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莉;彭丽辉;严凤娇
我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分别采用微量注射泵和传统的注射器分次滴入,对54例气管切开手术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艳;吴金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矫形手术,临床用于治疗高龄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患.其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多数患者系年高体弱、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恢复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科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采取了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邵纯;伍霞菊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科自2002年12月以来共成功施行肝移植术168例,亲体肝移植术2例,未发生因护理不当所致的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洁;叶志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医疗法律模式改变,国家法律制度不断建全,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对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从重质量控制、安全保障、规范操作入手,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现将我院2003~2006年60例护理缺陷发生造成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赵桂莲;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气管套管起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重要环节[1].我院2000年~2006年对73例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的病人所出现的不安全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更好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土芬;陈凯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化血回输的不同方法对机体的影响差异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鱼精蛋白体外中和肝素(实验组)和非体外中和肝素(对照组),比较其输注体外循环后用不同方法中和肝素血液400ml后机体的ACT值及引流量.结果 在术后30 min、1 h、2 h、3 h这4个时点,实验组病人ACT测定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奔术后30 min、1 h、2 h、3 h、6 h这几个时点,实验组病人心包及纵隔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照组,有7人出现鱼精蛋白毒副反应,经及时处理均恢复正常,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鱼精蛋白体外中和肝素化血的方法较非体外中和肝素化血可靠,护理更方便安全.
作者:罗玉华;莫丽勤;吴卓媚;姜家艳;陆雪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骨科手术中的脊柱侧弯矫治术和髋、膝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出血多,术中常常需输血,为避免输异体血可能引起的传染病及缓解血源紧张,我院在围手术期的各个阶段均采取了相应的自体血回输措施,大大地减少了异体血的输注,部分手术还能做到不输异体血,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科于2005年2月开始应用球囊扩张脊柱后凸戌形术(PKP)进行脊柱微创治疗,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机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年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高职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我院对2004、2005级高职护理专业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既提高了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又找出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宋永慧;张珊;陈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心力衰竭的加强护理1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休息的方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而定,心功能Ⅰ级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心功能Ⅱ级者休息应充分,可增加午睡时间及夜间睡眠时间,这有利于下肢水肿的消退;心功能Ⅲ级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患者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心功能Ⅳ级者则需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由他人协助.
作者:沈秀群;刘曙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2003年5月~2006年5月,对3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了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有效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美珍;杨文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训练结合超短波促进老年肺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观察54例肺手术患者,平均年龄66.3士5.1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手术后给予积极氧疗、支气管解痉药物以及抗感染治疗)和B组(手术后早期除上述治疗外同时接受呼吸康复训练结合超短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人工吸痰和肺不张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人工吸痰B组(7.4%)较A组(22.2%)明显下降(P<0.05),肺不张B组(7.4%)较A组(29.6%)明显下降(P<0.05),术后住院时间B组(8.5士1.4 d)较A组(12.7士1.2 d)明显下降(P<0.05),经皮血氧饱和度术后B组较A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老年肺手术患者围术期常规治疗外辅以呼吸训练结合超短波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该类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更好地促进术后肺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蔡丽娥;陈燕;曾讯;苏霞;刘巧梨;陈振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856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樊慧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重症干眼症是由眼部和全身原因引起的泪液缺乏或无泪从而导致角膜干燥、混浊、溃疡、角化,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2].临床上较理想的方法是进行颌下腺移植解决泪液缺乏问题.我院2002年6月~2007年4月为5例重症患者施行自体下颌下腺移植再造泪腺手术,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古文珍;林丽婷;杨小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枕骨大孔腹侧及腹外侧肿瘤部位较深,又有脑干及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的手术入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目前认为经远外侧入路具有路径短、术野空间大、能避免对脑干和重要神经血管的牵拉,早期显露并易于保护椎动脉等优点[1],是该区病变手术的佳入路.然而,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术中轻度刺激、牵拉,即可导致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受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应用远外侧入路治疗了1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琰;赵丹;孙冬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经皮椎间盘医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近几年在欧洲兴起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实验证明,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其治疗机制在于臭氧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自2006年以来,我院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伍霞菊;李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DM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1].
作者:白姣姣;王峥;朱育明;吴金球;陆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引起栓塞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是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但房颤成功复律后短期内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仍较高[1].目前认为复律后心房功能恢复不全特别是心房顿抑的发生导致复律后血栓形成[2].我科2005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房颤复律患者53例,现将复律后心房顿抑期间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章莉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手术中器械敷料等物品清点的方法和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设计应用《专科手术器械敷料清点记录单》和《巡回护士交接班记录单》;完善清点制度;改进打包方法;应用一次性塑料单可视化点数;明确清点责任人和清点时机.结果 清点时发生数目不符15例(占0.06%),其中棉粒数目不符占33.3%,双层纱或手术器械数目不符各26.7%,棉片数目不符占13.3%.通过仔细查找结果都能找到,关切口时终器械敷料数目清点相符率为100%,未发生异物遗留体内.结论 科学严谨地清点手术物品能防止异物遗留体内,保障病人手术安全.
作者:黄雪芬;戴红霞;常后婵;邹丽娟;张秦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