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杜宗莲;陈长芬
目的:用无创的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创伤后脑动脉痉挛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并确定血液流变学因素对TCD诊断脑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35例GCS计分为3~15分的颅脑损伤病人连续进行TCD监测,同时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64例(47.4%)病人有脑动脉痉挛(轻度32例,中度29例,重度3例),1例重度痉挛者发展成为MCA供血区的脑梗塞.无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和中~重度痉挛组之间的血液粘滞度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了血液流变学因素对用TCD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影响.脑动脉痉挛与CT发现脑池积血或血性脑积液显著相关.脑电图异常与脑动脉痉挛显著相关.结论:脑伤性脑动脉痉挛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个别病例动脉痉挛的严重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当.连续的TCD监测能够及时无创地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决定治疗策略以防止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曾力;李讯;程林;李开慧;柴建康;匡永勤;黄茂清;胡威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颌面外科常因手术需要,需采用鼻腔插管麻醉,优点在于使气管导管固定较牢固,曲折的机会少,清醒病人痛苦小和尽可能少干扰手术区域.以往大多采用慢诱导或清醒插管.近年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了咪唑安定、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鼻腔插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琼;王心怡;彭雪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藏族是世界公认为佳高原环境适应民族之一,探索藏族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的机制,是受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对世居高原民族移居平原后返回高原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从红细胞免疫学的角度了解世居藏族对快速低氧的适应性.
作者:石泉贵;邓志武;江成剑;王雄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以及血竭的药理作用,采用把血竭作为主药制成药物储库,通过局部给药进行该制剂在治疗RAU的疗效观察;经临床实践证明该制剂对RAU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局部治疗药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志刚;李云;梁希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 LAS)为一个少见病,由日本平田正幸于1970年首例报道并使用该名,又称平田氏病(Hirata's disease)[1].是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近年曾收治了2例在用他巴唑治疗Graves氏病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昏迷的病人,经一系列相关检查后确诊为IAS.鉴于本病极易与其他原因诱发的低血糖相混淆,现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作一简要的概述.
作者:舒子正;沈菲菲;朱姿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EH)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老年EH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与24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EH组CEC、E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O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NO与ET显著负相关(r=-0.43,P<0.01).ET与CEC呈显著正相关(r=0.49,P<0.01).结论:老年EH存在明显VEC损伤.其分泌的舒缩血管因子(NO、ET)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EH的病理过程.
作者:韩烨;张志高;雷蕾;王小兵;陈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UVP)是一种内窥镜手术.我院采用美国CIRCONACMI全套(TUVP)设备.它的原理是由于圆柱形电极上带有三条槽沟,当高频电流通过电极时,可在槽内凸隆部分的边缘产生高密度电流区,这部分与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接触时,集中的电能使被接触组织迅速加热至汽化温度(>100℃)而汽化.
作者:阎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缺氧,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对脑外伤病人的术后护理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达文莉;王雄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药预防环境热损伤的作用.方法:检测热习服和热应激日本大耳白兔的体温、免疫功能、心肌酶谱、肝功能及血清离子等.结果:①与热应激组比较,热习服组动物心肌酶谱、肝功能、电解质紊乱更为明显,并有血糖降低;②与未服用中药的热习服组动物比较,服用中药的动物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离子各项指标明显降低,接近对照组水平.血糖水平亦明显高于未服药组.结论:中药提取液具有良好预防热习服损伤的作用.
作者:佟安娟;朱国标;张勤;栗群英;谢秩勋;李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高原昏迷也叫高原脑水肿,是人进入高原后,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症候群.特别是由平原地区急进高原,24h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我院自1991年来应用光量子血疗在格尔木地区成功地抢救了高原昏迷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崇礼;杜智敏;郑红;哈秀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由外伤、感染、肿瘤瘤段切除后引起四肢骨缺损相当常见,骨缺损长度超过3cm者,在基层医院处理相当棘手.我们自1990年以来,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共18例,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衡孝来;邓绍富;敖广民;韩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自1995-01~1998-12,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785例,均采用腹部横切口皮下缝合法,不缝合皮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月旺;高树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CP)是一种罕见的常常危及生命的异位妊娠,系指胚芽种植和发育在宫颈管,国外报道为妊娠总数的1∶2500~1∶13000,占异位妊娠的1%.由于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血管丰富收缩不良,CP时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休克甚至造成孕产妇死亡.因此,本文对CP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熊丁;唐小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1994-02~1999-05,应用B超诊断450例输尿管结石,经随访检查、体外碎石和手术治疗等证实,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痛、无创伤等优点并优于X线检查.由于超声的探查面广,灵活、重复性强,大大提高了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晋渝;许利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现代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对病案信息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现就如何适应整个医学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病案室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谈点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裴柯平;李丽芬;郭开慧;刘晓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自1997-05~1999-12,我们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胸部正中部分劈开两种手术切口入路[1],在体外循环下为10例先天性心脏患者施行心脏直视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乔军选;许卫民;廖祯贵;李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腿痛病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见于青壮年,也可见于老年患者,临床非手术治疗多采用理疗推拿、封闭等方法,本文重点观察手法加电脑中频联合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谦光;金继先;石书茂;卫立军;石伟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人体脂肪的变化与健康及营养关系密切,全身脂肪量的测定及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为简便.测量上臂肌围是评价肌蛋白消耗程度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同时也是反映蛋白量的良好指标.为探讨高原特殊环境对汽车兵皮褶厚度、体脂量及肌蛋白的影响,我们作了如下观察.
作者:王伟;张西洲;吴桂龙;朱永安;崔建华;刁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观察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病例2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166例.本组病例均行X片、CT、MRI检查以及脊柱快速主动屈伸试验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仅97例,术后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有166例,漏诊率为42%.随访1~7年,平均3年8个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的126例,症状部分消失21例,无变化及加重的19例.再次手术12例.结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时不可忽视侧隐窝的减压.
作者:潘显明;胡修德;谭映军;黄钢;张波;李延;权毅;陈乾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复制大鼠股骨骨折模型,用RU486(10mg/kg)阻断模型大鼠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发现致伤早期阻断GR可有效地阻止骨折伤诱导的免疫抑制,使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血浆IgG、IgM、C3水平和脾/体重比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连续3d阻断GR的抗骨折伤免疫抑制的作用减弱,上述指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低于早期GR阻断组.结果提示,GR介导信号对创伤早期的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适当切断其功能有利于保护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潘兴华;陈志龙;王慧萱;周平;庞荣清;王胜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