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超
目的 探讨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用益生菌(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宝乐安)联合消旋卡多曲(Racecadotril Granules,乐度)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按入选标准入选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12月内的婴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宝乐安)联合消旋卡多曲(乐度);对照组口服消旋卡多曲,72 h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5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3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1.7%;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经采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无论在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改善和全身症状好转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故宝乐安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熊雁;周玲;陈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Mallory-Weiss综合征引起的出血亦不少见.药物仍是目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手段[1].为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笔者将陆良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9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闵万苍;杨世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视觉训练对青少年调节不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视觉训练治疗27例青少年低度散光调节不足患者,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矫正近视力,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正负相对调节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矫正近视力,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正相对调节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相对调节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训练对青少年调节不足患者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丛梅;赵红霞;李刚;李晓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卵巢衰退过程中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发生情况及与卵巢功能衰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的年龄在35岁以上的因卵巢功能衰退而患有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的患者共400例,将这些患者按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6组;记录每个年龄段常见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各种常见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都表现出随年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病趋势.结论 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与卵巢功能衰退密切相关.
作者:马锦霞;刘存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云南贫困农村小儿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小儿营养状况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农村12~18月龄的小儿家庭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照顾者进行询问,并测量小儿身长、体重.结果 (1)小儿生长迟缓率为35.3%,低体重率为4.4%,消瘦率为2.5%; (2)4月龄时和6月龄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0.59%和36.77%;小儿 4月龄时的辅食添加率为29.41%,6月龄时辅食添加率为77.21%,至小儿满1岁,仍有4.4%的小儿未添加辅食.至调查时,小儿还未添加动物肝脏、大豆制品和蛋类的比例分别为54.41%、38.24/%和24.27%; (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外出打工时间短、主要照顾者不是母亲、家庭人均肉蛋奶消费低、肉类添加频率少是发生小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边远农村小儿的生长发育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儿童营养不良与喂养不合理和家庭食品消费水平低有关,应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及对贫困家庭小儿的营养救助.
作者:龙晶;李燕;王俊瑛;胡海梅;韦芳琴;杨海霞;崔文龙;徐世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腹腔镜对胰腺囊肿治疗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自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共完成的10例胰腺囊肿治疗病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60岁,平均48岁.术前诊断原发性体尾部囊肿3例,胰腺假性囊肿7例.分别行2例胰腺囊肿剥除术,1例胰腺囊肿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7例胰腺假性囊肿与空肠吻合内引流术.结果 10例手术顺利完成.全组手术时间(120±60)min,出血量(150±100)mL,住院(8±2)d.病理结果:囊腺瘤1例,真性囊肿2例,假性囊肿7例.平均随访(24±12)月,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行胰腺囊肿切除或内引流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滕毅山;孙敏;许宁;王家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分析树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方法 采用WS/T66-1996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羟胺-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定10只树鼩和10只小鼠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树鼩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个体差异比小鼠小,树鼩全血胆碱酯酶活性(μmol/mL全血,37℃,30min)绝对值为94.15±4.65,大于小鼠的平均值78.22±8.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鼩在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相关研究方面是较好的实验动物.
作者:木云珍;曹慧芳;周肇晏;杨彤;王婧;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用翻转静脉桥接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的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制作兔左侧面神经下颊支15 mm缺损模型,分3组不同方法修复:常规静脉桥接加注生理盐水组、翻转静脉加注生理盐水组、翻转静脉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术后100 d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以评价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翻转静脉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较单纯应用翻转静脉桥接技术或常规静脉桥接加注生理盐水而言,其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得到显著提高、组织学表现更接近正常.结论 翻转静脉桥接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好于单纯使用翻转静脉桥接或常规静脉桥接.
作者:张敏;许彪;张立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榆测结果,了解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发现的115例HIV/AIDS患者的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包括CD3+CD4+、CD3+CD8+绝对值及CD4+/CD8+的比值.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定量检测结果均值:CD3+CD4+为(229±215)个/μL,CD3+CD8+为(919±756)个/μL,CD4+/CD8+为(0.27±0.21)个/μL.有87例(75.7%)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有62例(53.9%)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其中有33例患者(28.7%)CD4T淋巴细胞<5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淋巴细胞哑群定量检测结果能反映HIV/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鲜丽;范晶华;晁春梅;李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口服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根据咳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为1.82±0.70、0.54±0.2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为1.73±0.81、1.21±0.35(P>0.05);2组治疗后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3.3%(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感染后咳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华;张力燕;王华;范木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N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非侵入性、无痛性神经系统检测和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就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翱翔;瞿勇强;张桓;于建云;赵兆;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发育期SD大鼠髁状突颈部骨折对下颌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 18只4周龄SD大鼠,分为髁状突骨折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3周、5周时脱颈处死,取骨折组手术侧、非手术侧及空白对照组髁状突软骨,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髁状突软骨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和凋亡细胞数.结果 在各时间点,手术侧、非手术侧的PCNA阳性细胞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5周,空白组与手术侧PCNA阳性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周,非手术侧大鼠髁突软骨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手术侧凋亡细胞数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术后1周,手术侧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非手术侧(P<0.01);术后3周,非手术侧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手术侧(P<0.01);术后1、5周,空白组与手术侧凋亡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一侧髁状突颈部骨折导致两侧髁状突所受应力失衡,影响两侧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进而影响下颌骨及颌面部的发育.
作者:夏英杰;陈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RITP患者行PSE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RITP患者PSE术后血小板均较术前发生了显著改变.PSE治疗RITP短期有效率100%,近期总有效率87.6%,远期总有效率75.0%.结论 PSE达到了与切除脾脏相似的效果,同时保留了部分脾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存,其疗效与脾切除无湿著性差异,是一种治疗RITP安全、简便的手段.
作者:路萍;宫喜翔;王永志;朱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在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如何使医院的AuD快速达标(40 DDD),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趋于合理,遏制耐药细菌的过快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周期,节约卫生资源,是当下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对云南省第二三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4期质量通报数据的分析,得出禁止无指针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联合使用,是降低AUD科学、有效、快速的方法.
作者:华鹏;李灿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大肌瘤行腹腔镜下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经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肝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常规开腹手术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行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张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Stargardt病属于青少年型遗传性黄斑变性,其临床特点为双眼发病,视力进行性减退,色觉障碍,有绝对性或相对性中心暗点,黄斑部横椭圆形萎缩.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特征性的改变.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杨仁林;张冬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质的特性,明确二者的不同气道炎症特性的潜在机理.方法 EB组16例患者,CVA组16例患者、哮喘组15例患者以及对照组15名正常体检者,检测这4组人员诱导痰中的嗜酸粒细胞即EOS比例;流式检测IL-5和γ-IFN刺激的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PGE2、LTC4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EB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组与对照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PGE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VA组患者、EB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的诱导痰中LTC4浓度显著增高(P<0.05),EB组患者的LTCA的蛋白表达量和CVA组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组患者的诱导痰中PGE2的表达水平增高,CVA组患者的LTC4/PGE2比值与EB组患者相比也是明显升高,推测这2个因素是EB缺乏气道反应性的潜在炎症基础.
作者:刘波;郝金钢;黄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ilin-resistance,IR)患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明确IR是否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问卷调查,并选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tivityindex,ISI)评价胰岛索抵抗.结果 IR患者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重型IR患者高于轻型IR患者、以血糖控制不良者为甚;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组表现IR且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终进入方程.结论 IR进一步加重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且IR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高;IR影响认知功能的各个环节;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腰围、BMI、TSH、IR、胰岛素水平、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
作者:刘淑清;刘淑芬;李兆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对18例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应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隧道,放置提拉带,悬吊提拉后采用前入路切除右半肝.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放置绕肝提拉带,未出现因此操作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均成功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718±364)mL;术后3 d总引流量平均为(589±285)mL.结论 难切的右半肝切除时前入路绕肝提拉法既安全又快捷.
作者:李江;刘斌;杨世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老鹳草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Born方法观测老鹳草素在体内和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运用玫瑰花结实验测定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反应,以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检测老鹳草索对激活的血小板内钙水平的影响.结果 老鹳草素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0.4和1.1μmol/L;5 mg/kg的老鹳草素灌胃亦明显抑制AA、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老鹳草素显著降低洗涤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减少细胞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其IC50分别为71.9、84.9、62.9 μmol/L.老鹳草素明显阻抑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并抑制肉豆蔻佛波醇(fMLP)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其IC50分别为3.2和10.2 μmol/L.结论 老鹳草素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内钙水平,同时阻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陈鹏;李璠;何波;武鸿翔;杨建宇;张小超;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