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芝焕;郑荣;杨丽芬;张剑青;戴路明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黄疸、发热1周人院 1周前感右肩背疼痛、腹胀伴发热,体温高达39.8℃,无恶心、呕吐.疼痛发作后皮肤黄染.8 a前分别在两家省级医院多次CT、MRI诊断为肝血管瘤,1次准备行手术治疗,因血压控制不理想及其他原因未做,后间断服过中药治疗1 a余.
作者:周虹;刘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胃、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胃癌、45例结肠癌,43例直肠癌标本及其远断端正常组织GHR的阳性表达.所有病例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成高、中、低3组.结果 胃癌组织80.7%存在GHR的阳性表达,远断端正常组织中的GHR阳性表达率为7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在正常的结肠组织细胞和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组织GHR阳性表达率(77.8%)较正常结肠组织(55.6%)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化癌组织的GHR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癌组织(P<0.05).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断端直肠粘膜GHR染色为阳性.GHR在低分化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P<0.05);高分化直肠癌患者断端正常直肠粘膜GHR的表达水平较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显著降低(P<0.05).各分化组癌组织与断端正常直肠粘膜GHR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断端正常直肠粘膜的GHR表达水平基本一致,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GH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肠癌组织高表达GHR;直肠癌组织及断端正常直肠粘膜中GHR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
作者:梁道明;张毅;袁勇;周东;杨蔚;陈嘉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生精细胞核DNA的含量及染色质缩合度与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牛育男性和95例不育男性患者进行精液生精细胞核DNA含量及精子染色质缩合度分析.
作者:杨泽星;周曾娣;彭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安氏Ⅰ类错畸形在拔牙(牙合)不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并对两种矫治方法所致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50例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 (牙合)例拔牙矫治,25例不拔牙矫治),记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尖牙问和磨牙问牙弓宽度,分别采用配对t榆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内和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 矫治前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矫治结束后两组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组上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少,不拔牙矫治组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时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不拔牙组上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比拔牙组显著.结论 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田畸形均会(牙合)牙弓前段宽度增加,拔牙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均不会导致牙弓明显缩窄.
作者:果利;尤欣;殷忠平;王银玉;张彬;王铁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云南省城市和农村人群哮喘现患病率以及5个人口较大民族患病率,评估哮喘患病的危险因素、诊治现状,为哮喘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对照方法调查89 525人,依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单因素分析用于评价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省现患病率为0.92%.男、女比为1.86;城市地区患病率(0.99%)高于农村(0.85%),P<0.05;21.4%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史,25.4%有过敏史,过敏性鼻炎(12.6%) OR 值为6.18(P<0.01);感冒、接触冷空气、吸入刺激性气体、接触油烟为前 4 位诱因,29.6%的哮喘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患者中由本次调查首次确诊者为51.6%.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云南省哮喘病的流行情况,为今后支气管哮喘的群防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芝焕;郑荣;杨丽芬;张剑青;戴路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GFP) 基因转染人胚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与体内表达情况.方法 分离孕10~20周人胚脑皮层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并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克隆试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其生长特性及增殖能力;使用构建了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制备兔T9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观察携带EGFP基因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胎龄10~20周的人胚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人胚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及多分化潜能,表达干细胞及分化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转染EGFP基因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能够自我更新形成新的神经球;移植入兔脊髓损伤模型后,仍高效表达转染基因蛋白,并在体内发生增殖、迁移.结论 人胚脑皮层中存在能长期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转染EGFP基因后仍保留神经干细胞的基本特性;移植人体内能持续、高效表达EGFP,有利于观察其存活、迁移情况,并为功能基因修饰与移植研究提供了方法.
作者:林月秋;阳运康;汤逊;徐永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1个位点不合的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RD-PBSCT) 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HLA配型1个位点不相合的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 例.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白舒菲+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 TG);输入非血缘关系供体单个核细胞数 (MNCs)为5.60×108/kg,CD34+细胞为4.8×lO6/kg;采用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素A(CsA)和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 患者+25 d造血重建,无aGVHD.结论 MM F联合CsA和短程MTX可用于预防无关供体移植aGVHD预防的发生.
作者:沈晓梅;杨同华;史克倩;杨艳梅;赖洵;赵仁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32例釉质上皮型和33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病例,根据各组术后复发情况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测定骨桥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2例釉质上皮型组11例患者复发,33例鳞状乳头型组3例患者复发.釉质上皮型组与鳞状乳头型组间复发率和骨桥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间骨桥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咽管瘤的病理亚型和骨桥蛋白的表达与肿瘤预后及复发有关,可能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
作者:刘健刚;罗林;游潮;冯忠堂;司马秀;徐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外科手术病人的常见并发症[1].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DVT好发于下肢,如不积极防治,栓子脱落还可以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arterial embolism,PE)而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发生猝死.
作者:凌云霞;肖丽佳;商艳霞;殷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Ⅲ类功能矫形力作用下不同时间点髁突软骨的改建.方法 选取青春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戴用Ⅲ类铸造式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每组又分为1.5月组和3月组.观察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猴髁突软骨前斜面增厚,靠近表层的成纤维细胞和深层的成软骨细胞增多,细胞增生分裂活跃,生长旺盛,呈现增殖效应;后斜面变薄,表层纤维细胞多,深层成熟的软骨细胞增多,呈现抑制效应.结论 安氏Ⅲ类功能矫治使恒河猴髁突软骨进行积极的生理改建,1.5月组较3月组的变化更为明显.
作者:许艳华;徐芸;李松;赵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结果 在13例重度胎盘早剥中,新生儿窒息9例,发生率为69.23%,围产儿死亡7例,发生率为53.85%,均高于轻度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胎盘卒中组中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90%、70%,明显高于无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胎盘早剥、无子宫胎盘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胎盘早剥的程度及有无子宫胎盘卒中与母儿结局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对母儿预后极为关键.
作者:段振玲;肖虹;马润玫;樊明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动力取皮机定量削痂加用于不同厚度的自体皮治疗深度烧伤.方法 根据临床创而判断的深度,将动力取皮机固定在0.012 inc、0.016 inc或0.02 inc(0:3 mm、0.4 mm或0.5 mm)的刻度上,削去坏死组织,确切保留基本正常组织,并依据保留下组织的情况将其分为Ⅰ类:真皮深层基本完好并有点状乳头层残留;Ⅱ类:真皮部分网状层存在伴有脂肪珠;Ⅲ类:完整的皮下脂肪存在伴有毛囊等附属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大张表皮、表层皮或韧厚皮、中厚皮或邮票皮片移植覆盖.结果 削痂部位移植的皮肤基本全部成活.移植大张表皮的147个部位成活良好,外形平整,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痂皮厚度调查发现平均厚度(0.4±0.08)mm,与设定的动力刀刻度基本一致,组织学检测发现此种状态下表皮、真皮的厚度大于正常状态下厚度的2倍左右.结论 使用动力取皮刀可以大限度保留烧伤后的正常皮下组织,依据定量削除坏死组织的厚度,采用从表皮到不同厚度的断层皮覆盖可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萍;朱美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脂质体 (breviscapine liposomes) 肺部给药在内毒素 (LPS) 致急性肺损伤(ALI) 大鼠组织因子 (TF) 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生理盐水组、灯盏花素脂质体组、ALI模型组和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损伤指标,应用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分析TF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 灯盏花素脂质体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各项指标减轻,TF 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灯盏花素脂质体肺部给药能够抑制肺组织TF的产生,减轻LPS致大鼠ALI的损伤程度.
作者:李健;董彦琴;李晨;张旋;王云峰;王殿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的一类良恶性肿瘤<;[1],胃是常见的好发部位.
作者:陈鸿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为Castleman's病(Castleman's disease,CD)[1], 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报道,1956年命名为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病、血管瘤样淋巴错构瘤等.
作者:陈小波;赵光强;雷玉洁;黄云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2型精尿病1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糖、脂类、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以了解2型糖尿病易患因素的遗传性,根据这些变化指导临床制定出更早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措施.方法 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111人为实验组,3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111人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围、体重,过夜禁食8~12 h,抽肘静脉血查血脂、肾功、C-RP、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0)、胰岛细胞抗体(mA),OGTT试验、胰岛及C-肽释放试验,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a)、OGTF中30 min和空腹胰岛素与血糖差值的比△I30/△G30、胰岛素敏感指数(IAI),OGTT葡萄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的曲线下面积,并对以上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1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与3代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比较BMI、甘油三脂(TG)、CRP、OGTY试验中的30、60 min的血糖、胰岛素,服糖后60 min的胰岛素、10 min及120 min C-肽,OGTY葡萄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的曲线下面积均增高(P<0.05).HOMAIR、HOMAβ、△I30/△G30、IAI、IAA、GAD60、及IC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1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已经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的异常变化,即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即使糖耐量正常,但已表现出糖负荷后血糖OGTT葡萄糖、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的曲线下面积的值高于正常对照组,BMI、TG、CRP已示增高.2型糖尿病的1级亲属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在糖耐量正常阶段就应该采取糖尿病的1级综合预防措施,阻止和(或)延缓这部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人不进入或延迟进入糖尿病自然病程的第3期,从而不发生或延迟发生糖尿病.
作者:张瑛;李显丽;邓德耀;李奕平;陶文玉;杨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20年来,特别是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问世以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越来越成熟,适应症越来越宽,但至今还未见VSD合并左室右房通道(LV-RA)介入治疗的相关报道.我科自2003年开展介入治疗VSD至今,共成功封堵治疗4例先心病VSD合并LV-RA,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云;骆志玲;王玉;段红梅;潘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静脉曲张刨吸术(transillumina ted powe-ted phlebectomy,TriVex)正日益成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对47例(6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TriVex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刚;刘其雨;张文夺;赵英鹏;李晓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拟行腹部疝修补术的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气管插管伞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在气管插管后经直肠给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组在术后经骶管注射曲马多行术后镇痛;记录给药后1 h、4 h、6 h、8 h、12 h及24 h的各项指标,通过疼痛评分及出现的副作用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镇痛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小于曲马多.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腹部疝修补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钟颖;衡新华;杨文燕;毕春;陈同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胸腺肽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和全方位地寻找其药效基团.方法 用理论构象分析法对胸腺肽的生理活性碎片Arg-Lys-Asp-Val-Tyr和它的[Lys1-Afg2]、 [Glu3]和[Cly3] 3个合成类似物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val和Tyr的低能结构及已知的优势构象作为该5肽结构变体的起始,当所有残基的主链和支链的旋转角变化时,它的能量降低.结论 分子的可能构象是具有5种不同主链的构象.
作者:简虹;邱开雄;付继军;喻芳;黄大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