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尿潴留不仅可以导致尿路感染、膀胱麻痹、体内代谢物积聚,也影响产后子宫的恢复,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我们采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75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选择性分离培养的简便经济方法,并检验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VEGF.
作者:刘登忠;袁援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胆源性胰腺炎在胆道外科时有发生,如何早期确诊胆源性胰腺炎,尽早解除和减轻胰胆管内高压给胰腺和肝脏所造成的损害及全身炎症中毒反应,把握好时机,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胆源性胰腺炎4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炬锋;李宏;尹崇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交界活动节段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技巧和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椎交界活动节段病理性骨折病人的70个椎体,多发性骨髓瘤36例,转移癌10例,胸椎27例,腰椎19例,在DSA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入路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Frankel脊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15个月.36例术后2~72 h内疼痛缓解,活动状况改善,其中 15例疗效稳定.41 例明显改善,5 例术前有神经根损伤和截瘫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1 例多发脊椎严重破坏者术后疼痛无缓解,2 例活动状况无明显改善.1 例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较术前下降.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癌安全可行,方法容易掌握,术后多数能即刻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能够纠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序列,改善活动状况.术前脊髓损伤重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脊髓损伤轻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张晋煜;杨祚璋;许建波;马翔;袁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NDRG1、nm23蛋白在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在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中NDRG4蛋白及nm23蛋白表达特点.结果 NDRG1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关系(P<0.05).nm23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负相关关系(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中NDRGl蛋白与nm23蛋白表达之间均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NDRG1蛋白与nm23蛋白可能在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
作者:宋精玲;王震;高倩;林萍;李保刚;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胰肠吻合口漏是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预防和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胰肠吻合术式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我科2001年10月至2007年5月对12例患者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治疗,无1例发生胰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晖;张家骅;周伟;樊少华;赵辉;高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胸腺肽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和全方位地寻找其药效基团.方法 用理论构象分析法对胸腺肽的生理活性碎片Arg-Lys-Asp-Val-Tyr和它的[Lys1-Afg2]、 [Glu3]和[Cly3] 3个合成类似物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val和Tyr的低能结构及已知的优势构象作为该5肽结构变体的起始,当所有残基的主链和支链的旋转角变化时,它的能量降低.结论 分子的可能构象是具有5种不同主链的构象.
作者:简虹;邱开雄;付继军;喻芳;黄大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嚷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男6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3±6.8)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采用超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1 a、2 a测定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随访2 a内两组再住院例次及心血管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再住院例次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百分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具有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黄伟;李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角膜疾病是眼部常见病,据统计约15%~20%的盲人是由角膜病引起的[1].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是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据国内外的研究统计,其发病率居各种角膜病之首,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作者:管一沁;李兰;李云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拟行腹部疝修补术的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气管插管伞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在气管插管后经直肠给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组在术后经骶管注射曲马多行术后镇痛;记录给药后1 h、4 h、6 h、8 h、12 h及24 h的各项指标,通过疼痛评分及出现的副作用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镇痛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小于曲马多.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腹部疝修补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钟颖;衡新华;杨文燕;毕春;陈同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国产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ì受体激动药,属于新一代的全麻镇痛药,面市以来临床应用已逐渐广泛,笔者选择30例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以比较两药的全身静脉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玫;陈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生精细胞核DNA的含量及染色质缩合度与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牛育男性和95例不育男性患者进行精液生精细胞核DNA含量及精子染色质缩合度分析.
作者:杨泽星;周曾娣;彭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床旁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心包积液患者22例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微量导管,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及合并并发症.结果 22例患者在穿刺过程及置管引流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置管留置时间1~14 d,平均(7.3±2.2)d,95%可信区间为6.3~8.3d.引流量250~4300mL,平均(1134±726)mL,95%可信区间为812~1456mL其中血性积液16例,黄色液6例,术中及术后22例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1)床旁超声心动图可监测置管后引流量的多少;(2)微管引流速度控制流速,不易引起并发症;(3)减少病人搬动及病人痛苦.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Ⅲ类功能矫形力作用下不同时间点髁突软骨的改建.方法 选取青春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戴用Ⅲ类铸造式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每组又分为1.5月组和3月组.观察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猴髁突软骨前斜面增厚,靠近表层的成纤维细胞和深层的成软骨细胞增多,细胞增生分裂活跃,生长旺盛,呈现增殖效应;后斜面变薄,表层纤维细胞多,深层成熟的软骨细胞增多,呈现抑制效应.结论 安氏Ⅲ类功能矫治使恒河猴髁突软骨进行积极的生理改建,1.5月组较3月组的变化更为明显.
作者:许艳华;徐芸;李松;赵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情况,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云南省农村乡镇卫生院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从整体上对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类别、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员类别配置欠佳,人员年龄分布不合理,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培训和引进人才,提高卫技人员素质和能力.
作者:雷鸣;贺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云南省城市和农村人群哮喘现患病率以及5个人口较大民族患病率,评估哮喘患病的危险因素、诊治现状,为哮喘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对照方法调查89 525人,依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单因素分析用于评价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省现患病率为0.92%.男、女比为1.86;城市地区患病率(0.99%)高于农村(0.85%),P<0.05;21.4%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史,25.4%有过敏史,过敏性鼻炎(12.6%) OR 值为6.18(P<0.01);感冒、接触冷空气、吸入刺激性气体、接触油烟为前 4 位诱因,29.6%的哮喘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患者中由本次调查首次确诊者为51.6%.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云南省哮喘病的流行情况,为今后支气管哮喘的群防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芝焕;郑荣;杨丽芬;张剑青;戴路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为Castleman's病(Castleman's disease,CD)[1], 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1956年命名为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病、血管瘤样淋巴错构瘤等.
作者:陈小波;赵光强;雷玉洁;黄云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侵犯网状内皮和淋巴系统引起的深部真菌病,近年来随着报道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但由于其临床无特异性,大部份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较少,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作者:石洪琼;陈正辉;崔晓花;孔晋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的催化亚单位DNA-PKcs的表达变化与雌激素受体 (ER)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这些组织中的ER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结果 DNA-PKcs的表达在ER阳性组明显高于ER阴性组,在c-erbB-2阳性组的表达明显低于c-erbB-2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A-PKcs在乳腺痛组织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 (ER) 及癌基因c-erbB-02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研究与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王晓莉;陈文林;李文辉;沈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栓塞材料为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其中12例栓塞治疗后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对造影所见、治疗后反应及肌瘤大小改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子宫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受压移位和肿瘤染色.栓塞治疗后月经量减少,肌瘤瘤体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对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永能;马永红;靳仓正;赵卫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