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刘芳;史继芳;梁占光
目的:综述肠球菌耐药性的机理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治疗进展.方法:查阅国外近20A相关文献资料并分析归纳.结果: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耐高浓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对耐药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应选适抗生素治疗.
作者:张群智;周惠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FG)对减少术后创面渗血及淋巴漏发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标本离体后,用FG喷涂以腋窝为中心的创面与30例未用FG的病例作疗效比较.结果:用胶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腔能有效制止创面渗血、封闭淋巴管.减少术后出血,防止淋巴漏.
作者:周绍强;李刚;寸英丽;聂建云;沈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于1988年12月至2000年4月应用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毒物药物中毒患者2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昆兰;周蓉;李瑞珺;李其润;熊芳桂;刘云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细胞免疫荧光法在免疫偶合物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被测试物与活细胞作用,正常兔血清作封闭,加入FITC-羊抗鼠IgG,固定液固定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含抗T淋巴细胞白血病单抗腹水、单抗纯化物及单抗偶合物的效价分别为1:10240、5×10-8mol/L和5×10-8mol/L.结论:活细胞免疫荧光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结果易观察的方法,可用于单抗偶合物制备过程中的抗体活性测定.
作者:白丽;王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概述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加以概述.结果:综述了食用茵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结论:食用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解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作者:王一心;李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咽后壁脓肿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脓肿多见于体弱的婴幼儿,慢性脓肿见于成年人,临床上少见,多由颈椎结核诱发.在椎前间隙形成寒性脓肿.
作者:杨翠玉;叶海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合作声嘶患儿的病因.方法:检查前6~8h禁食,半h前注射阿托品及鲁米那针剂.咽部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结果:146例中慢性喉炎115人,占63%;先天性疾病11人;伴呼吸困难者22人,占15%.涉及病种11个,年龄1~4岁多,占52%.结论:在115例慢性喉炎中,有104例患儿有经常哭闹喊叫的病史,占该病的90%,说明超过自己本身音域,强度的不适当发声是造成声嘶的常见而直接的原因.同时直接喉镜检查对不合作声嘶患儿是一种简单、经济、方便、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林建云;高映勤;张铁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23岁,农民,因双手抖动,四肢僵硬,行走困难十a余于1998年7月12日人院.患者自12岁左右开始无诱因出现双手颤抖,活动时及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渐觉四肢僵硬,活动、行走困难,易后倾跌例,症状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但无智力减退、言语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肢体麻木、瘫痪及大小便障碍等.
作者:杨玲艳;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8例乳腺癌及27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p2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良性乳腺疾病组织p27蛋白的高阳性表达率为96.30%(26/27),癌组织为60.17%(71/118),p27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差异性(P<0.05);p27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组织分化差、有腋淋巴结转移其p27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估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潘云;戴莉萍;杨丽荣;陈海滨;沈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左肘窝上方硬性突起伴左手麻木、疼痛半a,加重2mo于2000年1月10日就诊.无外伤史.患者8mo前无意中于左肘窝上方触及一硬性肿物,触之感左前臂麻木,之后劳动后即觉左手颤抖无力,食、中、环指感觉障碍,休息后好转.
作者:杨开舜;焦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综述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在抗旋毛虫肠道虫体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旋毛虫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参与肠道虫体的快排反应.结论:由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旋毛虫肠期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申丽洁;和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肌瘤、不孕症等方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子宫内外病变.结果:218例检查,检出异常者157例,52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4例行开腹术,10例行钳夹刮宫术,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符合率96.0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联合B超检查能较全面诊断宫内外病变.
作者:冯云;张天柱;杨永惠;冯之良;李跃荣;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MRI对脑囊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MRI诊断为脑囊虫病及资料完整的23例MRI影像进行分析,并与其中曾行CT检查和囊虫酶联吸附试验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3例中MRI病灶检出率为100%,特异性为17/23(74%),诊断符合率为100%(23/23);23例中有20例曾行CT检查,其病灶检出率为90%(18/20),特异性为10%(2/20),符合率为75%(15/20);有16例做过酶联吸附试验,其中阳性率为38%(6/16).结论:MRI对脑囊虫病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对非钙化期病灶有较强的定性诊断能力.
作者:李松;王瑛;杨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尿道狭窄和闭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尿道造影、窥镜、B超相结合了解尿道状况;以腔内冷刀切开、电切及尿道扩张相结合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112例,开放手术治疗25例;术后均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结果:腔内治疗成功107例,成功率82%;失败5例,均改为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有2例再发狭窄,行腔内切开后治愈.结论:术前详细了解狭窄或闭锁长度、部位、程度,恰当选择手术方案,加强术前术后患者管理,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腔内切开和电切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手术方法.
作者:雷弋;张天德;田华;彭研嘉;曾晓明;母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探讨妇科术后佳的硬膜外镇痛方法及药物配方.方法:选择妇科手术100例分为A、B、C、D组.A组(30例):单次注入硬膜外腔吗啡3mg.B、C、D三组持续泵入长效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和阿片类药物.B组(30例)、C组(10例):泵入0.2%布比卡因260ml,内含分太尼0.3mg,氟哌啶5mg.其中B组以5ml/h速度泵入,C组选用2ml/h速度.D组(30例):采用5ml/h速度泵入0.1%布比卡因260ml,内含分太尼0.6mg,氟哌啶10mg.比较各组间术后4、8、12、16、20、24、48h七个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1~2级镇痛时间为24.8h,并发症发生率低.B、D组的镇痛效果优于C组,且B、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镇痛效果差,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如果手术手小,创伤小,术后疼痛不严重的病人选用次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的方法为宜.手术大,创伤重,术后疼痛严重的病人选用0.2%布比卡因260ml,内含芬太尼0.3mg,氟哌啶5mg,以5ml/h速度持续泵入的镇痛方法为宜.
作者:范智东;张庆东;汤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因停经9mo余,烦渴、多尿、多饮lmo余,胎动消失十余d于2000年4月20日由外院转入.末次月经1999年7月28日,预产期2000年5月5日,停经后早孕反应不重,无阴道流血流水,孕6月始感胎动.
作者:袁彩;舒咸欢;何荣惠;戴青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8例窒息后出现并发症的90例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窒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以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缺氧缺血性脑病,糖代谢紊乱,肾损害发病率高,分别为57.8%,48.9%,43.3%,36.7%,25.6%,23.3%.并发症的发生与窒息程度、宫内缺氧、产科技术及患儿来源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对有窒息的新生儿作好心、脑、肺、肾、电解质、血糖的监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晓丹;舒蕾;马坚;柯岫恩;王美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5岁.既往体健,因反复出现心慌、胸闷5mo余,再发2d人院.病程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慌、胸闷,发作6次,均无晕厥、抽搐,一般持续约1~3d,长发作持续6d,均能自行转复.
作者:王元章;刘晓明;温绍昌;杨莉;牛静临;宴国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肥胖病人的麻醉处理.方法:对1989年1998年所遇肥胖病人中32例,术中全部施行全麻气管内插管.结果:肥胖患者伴随体重的增加各脏器功能可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肥胖病人的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结论:肥胖病人的麻醉处理关键在于适当的方法及药物选择,诱导平稳,术中及术后呼吸道的妥善管理.
作者:汤珺;尹光芬;范智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