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影
我科自1999年成立急诊外科手术室,并于2001年成立院前急救系统,收治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327例,其中126例经生命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直接入急诊手术室,其余患者在急诊科做术前准备后急诊手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磊冰;张静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8月~2004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高血压病的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对实验组施予健康行为训练.在病人出院后进行回访.结果通过对病人的自我报告服药程度,病人的主动回访率,院外的自测血压行为比较,实验组病人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应用健康行为训练作为干预手段,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作者:卢运红;李春蓉;卢巧青;覃秀莲;宋红莲;高忠兰;阮芳;蒋妮颜;韦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7年9月起,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临床各科推行三级护理查房制,组成了护士长-管床护士组长-管床护士的一条三级护理查房管理链锁.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对通过三级护理查房来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深化整体护理及提高护理质量做了有益的摸索和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凌敏兰;李爱芬;李登敏;赵桂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1年2月~2004年3月,我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人267人,其中发生呃逆的有28例.我们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控制了呃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史彦敏;李荣;崔魁丽;徐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占37.7%;只有44人对压力有较好地应对能力,占73.3%.结论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减少精神压力,并对其及时进行心理指导.
作者:夏利萍;刘慧;刘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阴道分娩在缝合前用倍洁宁溶液冲洗伤口及换药,临床观察4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艳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吸氧是临床上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常用的方法有鼻导管法和鼻塞法.鼻导管法因导管插入较深,导管易堵塞且病人易感不适,难以接受,而鼻塞质地坚硬无弹性,常易脱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有异物误吸的危险,长时间使用易造成鼻黏膜充血、破溃.为此,我们采用用反折橡胶管替代传统鼻塞,为病人吸氧.经50例临床反复验证,操作简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珍;李学新;王玉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大约1 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近700万.癌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在心理上、精神上也给患者带来严重创伤.因此肿瘤护理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1].
作者:陆箴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门诊输液室防范护理投诉和纠纷中的作用.方法以100例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观察组,以100例同期未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投诉纠纷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投诉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 VS16%,P<0.005)和(2% VS 19%,P<0.005);(2)观察组的病人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9% VS 89%,P<0.005).结论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投诉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门诊输液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霜霞;唐志敏;杨嘉丽;陈燕群;卢爱英;李奎开;黄安娜;潘彩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肋间神经冷冻术手术配合的围术期护理,了解其对胸部手术病人术后切口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02例开胸患者在关胸前,分别将切口上、下各两根肋间神经从根部游离出来,置入冷冻探针进行冷冻.结果肋间神经冷冻后,有97例病人术后胸部切口疼痛减轻.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能有效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丁爱玲;詹翠萍;李翠媚;戴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人们采用控制性低通气量辅助呼吸(Machanical controllod hypoventilation,MCHV)救治重度哮喘并可提高成活率[1],但就应用MCHV后相关护理问题报道甚少.作者结合应用MCHV成功救治5例重度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报道如下.
作者:锁安云;江云;黄波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沈琴;顾兰;王美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等,卧位适当,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做好营养护理,合理应用扩血管药物.结果 16例皮瓣移植患者14例成功,1例二次手术抢救成功,1例失败.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皮瓣移植成活率.
作者:姜会霞;张欣;白献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激素局部封闭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特点,但应用不当也可造成一些并发症,有些甚至非常严重[1].回顾我院5年来在门诊行激素局部封闭治疗的病例1 845例,分析他们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春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安置中心静脉管(CVC)可以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从而有助于分析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液体治疗,同时也是静脉营养的通道.我们在使用CVC的过程中,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VC容易堵塞,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陈本会;黎贵湘;刘慧玲;罗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科学的、完整的查对制度规范了护士医疗行为,强化了护士法律意识,保证了病人安全,防止了护理工作中法律纠纷的发生,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法规性、强制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因此护理临床教育要把查对意识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此项规章制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念芬;杨香霞;于子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脑卒中失语患者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减轻其身心痛苦,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佳心态,促进康复,非语言交流对失语患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侯学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血液肿瘤患儿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对75例确诊白血病和淋巴瘤患儿的行为问题和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血液肿瘤患儿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7.3%;与国内常模相比,血液肿瘤患儿家庭亲密度有显著性的提高(P<0.01),适应性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行为问题患儿组家庭亲密度低于无行为问题患儿组(P<0.05),适应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血液肿瘤患儿家庭的指导,提高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减少其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王蕾;洪黛玲;陈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通过对我院普外科近5年收治的危重患儿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将其防治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对象我院普外科1998年~2002年共救治危重患儿520例,其中有35例发生了应激性溃疡.35例患儿中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感染性休克)共25例,颅内出血5例,重度营养不良6例,其它10例;1岁以上13例,1岁以下22例;治愈21例,死亡14例.
作者:花芸;刘晓文;李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性护理行为提出预见性护理问题及措施,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同时训练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各种仪器的使用,每年重新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法规知识教育.结果实践风险管理以来,减少了护理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利于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效解决护理中常出现或不易被发现的护理问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向岚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