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孙霞;赵西西;王凤英;牛少琼;马海艳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配合方法和要点.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3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术中配合过程.结果 3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配合失误影响手术事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讨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要求护士操作技术熟练,理论基础扎实,提前备齐特殊用具,熟悉手术步骤,配合娴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庄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的制订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照医疗及护理路径、查阅文献、专家审定等方法制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将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未应用计划单的868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应用计划单的8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应用计划单前后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血栓发生率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考核得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满意度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掌握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的护理计划单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提升了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专业水平.
作者:梁莉娟;醋爱英;杨欣萍;袁少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9月的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为常规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观察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 干预组有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42%,其中出现败血症的有3例,对照组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17%,其中出现败血症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院感染出现败血症患者的菌株分析及感染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作者:麦爱欢;江丽嫚;李雯;朱莲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前期肠外营养支持加后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总结针对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对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地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和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胃肠道并发症.
作者:彭信贤;李春华;钱佳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AECOPD患者使用呼气阀的排痰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行CAT、6min步行距离、排痰前后VAS评分;对照组指导有效咳嗽排痰,观察组1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组2使用呼气阀震荡效果排痰;观察入院后1h排痰的量、重以及连续7d的痰量.结果 三组患者1h痰液重、量、24h痰量、前5d痰量、出院CAT、VAS评分、6min步行距离改变幅度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7d痰量对照组与两组观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气阀用于AECOPD患者排痰效果好,痰量增多且易于排出,排痰后舒适度明显增加,有利于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谌登红;朱颖霞;康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建立微信群在新生儿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140例早产儿家属分为对照组(A组)70例和研究组(B组)70例,宣教前为A1和B1,宣教后为A2和B2.研究组以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宣教方式进行指导,对照组按常规宣教方式指导.结果 经过不同宣教方式后发现微信平台组(B2)MSSNS得分为(50.31±10.10)分显著低于传统方式宣教组(A2)(71.01±10.81)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对照组及研究组满意度总评分变化比较,经过不同宣教方式后发现微信平台组(B2)得分为(30.7±5.11)分低于传统方式宣教组(A2)(39.43±8.05)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使用微信行早产儿家属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轻患儿家属焦虑.
作者:乔筠;李亚玲;朱清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舌癌患者根治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入住我院50例接受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口腔清洁度、术后语言表达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语言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5).结论 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增强舌癌患者术后治疗信心,促进康复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妹娟;陈凯;陈惠敏;吴丹妮;李张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交流老师:护理效果评价是将病人目前的健康状况与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的过程,是护理程序的后阶段.但评价并非仅仅在病人出院时进行,而是需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学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来评价人的护理效果吗?
作者:童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卧位对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实行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患者12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在术后8h后观察组患者抬高床头15°~25°、下肢10°~20°与平卧位交替,根据体质量指数个性化灵活调整,对照组采用抬高床头15°~25°与平卧位交替.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切口疼痛、排尿、排便及卧位维持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维持侧卧位时间(P <0.05);排尿时间和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改良后半卧位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舒适度、卧位的维持时间,减轻切口疼痛、减少排尿及排便时间.
作者:杨晓敏;赵晓倩;过庆华;邵英;郭春芳;周玫玫;王汝兴;许正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社区乙肝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下属社康中心接种乙肝疫苗的10000例作为样本,其中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患儿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接种者情况,统计患儿发生异常反应的类型、发病时间以及发生异常反应的可能原因,以便制定相应处理对策;结果 总发生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25次;(由于血管性水肿、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休克样本中未见发生情况,本研究不计入统计)观察组患儿主要以发热、局部红肿为主、硬结为主;发热患儿主要以男性及低于6个月的婴幼儿为主(P<0.05);发热患儿主要以3~6个月为主,占总比例的76.27%;局部红肿以1~3个月婴幼儿发生率较高占81.25%;局部硬结以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为主且3个月内的婴幼儿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发热患儿主要以夏季(5~8月)为主要发生季节,春秋两季较少,冬季未见;局部红肿及硬结主要以秋冬季节更为常见;结论 发生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主要患儿特点为月龄低于6个月,男性高于女性,发生异常反应类型主要以发热、局部红肿及硬结为主,患儿一般能够自然缓解,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可靠.
作者:刘彩灵;廖婷;薛畅欢;彭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经硬质气管镜硅酮支架置入治疗大气道狭窄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5年6月一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的5例气管良性气道狭窄的患者进行硬质镜下硅酮支架治疗,治疗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协助麻醉及硬质气管镜的插入,对低氧血症、CO2潴留等并发症予以及时观察及处理,通过雾化治疗、定期随访等对放置硅酮支架患者进行后期护理.结果 5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共置入硅酮支架5个,其中直形(TD)3个,沙漏形(ST)2个,无麻醉意外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的护理评估、充分的治疗前准备、全面严密的治疗中观察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和预防全麻下经硬质气管镜硅酮支架置入患者的护理并发症,缓解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
作者:程秋泓;田松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护理人员为主导的多发下肢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症的主导的护理管理及经验.方法 采用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多发下肢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症的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教育、脂肪栓塞症的风险评估、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查房及监护.对于并发脂肪栓塞症者立即配合临床医师开展抢救并转入ICU进行全面治疗.结果 高度可疑脂肪栓塞的21例患者中,2例终诊断为胸腔积液,1例为外伤性颅脑损伤,其余患者终确诊为脂肪栓塞症.结论 对于多发下肢骨折采用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脂肪栓塞症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对该疾病早期诊断及预防.
作者:陈伟伟;裴宝瑞;张雪;李翠花;刘伟;郝春艳;赵国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全面了解天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照护人员的培训现况,为确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老年护理专业培训教材以及构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体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养老机构调查表对天津市内六区共51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同时,利用照护人员调查问卷对上述机构调研当天在岗的共计252名照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51家养老机构现有照护人员总数为571人,其中护士21人;总床位数6 011张,入住老人总数3 539人,老人与照护人员的比例为1∶0.16;所调查的252名照护人员,其平均年龄为(52.13±6.42)岁,多为女性,占72.6%;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2.5%;聘用方式以临时聘任为主,占59.5%;资格证持有率为46%;工作年限3年以上者占23%;接受过不同形式培训的照护人员占70.6%,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下者占62.3%,主要培训内容为清洁卫生、饮食照料、排泄操作、安全操作以及养老机构护理员工作须知五大方面内容.结论 天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力配置不足,照护人员严重缺乏;现有照护人员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护理培训内现状不理想,养老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以及人员培训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作者:陈江琼;刘婷婷;张迎迎;胡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某三甲医院小儿血液科两个病区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以自强维度各条目得分高,坚韧维度各条目得分低.不同职业的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同,职业为农民的父母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得分低.患儿父母与患儿不同亲子关系的心理弹性水平存在差异,在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上,母亲的得分均低于父亲.结论 应对不同亲子关系和不同职业的父母进行针对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来自农村家庭的患儿母亲为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刘斌;孙霞;赵西西;王凤英;牛少琼;马海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旅游客车司机糖尿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客运公司组织司机年度健康体检中的67例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史者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并在随后的12个月里从人文关怀、宣教内容、宣教方式、高危人员干预、家庭参与、分层监管等方面实施管理.2016年4月对符合研究条件的65例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客车司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4.79%.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院外遵医行为优良率分别为43.28%、72.3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良好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平均水平好于遵医行为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能够帮助司机提高糖尿病院治疗依从性,投入经费少、实施方便、见效快.但需要动态评估、科学指导、客观评价、常抓不懈.
作者:王洪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口腔显微技术进行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牙体预备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14-2016年于北大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需行前牙全瓷冠修复的55例患者的74颗修复体,治疗过程均由护理人员提供四手配合.其中在显微镜下完成22颗修复体的治疗,护理人员提供显微镜操作所特需的护理配合.结果 55例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22例显微镜组的修复体在预备体形态,预备体光滑度以及全冠边缘密合度上都显著优于放大镜组和裸眼组.结论 护理人员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室探索出的护理配合模式在显微镜下前牙全冠修复治疗中配合流畅,是适合该操作的护理配合模式.
作者:代丽;李雅瑾;黄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1例晚期癌症姑息性治疗并发压疮的患者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方法 按PICO原则,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提出问题,计算机检索National Guideline(1998~2011)、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4~2015)、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危重患者眼部护理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评价后,将适证据应用于该患者并观察患者的皮肤疗效.结果 实施该方案7d后疮面长出粉红色的肉芽组织,疮面缩小,分泌物明显减少,第9天伤口感染控制,肉芽生长良好.结论 晚期癌症姑息性治疗患者因为长期受到癌性疼痛的制约而活动受限,科学地选择疮面清洗溶液和新型敷料的保护,可有效缩短压疮伤口的清洗时间与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詹爱容;谭佳丽;雷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75例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包括心理干预、病情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从住院期间一直延伸至院外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训练及指导)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结果 75例患者手术及护理均获成功,术后无肠道并发症,术后48~72h拔除引流管,平均7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时间为7~8d,术后随访持续12个月,50例患者拔除尿管后即恢复正常尿控,22例术后3个月内恢复尿控,3例术后3~12个月内恢复尿控.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有助于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江静霞;梁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院外使用胰岛素泵延续治疗GDM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5-2016年我科开展胰岛素泵院外延续治疗的GDM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与追踪使用胰岛素泵的情况以及生活习惯进行干预的护理方法.结果 119例患者中血糖稳定者116例,64例GDM患者已顺利生产健康宝宝,无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院外使用胰岛素泵的GDM患者血糖稳定控制.
作者:刘美兰;彭献莹;林丽婵;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液病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管理方法.方法 建立受试者管理小组,从各个角度进行受试者管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结果 我科室受试者管理处于有序状态,在试验期间能够配合试验顺利进行.结论 我科室对于血液病受试者管理方法科学,有效保证了受试者的依从性,保证了试验数据的科学可靠,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金京京;张桂敏;宋珊珊;赵晶;田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