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阮培刚;王萍;王章琴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7%~9%,其解剖特点是心房与心室连接一致,而心室与大血管连接不一致,即主动脉来自于右心室,肺动脉来自于左心室.
作者:林苏文;郭尚耘;吴俐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进行舌癌手术根治的同时,同期采用前臂肌皮瓣修复缺损部位,不仅可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外形和生理功能,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翠兰;孙彩霞;江琳艳;林晓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金属内套管使用后要定时取出消毒,但是内套管的清洗工作费时费力,因其管径细,呈弧形,即使是用刷子在流水状态下清洗,仍然无法彻底清洗附着在内套管管壁上的痰液,从而引起气道感染的可能.
作者:李赛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每年正以10%的速度递增,要求经济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增多.因此,加强和重视对护生的职业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医疗法律知识和医疗风险意识,初步具备驾驭医疗风险的能力.
作者:喻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清洁质量提高.方法 对重庆市部分医院和我院所使用外来手术器械及其灭菌包装材料的清洁质量进行统计,分3组对比分析其清洁质量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 我院从2007年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归口中心供应室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及其灭菌包装材料的清洁质量明显优于所调查的医院和我院2007年前的质量.结论 医院应该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赵筠;易江陵;张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发生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误吸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疾病过程中出现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夏淑娇;胡小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全世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及慢性病患病率增加[1],使健康卫生需求不断扩大,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水平及需求评估,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曾荣;刘忠艳;周孝英;杨后华;邓开琴;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它可造成截瘫或四肢瘫.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生命虽得到救治,但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的丧失却是终身,常常需要依靠轮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作者:娄玲娣;王元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e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PSVT疗效确切,临床上已广泛开展.
作者:郭英;郭航远;屈百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是静脉给药的直接执行者,为保证合理准确安全有效地给药,护士必须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相关知识,正确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风环;郑红;侯爱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微波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道肿瘤近年来已经得到迅速发展[1].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使用爱心卡后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方法 对2006~2007年两年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爱心卡前后住院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使用爱心卡这一有效途径,能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项灵斐;胡仙琴;张美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为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技能、自理责任感、健康知识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会支持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患者,自理责任感越强,健康知识掌握越好,自我护理技能越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
作者:申铁梅;苏小茵;谭坚铃;陈凌;杨满青;林丽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影响术后康复.多数患者由于恐惧手术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并随手术时间的接近呈正相关.
作者:徐双双;刘仁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照组34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22例实施临床路径,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后,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路径为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肾移植术后患者治疗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值得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胜玲;程雪涛;刘国莲;鲁军;赵文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生率为0.01%~0.30%,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J].
作者:谢满;吴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佩皮劳人际关系理论在ICU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佩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的护患关系四个阶段对20例入ICU监护的神志清醒病人进行护理.结果 护息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将佩皮劳人际关系理论运用于ICU的病人,不仅有利于病人健康的维持、改善和康复,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罗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肯定的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和肝功能受损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1].
作者:陈鸣;齐海蓉;许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9%~12%[1].
作者:黄金秀;赵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老年患者.大约有50%左右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1].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