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字法与传统法固定气管导管效果比较

王建凤;孙凌灵

关键词:反∞字法, 固定, 气管导管
摘要:气管插管是手术室全麻手术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衰竭、开放气道的关键措施;而气管导管固定是插管成功的保证[1].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插管固定不牢固,术中口腔分泌物及血液、体液、消毒液等浸湿胶布而致导管脱出的病例时有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股动脉穿刺局部止血方法的改进

    随着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减少并发症及局部血肿已成为护理中的一个课题.我院2000~2006年应用局部加压包扎加冷敷的止血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运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无痛技术在治疗性ERCP中的应用

    无痛技术应用于内窥镜的检查治疗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项目,它解决了检查治疗过程中内镜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痛苦感,使患者完全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内镜的检查治疗.

    作者:黄慧;王书智;陆蕊;时之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侧块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多以颈椎后路单开门多见,常合并颈椎阶段性不稳,为了重建或恢复颈椎的稳定性,保护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减轻和防治继发性损害[1],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0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共治疗此类患者68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任素珍;刘秀兰;张杰敏;岳迎新;樊科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目的 检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有效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选修课的大二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中随机抽样47名学生组成实验组,另有50名选修其他课程的学生组成对照组,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社交回避与苦恼问卷(SAD)、自我概念测验(SCT)为评估工具,在实验前后对两组被试者进行测查;结果预后实验组社交回避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社会交往和自我概念无变化;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对提高护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帮助,利于培养护生积极的交往、良好的心态,对于日后护理职业工作中与病患的交流有很大益处.

    作者:孙巧云;袁义厘;田秀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肠内、肠外营养在破伤风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在农村地区仍存在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营养摄入障碍.且频繁抽搐、阵发性痉挛,消耗大量能量,容易发生营养障碍,严重影响预后.

    作者:赵序云;时连芳;靳其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反∞字法与传统法固定气管导管效果比较

    气管插管是手术室全麻手术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衰竭、开放气道的关键措施;而气管导管固定是插管成功的保证[1].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插管固定不牢固,术中口腔分泌物及血液、体液、消毒液等浸湿胶布而致导管脱出的病例时有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作者:王建凤;孙凌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颈椎损伤患者卧位及翻身方法的探讨

    颈椎损伤是一种高危创伤,如合并脊髓损伤给患者及家庭将带来灾难性影响.卧位及翻身是护理颈椎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如方法不当,可能导致加重脊髓损伤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作者:丁俊琴;赵莉;李春柳;焦维红;田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局麻下微创经皮肾穿刺(MPCNL)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0例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在术前、术中、术后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560例患者微创经皮肾穿刺术均成功,1次取石432例,2次取石67例,3次取石123例,平均手术时间65 min,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仔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保庭毅;杨增悦;邱建新;王娟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处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发生局部的或全足的坏疽,需要截肢,甚至死亡,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周雷;卢雪琴;叶江嫔;葛胜洁;徐春兰;杨浩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为特殊生物材料制成,柔软光滑,可随血管弯曲,不易刺破血管,不影响肢体活动,而且刺激性小,在牢固固定、留置针局部无反应的情况下,可延长至病人液体治疗的完成,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曹菊梅;罗明丽;李喆;谢韶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酸性戊二醛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出气体消毒的研究

    目的 研究酸性戊二醛消毒机械通气患者呼出气体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酸性戊二醛对47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呼出气体进行消毒,比较呼出气体消毒前、后菌落数的差异.结果 各病种患者呼出气体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杀菌率均在95%以上.结论 酸性戊二醛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出气体的消毒效果良好.该消毒方法快速、经济、安全、方便,能有效防止呼出气体污染空气,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红;敖薪;王月云;段六生;涂少军;王靖;张琼;文婷亮;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加凝血酶、氯化钙激活形成凝胶状物质,能够明显促进溃疡组织修复和再生,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陈海燕;陈晓荣;梁燕;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呼吸科住院病人夜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大大延长.2000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6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亿人,老人总数居世界第一位[1].

    作者:方素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及护理

    随着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肺部病变的显示及诊断越来越准确精细,但有些病变仍需组织病理学、细菌学检查证实.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病理学、细菌学诊断的需要,做好此项活检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嬿;沈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感染控制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点服务窗口,它的工作特点是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多因遭受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突然发病,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急诊科医务人员经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之前,即投入了抢救和治疗处置工作,这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患者以及正在患病的传染病患者,因此,给急诊科的感染控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和影响.

    作者:张玉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1月~12月收治神经科住院,使用电子冰帽治疗的脑血管病中枢性高热患者30例,每2 h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同侧的耳温及腋温,用红外线鼓膜温度计测量耳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采用自身对比法分析耳温与腋温的差异.结果 (1)同一患者应用电子冰帽的耳温测量值高于同侧腋温,P<0.05;(2)应用冰帽后耳温下降幅度大于腋温下降幅度,以6 h内下降明显,P<0.01;12 h、24 h两部位温差相比,P<0.05.结论 相同条件下,耳温比腋温更能较早准确地反映脑温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且测量耳温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可准确提供患者脑温变化的信息2.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风青;杨海新;杨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现代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护理工作是高压力的工作[1],护士的职责是促进和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既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紧张的脑力劳动.因此,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作者:梁月香;吴素芳;支素珍;严翎;毕勤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废弃海绵在手术室中的巧用

    在手术室,每个器械包中都必须备有缝针,而缝针散放既不利于整理,又不利于清点,因而手术室一直将纱布叠成小三角型,用于别缝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缝针容易散落,不易固定,给清点带来困难,且在叠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对医疗和人力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作者:陈燕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疼痛规范管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为了规范疼痛护理管理,探讨疼痛评估记录方法的临床应用与疼痛患者住院情况的关系.方法 将60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种疼痛护理管理方法的区别和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测绘生命体征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中度以上疼痛(PS>5)持续时间小于12 h例数对比,观察组(42%)明显多于对照组(2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处理和明显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满意度;还可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熊根玉;孙小平;张达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