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消化方法及条件对牛奶中钙锌含量测定的影响分析

王学生;张文才

关键词:消化方法, 干式灰化法, 湿式消化法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化方法及条件对牛奶中钙、锌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佳测定条件.方法:分别对牛奶样品进行干式灰化及湿式消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钙、锌含量.结果:测牛奶中钙含量选用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处理样品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两种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实验要求;测牛奶中锌含量选用湿式消化法测得的回收率(96.1%)明显高于干式灰化法(88.3%).结论:测牛奶中钙含量选用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均可,干式灰化法宜选用550℃ 4 h消化,稀释液选择含La3+2%的盐酸溶液(1%HCl);测锌选用湿式消化法较好,以1%HCl溶液做稀释液;湿式消化法的消化液宜选用5∶1 HNO3-HClO4混合酸.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怀牛膝及其不同炮制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怀牛膝生品及3种不同炮制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作比较. 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结果:怀牛膝生品及3种炮制品中均含有所测的10种元素,且3种炮制品中都有若干元素含量高于生品. 结论:怀牛膝3种炮制品,就其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来看,酒炙方法效果好.这为研究怀牛膝佳炮制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尚须结合各种炮制品其他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考虑.

    作者:王建科;任永全;陈惠玲;赵德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锌摄入对兔锌铜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锌摄入对兔锌铜含量及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为加锌组和对照组,加锌组饮水中加葡萄糖酸锌(锌浓度15.3 mmol/L)喂养,连续观察6个月,加锌前后测定锌铜含量,测定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变化.结果:加锌组血清、肝和肾锌含量较加锌前及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铜含量无变化.加锌组加锌后TC、LDL-C及ApoB100较实验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0.01),HDL-C和ApoAI降低(P<0.05~0.01).结论:动物高锌摄入可干扰锌代谢,引起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代谢异常,这些改变利于动脉硬化形成.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人发血清中微量钼

    报道了Mo6+、SCN-、结晶紫(CV)、曙红(TBF)和乳化剂OP络合配位体系的特性.该体系的大吸光度为578 nm,佳酸度为0.10~0.25 mol/LH2SO4介质,ε578=2.9×106L/(mol*cm),在578 nm波长处,空白值低.络合物的组成比为Mo(VI):SCN-:CV-TBF=1:6: 3.0~4.0 μgMo6+/50 ml服从比尔定律,回收率98%~103%.这一方法直接测定人发和血清中微量钼,获得满意结果,至今未见有类似报道.

    作者:王英惠;曲莉;赵广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南昌市某医院住院病人血铝水平调查

    对94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已调查病人的血清铝值,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之间血清铝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饮茶习惯之间无显著差异.血清铝水平均数分别为: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组2.351×10-2 μg/ml,高血压病组3.400×10-2 μg/ml,肾疾病3.750×10-2 μg/ml,糖尿病组3.900×10-2 μg/ml.按2.700×10-2 μg/ml的高铝血症诊断标准,提示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铝值较高.检验显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铝值与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铝值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熊丽萍;陈世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醋中微量铅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测定食醋中微量(Pb)的简单快速的方法.方法:在1+1盐酸介质中选择佳的仪器测定参数和测定电位,E下=-0.20V,E上=-0.90V,E电=-1.00V.按仪器设定的条件预镀汞膜3次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 μg/L,相关系数r=0.9982,回归方程y =17.6x-0.8,检出限为1.00 ng/ml,平均回收率为98.5%~105.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4.2%.结论:方法简单、快速、测定干扰小,灵敏度高,可用于食醋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作者:赵祥梅;戴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钒与人体健康

    钒的生物学重要性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主要介绍钒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作者:魏磊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氟化物与DNA损伤的研究进展

    氟化物对DNA损伤与氟化物的致突变、致畸和致癌关系密切,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数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氟化物可造成DNA损伤,但氟化物对DNA损伤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清;杨克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血清Ca、Mg、P、Fe含量,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Zn、Cu含量.结果:病例组血清Ca、Mg、Zn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Cu含量及Cu/Zn比值正常对照组<小三阳组<大三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血清P、F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a、Mg、Zn、Cu含量与发病关系密切,给患者适当补充Ca、Mg、Zn元素或控制Cu元素的摄入对预防肝炎和改善病情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文才;王学生;徐国卉;于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量元素硒与植物有机硒化合物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植物有机硒可防治多种与硒缺乏相关的疾病.对植物有机硒的化学研究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梅光泉;应惠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消化方法及条件对牛奶中钙锌含量测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方法及条件对牛奶中钙、锌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佳测定条件.方法:分别对牛奶样品进行干式灰化及湿式消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钙、锌含量.结果:测牛奶中钙含量选用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处理样品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两种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实验要求;测牛奶中锌含量选用湿式消化法测得的回收率(96.1%)明显高于干式灰化法(88.3%).结论:测牛奶中钙含量选用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均可,干式灰化法宜选用550℃ 4 h消化,稀释液选择含La3+2%的盐酸溶液(1%HCl);测锌选用湿式消化法较好,以1%HCl溶液做稀释液;湿式消化法的消化液宜选用5∶1 HNO3-HClO4混合酸.

    作者:王学生;张文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的微量元素与保健作用

    通过查阅1985年以来中药微量元素的相关资料,综述了常见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种茶所含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及保健功效.

    作者:魏彩霞;杨静;韩巧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学习困难儿童血铅水平的检测及其对智力的影响

    目的:检测学习困难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分析儿童智力与血铅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30名学习困难、成绩差儿童(实验组)的血铅水平并与30名学习无困难成绩优良学生(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铅水平为138±28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8 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学习困难儿童的血铅水平升高,提示铅对儿童智力确有不良影响.

    作者:陈志辉;徐美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体必需元素维生素化合物制剂的功效试验研究

    采用一种制备人体必需元素维生素化合物的新方法,研制成功了Mg、Zn、Ca、Cu、Fe、Mn、Sr、Ge等10多种人体必需元素的维生素化合物制剂.通过应用于人体实验,说明人体必需元素的维生素化合物制剂是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化学元素制剂.

    作者:崔少冬;代玉民;张曼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茶树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

    茶叶是三大饮料之一,含有很多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采用原子吸收方法对谷城五山镇的玉皇剑茶叶,茶树叶以及生长的土壤中的10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聂国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中3种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探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病人血清中3种元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78例病人和60例健康者血清中锌、铜和镁3种元素进行测试.结果:甲亢病人血清中锌、铜含量较健康者明显升高(P<0.01),而镁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亢患者血清锌、铜、镁较健康人均有一定的变化.建立规范的生化检测基础,既有利于对病情的客观分析,也能对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佟英;李力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饲喂不同食物的小鼠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饲喂不同食物的小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加喂鸡蛋、加喂鸡蛋及葵花子仁,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组小鼠血清中锌、铜、铁、钙、镁的含量.结果:两个实验组雌、雄小鼠血清中的铁含量水平均对应高于对照组的雌、雄小鼠,锌均对应低于对照组,锌、铁之间呈负相关.实验B组雌性小鼠的铜、铁均高于实验A组和对照组的雌、雄性小鼠及同组的雄性小鼠.结论:经常食用鸡蛋、葵花子仁等天然食品,可能提高人们特别是妇女体内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有益于人体健康.

    作者:徐美奕;练有文;莫梅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连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硒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连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硒含量与正常人血硒含量的差别.方法:用新极谱法测定大连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样319例 (男性169例,女性150例).结果:全血硒含量为114.0±52.5 μg/L (男性113.8±54.5 μg/L,女性114.2±51.3 μg/L),呈正态分布.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硒水平低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作者:刘世华;徐国莉;梁成斌;谢斌;吴敦虎;刘有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波消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营养饮品高乐高中钙的含量

    采用微波消化技术消化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乐高中钙的含量.吸光值与溶液中钙浓度在0~8.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3,检出限0.02 mg/L,回收率98.0%~102.2%,方法准确,快速.

    作者:胡宇东;陈新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量元素钴在人体中生化功能的探讨

    微量元素钴的生化功能主要是通过维生素B12来表现的.维生素B12是钴元素在人体形成的重要的化合物,它以中心为Co3+一个修饰的卟啉环为其结构基础,通过双电子或单电子还原反应产生强亲核的含化合物Co(Ⅰ).该化合物是组成一些氨基酸变位酶和核甘酸还原酶等的辅酶,它在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

    作者:王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常见动物咬蛰的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被某些动物咬蛰的现象总是难以避免的.了解动物咬蛰的中毒症状,并掌握具体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损失,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姜红;张惠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