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王彬

关键词:纳洛酮, 酒精中毒, 治疗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销量明显增加,嗜酒者日趋增多,因饮酒致中毒而到医院诊疗者也日益增多.从1999-09~11,我们对1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用纳洛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加电针治疗面瘫83例报告

    高原地区属低气压带,空气含氧量相对低,相对湿度低,加之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大,风沙大,造成高原地带面瘫发病率高.近几年来,我们用针刺加电针频谱照射治疗面瘫8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建平;谢挺杉;伍云贵;钟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B-HRP-高效敏感的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通路追踪方法.方法:采用结合了霍乱毒素亚单位B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作为示踪剂,用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TMB)显色剂的稳定剂,顺行追踪视神经纤维向下丘脑前区的投射;逆行追踪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分布.结果:发现视神经纤维投射到视交叉上核背内侧;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舌下神经纤维核分布区显示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结构清晰.结论: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作为示踪剂,以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胺显色剂的稳定剂方法是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作者:张晓;高礼;欧可群;杨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病案的微机管理

    随着医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在医院的应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肯定,而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计算机化已作为一种趋势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谨就病案管理计算机谈一点体会和建议.

    作者:陈立芬;龚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销量明显增加,嗜酒者日趋增多,因饮酒致中毒而到医院诊疗者也日益增多.从1999-09~11,我们对1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用纳洛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溴化丙胺太林治疗夜间顽固性干咳283例

    夜间顽固性干咳,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更甚者出现胸痛、肺大泡、气胸等并发症.临床上往往给予抗感染治疗,耗费较大,且收效甚微,不得不给予中枢性镇咳药,可又极易成瘾.

    作者:沈维义;樊学惠;吴洪良;汪月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颞浅血管蒂的额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面部小范围的皮肤及其皮下组织缺损常可直接拉拢缝合,但缺损范围较大或位于眼、鼻、口周围,该方法可致五官歪斜.1994年以来,我科应用与面部皮肤质地接近的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肌)皮瓣修复面部缺损11例,整复效果好,外观满意.

    作者:杨勇;刘德贵;李晋;程崇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半枝莲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草入药.别名有小韩信草、半支莲、半向花、并头草等.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

    作者:谭永红;王诗华;梁容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325例肺不张诊断结果分析

    肺不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萎陷,肺泡内无气体充填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其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因病因不同,治疗和预后差别很大.因此,病因学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樊满齐;牛宪忠;王兴友;查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散在无偿献血员Rh(D)抗原检测的意义

    随着<献血法>的颁布与实施和散在无偿献血的普通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为了方便献血者,我们采取了街头采血车上采血的方式.从2000-04~2000-09,共接待献血者1398人次,并进行了Rh(D)抗原筛选,其中筛选出Rh(D)阴性者4人.

    作者:吴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HBV的感染情况及其与血清HBV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和血清中HBV.结果:PBMCs HBV-DNA检出率为69%(38例/55例).血清HBV-DNA检出率为36%(20例/55例),PBMCs HBV-DNA与血清HBV-DNA无一致性,P<0.05,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PBMCs检出率优于血清检出率,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BMCs存在HBV-DNA.

    作者:黄敦武;武英;刘碧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活化补体诱生一氧化氮介导肝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活化补体对大鼠枯否细胞(KC)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与肝细胞损伤关系.方法:大鼠KC+肝细胞(HC)联合培养分别与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ZAHS),抗人C3、C3中和ZAHS以及ZAHS+氨基胍(iNOS抑制剂)作用后,观察培养上清中不同时相点的NO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ZAHS作用组KC+HC联合培养的上清中NO和LDH各时相点的测值显著升高,P<0.01;中和血清组和氨基胍组培养上清中NO分别下降53.4%~62.8%和68.1%~72.1%,LDH分别下降56.0%~66.5%和51.2%~57.2%,与作用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ZAHS中的C3、C5片断可激发KC生成NO,介导肝细胞损伤,这可能是某些病理情况下补体介导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熊杰;白生华;汪正清;周善章;钱江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苦杏仁中毒1例报告

    病例男,40岁.于2000-06~12因自服苦杏仁250g两小时后出现口舌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来所就诊.查体:T36.5℃,P80次/min,R25次/min,BP14/10kPa,急性痛苦面容,可闻及苦杏仁味,腹软、压痛.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考虑苦杏仁中毒.

    作者:陈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国产辛伐他汀对HDL-2及载脂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辛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能明显纠正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异常[1].但国产辛伐他汀对HDL2及载脂蛋白方面的影响未见报道.

    作者:童南伟;冉兴无;陈平;李桂林;田浩明;魏松全;李秀钧;吕月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注射用β-七叶皂甙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对策

    β-七叶皂甙钠为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干燥成熟果实(娑罗子)提取得到的皂甙钠盐,具有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后引起的肿胀,也用于痔疮、下肢静脉曲张及血拴性静脉炎.

    作者:王晓蕙;张丽茹;蒋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角膜移植术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

    角膜移植是眼科重要的复明手术,任何护理不当及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手术后能否使患者尽快恢复视力,做好术后护理,预防术后交叉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冯应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单剂量配药中心的作用及工作改进建议

    单剂量是配药中心(即中心摆药室)是医院药剂科重要组成部份,是集药品供应、管理与药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作者:段艳冰;曾仁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宫外孕合并DIC抗HIV抗体阳性及海洛因依赖1例报告

    病例患者25岁,未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2d,腹痛进行性加重6d,头昏、心慌15h入院.末次月经1996-10-08,阴道流血淋漓不尽,6d前出现下腹疼痛,在当地戒毒所(发病前正在戒毒中)行止血、解痉及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缓解;15h前腹痛加剧为全腹剧痛,并出现头昏、心慌和面色苍白,即急送我院.

    作者:刘素琴;杨新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联合肝素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肺心病心衰是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病,以右心衰竭为主,有时表现为全心衰竭,病死率高,目前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笔者自1995-01~2001-03,用硝酸甘油联合肝素治疗肺心病心衰12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庆锋;李书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早期肺癌平片及CT对比分析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影像检查是发现肺癌的主要手段.由于有些肺癌表现不典型,常造成漏诊或误诊,带来不良后果[1~3].为此,笔者收集了33例经确诊的早期肺癌的X线平片和CT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早期肺癌的影像表现、误诊原因及检查方法的选择.

    作者:单汉斌;徐元昌;黄之杰;高玉川;赵越华;邓永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速效伤风胶囊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病例男性,13岁.因发冷发热,全身出现红黑色班块,口周围疱疹溃烂4d于2001-06-17入院.患儿于入院前4d因发冷发热、头痛,初诊为感冒,给口服速效伤风胶囊(郑州康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0106)1粒,Tid.

    作者:徐莉;袁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