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华;徐敏
目的 探究不孕患者胚胎移植术后的情感体验和需求.方法 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9例胚胎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一对一的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得到6个主题,包括4个情感体验的主题:急切的心情,对本次移植结局的不同期待,选择饮食起居方式的认知不同,在意自身主观变化;2个需求的主题:渴望获得相关知识,人际沟通需求不同.结论 胚胎移植术后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及情感体验,需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以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度过等待移植结果的14d.
作者:沈丽雯;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仪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室收治的60例内瘘穿刺困难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法穿刺)30例和对照组(传统法穿刺)30例.结果 两组比较,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及二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穿刺失败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有所减少.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法可提高内瘘穿刺困难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葆多)联合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住院的31例里葆多联合化疗患者通过电话随访或当面检查等方式,观察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并加强基础预防及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总发生率为67.7%.随化疗次数的增加,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程度越严重;第1周期发生率为29%,第2周期为41.9%,第3周期为67.7%,第3周期后发生情况趋于稳定.结论 口腔黏膜炎是里葆多联合化疗较常见的并发症,应加强预防及护理.
作者:郑建云;胡国珍;张慧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对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的照顾者的照护负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照护负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身心负担过重、经济压力大、社交活动受限、知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儿和照顾者的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和社会因素.
作者:杨陈;张学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院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对年轻护理人员能力建设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改革前(2015年)和改革后(2016年)30岁以下的162名护理人员作为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前后的样本,通过对护理人员层级系数的调整、增加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考核,对比和分析不同考核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护理人员转岗数、患者满意度6方面的影响.结果 改革前,162名护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92人(56.8%),护师以上职称57人(35.2%),理论考核合格率为131人(80.9%),操作考核合格率为1 22人(75.3%),转岗人数8人,患者满意度为88.9%.改革后,162名护理人员中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升至121人(74.7%),护师以上职称80人(49.4%),理论考核合格率为156人(96.3%),操作考核合格率为152人(93.8%),转岗人数1人,患者满意度为96.6%.改革后护理人员的能力建设、患者满意度和改革前相比有较大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实施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其不仅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学历、职称,还能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减少了护理人员转岗现象的发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隧道式深静脉导管出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9例,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预防导管感染教育和导管出口处自我护理操作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在其导管出口处采取两种护理方法:(1)自我护理且不覆盖敷料.(2)在透析日由护士进行护理后覆盖无菌干纱布.每种方法观察患者6个月后进行组间交叉观察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导管出口的评分、导管出口感染、导管出口皮肤、敷料潮湿和脱落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护理方法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发生次数及出口评分倍增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导管出口周围皮肤红肿外,导管出口处瘙痒、疼痛、结痂、分泌物的发生次数比较,自我护理均优于护士护理(P<0.05).结论 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续进行评估和指导,患者和/或照顾者对血液透析隧道式深静脉导管出口进行自我护理,导管出口不覆盖敷料,不会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且有利于减少导管出口皮肤红肿、瘙痒感、疼痛及结痂,提高了患者和家属预防感染的意识,同时可避免因敷料引起的皮肤过敏、敷料脱落和潮湿引起的相关问题.
作者:郑茜茜;梅晓蓉;黄若;白小洁;章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鼻饲方式用于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ICU并符合标准的135例行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取持续6h间断2h泵入法,B组采取持续24 h泵入法,C组采取间断24 h泵入法,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鼻饲方式干预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病情状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干预后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臂肌围比较中,三组患者均有所升高,但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均降低,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干预后结果为C组<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和便秘的比较中,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胃潴留的比较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种鼻饲泵注方式都能较好的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病情变化,但采取持续6h间断2h,每天分3个时间单元泵注方式,与我们生活习惯更为契合,既能让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也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ICU推广.
作者:崔嬿嬿;贾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管理干预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5月针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阶段性管理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收治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比较实施前后1年护理人员时间管理掌握程度,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阶段性管理后,护士时间管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管理干预用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时间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发生风险,并有助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作者:汪君芬;夏群伟;陈玉飞;余幼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8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16年9月-2017年3月)87例,对照组(2016年2-8月)93例,两组患者均单服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睡眠管理、吸烟管理、心理护理、定期监测等早期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腰围、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腰围、TG、SBP、DBP、FB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DL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和FB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在腰围、TG、和HDL-C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S发生率为18.3%,观察组MS发生率为5.7%,对照组MS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张伟英;张娜;朱月莉;唐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手部活动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因手外伤入住我院骨科病房患者478例,其中,男202例,女276例,均为肌腱损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9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即开始被动锻炼方案,术后14d开始主动锻炼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开始被动锻炼方案,术后14d开始主动锻炼方案.记录患者伤口拆线时间,术后第28天的总指关节活动度(TAM)、Carroll手功能评分、双手握力以及拇指对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拆线时间为(12.47±3.12)d,对照组为(12.33±3.14)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术后第28天TAM达标例数、Carroll手功能评分合格例数、患手握力、拇指对指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单纯肌腱断裂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更快、更好地恢复患手功能,但应避免过度,量力而行,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姚玉华;胡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平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血糖、母婴结局、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1个月及干预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人文关怀护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孕妇血糖情况,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利于孕妇和围生儿结局,从而提高满意度.
作者:花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护理学院2010级、2011级本科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以2010级学生为对照组,2011级学生为观察组,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性观念情况及《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成绩.结果 观察组性观念认识较好,学习成绩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将与性教育相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渗透,把专业知识与性教育巧妙结合,可正确树立大学生性健康观,并提高其学习效果.
作者:刘勇;李艳琼;余纯;陈田芳;李梦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对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成效.方法 成立DVT项目管理组,分析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并实施,对实施项目管理前后患者DVT发生率及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DVT项目管理后,患者DVT发生率降低,预防DVT措施落实率、DVT风险评估率、DVT风险评估正确率、预防DVT健康教育落实率及护士、患者、照护者预防DVT知识知晓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目管理能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郭秋兰;许柳琴;张建荣;宁琴荣;罗汉媚;胡志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运动护理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降糖、降压情况和患者鼻腔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鼻腔再出血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伴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邵满芬;袁惠萍;邹丽芳;谢蓓蕾;魏红华;陈宜;邱剑波;陆波;胡光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Family integrate care,FIC)对早产儿18月龄生长发育及母亲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出生采用FIC的6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18月龄生长发育随访;另取同期我院出生的65例未采用FIC护理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在选择时根据FIC组入组的早产儿的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随访时日龄等进行随机匹配,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分层(SES)、婴儿家庭环境测评(HOME)量表评分、婴幼儿智力行为发育贝利量表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等,并由专职护士在早产儿母亲参与FIC护理前及完成FIC护理出院当天采用标准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父母紧张焦虑评分量表”(PSS:NICU)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早产儿18月龄时体质量和体长、SES评分、HOM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18月龄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早产儿的MDI、PDI均值与胎龄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1,0.273,但是两组之间比较,MDI和PDI的均值之差和胎龄分层均无相关性(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母亲的PSS:NICU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PSS:NICU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CU中早产儿的母亲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允许早产儿的母亲进入NICU并参与FIC模式护理过程,不仅可有效改善早产儿母亲的紧张焦虑情绪,而且还能促进早产儿18月龄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莎;徐慧;凌园园;胡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并总结我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1月5例甲状腺癌根治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患者的护理经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结果 本组5例乳糜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拔管时间短7d,长25 d,平均拔管时间为15d.结论 及早发现乳糜漏后,采用禁食、局部加压、负压吸引、生长抑素等为主的保守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配合正确的饮食指导,加强医护和护患之间配合,可缩短乳糜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晓博;刘书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将住院头颈癌患者抑郁筛查和评估的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改善护士对住院头颈癌患者抑郁筛查和评估的行为和循证实践的依从性.方法 2016年6-9月对我院收治的52例头颈癌患者及24名护士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临床证据实践的程序: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效果的再审查.通过检索癌症患者抑郁筛查和评估相关证据并制定7条审查指标.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病历收集数据;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的障碍、解决方法,制定实践方案.以护士每条指标行为依从性来评价证据应用前后的有效性.结果 证据应用后JBI护理质量审查的7条指标的执行率:指标1-1、指标1-2、指标2、指标3与指标4均有显著提高(P<0.05).指标1-3、指标5、指标6、指标7均为特殊案例的处理,无需计算执行率.证据应用后筛查出2例中度抑郁者,1例重度抑郁者、1例自伤者和1例他伤患者;护士知识水平测试平均得分从基线(22.79±6.75)分增加至(96.67±2.76)分.证据应用期间抑郁发生率为9.61%.结论 住院头颈癌患者抑郁筛查和评估的佳证据应用能规范护士抑郁评估和筛查的护理行为,从而提高抑郁管理质量.
作者:彭峥嵘;石美琴;席淑新;吴建芳;姚晴;倪杨;李采;谢明;陶磊;葛向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护理4 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促进4.2 婴儿及其家庭的健康促进4.2.2 睡眠和活动 婴儿的睡眠习惯有个体差异,活跃型婴儿通常睡眠比安静型婴儿少.一般情况下,3~4个月的婴儿晚上能睡9~11 h,加上白天2次左右的小睡,1d可有15 h的睡眠.母乳喂养的婴儿睡眠时间短,易醒.预防婴儿睡眠问题的佳办法是建立婴儿睡眠的规律,婴儿临睡前把他们放在婴儿小床上,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入睡.如果让婴儿在父母的怀抱中安睡,再放到小床上,则他们醒来后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不易再次入睡.
作者:胡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腹茧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病因不明的腹部疾病,其特征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质硬的纤维膜所包裹.1978年Foo等[1]学者首次报道该病并将其命名为腹茧症,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小肠禁锢症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2].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3].腹茧症由于广泛的粘连分离,术后容易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粘连,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I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4].我科于2017年6月收治1例腹茧症患者,术后并发EPISBO,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霄霄;杨祯;方秀新;吕小芹;周希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措施.结果 15例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后肾绞痛均消失,顺利完成妊娠.10例妊娠结束时结石已排出,2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支架管.结论 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有效方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出院指导,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方燕飞;徐朝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