Ⅰ度肿大,质中,眼征(-),心率82次/min.甲功3项检测:TSH 0.30 mIU/L,FT3 5.82 pmol/L,FT4 22.53 pmol/L;血常规: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58%,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46 g/ L,余检测项目(-).
作者:张王峰;蒋仁晶;徐文斌;卢受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于2008年5月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由于患者血容量不足,又伴有重度心衰,不能输入大量液体,血压低、不稳定,所以从入科到当年8月一直用微量注射泵缓慢静脉注射多巴胺.针对多巴胺的药物副作用,以及患者本身病情,在护理上采取了较有效的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经治疗护理后现已痊愈,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李坪恋;孟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防治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使用含顺铂的联合方案行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使用穴位贴敷结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防治恶心、呕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93.8%,对照组分别为72.3%、79.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穴位贴敷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治疗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程晓春;张世荣;马彩霞;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8例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晚期流产或早产等进行统计.结果 1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 min,术后住院4~7 d;术后尿潴留5例(28%),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随访至分娩及产褥期结束,无一例晚期流产或早产;产褥期无内痔出血及混合痔脱出等.随访1年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PPH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陈辉;李凌雯;耿协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2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G组(格拉司琼40 μg/kg)、F组(氟哌利多80 μg/kg)和N组(生理盐水50 ml),每组92例.各组常规全麻诱导插管后给予相应药物静脉滴注,然后实施手术.观察各组术后12 h内及12~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和F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1~0.05);G组与F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格拉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胡俊梅;牟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新药比阿培南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135株共7类常见致病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并设对照组: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结果判定参照NCCLS 2006 年标准.结果 135株致病菌对比阿培南的敏感率为86.6%,美罗培南为63.7%,亚胺培南为57.0%;比阿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率分别为85.0%和50.0%,而亚胺培南为40.0%和8.3%,美罗培南为50.0%和20.8%.结论 比阿培南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同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尤其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敏感度上.
作者:汪璐;朱冰;龚扬彬;邹自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胃病康颗粒对大鼠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各组动物麻醉后,在胃腹侧壁胃与幽门窦交界处的中央部位注入乙酸,形成化学损伤型胃溃疡模型,于术后第2 d将动物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动物,均采用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胃苏颗粒:1.4 g/kg;其余3组为胃病康大、中、小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6、8、4 g(生药)/kg.按1 ml/100 g体重的体积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观察动物,比较各组胃黏膜溃疡直径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胃病康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的溃疡直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愈合率在30%~45%之间,胃苏颗粒有类似的作用.结论 胃病康颗粒对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开华;于波涛;陈华;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无阴道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行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4例、腹膜移植法阴道成形术3例、植皮法3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阴道壁柔软、红润,深度及宽度适当,性生活满意.结论 目前常用的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手术方式均有较好效果,应结合病人状况、手术医师经验及医院条件决定具体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天民;赵菊芬;霍竹慧;杨柳风;李茜;段丽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现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标准判断方式的缺陷.方法 分析现行标准的评定结果,寻找存在的问题.结果 受检验医师的主观影响和标本不同状态的客观影响,导致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尝试改进报告方式,更客观地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描述.结论 改进后阴道分泌物常规分析结果更准确,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作者:唐超;顾长国;刘书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人体血压和体液的重要调节系统.多种药物对抗RAAS系统的不同阶段,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都能有效降低血压,延缓或逆转靶器官损害.但ACEI和ARB均不能完全阻断RAAS.
作者:谢琳刚;廖忠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例 男,16岁.高速公路车祸致腹部伤,急腹症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 36.1 ℃,P 102次/min,血压70/40 mmHg.因疑腹腔脏器或腹部大血管损伤而行彩超检查,使用HITACHI EUB-85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及侧卧位,行腹部超声检查.彩超显示腹腔大量积液,肝、胆、胰、脾、右肾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示左肾内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无动静脉血流频谱,二维超声显示无血管搏动,彩超诊断:左肾动脉断裂.
作者:张凤英;新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群发性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及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方法 对1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13例伤员中,除1例因极重度烧伤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伤后48 h死亡外,其余伤员均成功度过了休克期和感染期.结论 对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伤员,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加强气道管理,为烧伤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有效提高生存率.
作者:徐光;盛宏申;张新颜;余巧;杨和强;李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人1984~2008年期间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 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 (1)基线人数1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35 058人年.25年累计死亡774人,平均死亡率2208/10万人年;(2)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2%、18.1%、14.5%和10.7%;(3)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3.1%),以下依次为胃肿瘤(13.8%)、肝肿瘤(13.5%)、泌尿系统肿瘤(8.0%).结论 居住在成都地区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5年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死亡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的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作者:周建华;宋晓锋;肖欣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