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彬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遗传病,又称孟德尔式遗传病.本文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徐莉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症候,在许多急慢性病中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儿科临床以外感咳嗽风热型为多见,治疗不当,往往迁延难愈,并发他病,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自拟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风热咳嗽患儿6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少洁;鞠鲤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31岁,因停经41 5/7周,双下肢浮肿4周,阴道流水6小时,规则腹痛5小时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入院4周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休息后无减轻,无头晕,头痛及眼花.入院前4日前曾测血压140/120mmHg,未经诊治.于入院前6小时始阴道流水,5小时前始规则腹痛,腹痛渐加重,急诊入院.既往史:结婚11年,未避孕,孕2月自然流产一次.
作者:王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我院采用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将生理痛苦降到低的同时,了解人流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受术者的心理卫生工作,避免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去关爱受术者,缓解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受术者轻松、无负担的接受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尽快术后恢复.结果:受术者在无痛状态下度过人流过程,术后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好的缓解受术者异常心理反映,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探视和不必要搬动,为减轻脑局部血流的压力,将床头抬高15-20度角,头部置放冰袋和冷水袋,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细胞需氧量.脑出血病人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畅,室内温度在18°-20℃.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应用翻身、扣背、吸痰等方法,预防吸人性脑炎.控制体温37°-38℃,高热时需要做好降温护理(物理降温),并吸氧,应用饮水,使其随汗腺散热.
作者:李艳敏;徐占玲;姜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接诊治疗呃逆患者若干例,以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篇文章主要从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症施治等方面论述.
作者:浦同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其中男68例,女4例,年龄小17岁,大49岁;发病部位:L4-5 42例,L5S127例,L3-4 3例;病变程度:膨出38例,突出31例,脱出3例;病程:短40天,长2年.均经过其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者.
作者:周邦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本文对两例心电图的分析、讨论阐明了第三位相束支阻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复极不全引起,既复极期膜电位尚未恢复正常,当下一个特别是发生较早的激动到达有病变的束支时,该束支尚未处于病理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因而束支传导发生阻滞或迟延,产生束支阻滞.复极不全的程度决定出现束支阻滞所需的临界心率.当复极不全较为严重进,心率仅稍有增加,既可产生束支阻滞.
作者:温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为主.多见于老年病人.笔者于2007-2008年间共收治32例骨关节炎病人,采用自拟骨痹汤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7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给予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2月至1年不等,优27例,良33例,有效12例,差7例.优良率为75.95%,有效率为91.14%.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好方法.
作者:刘一奇;杜建明;田小武;陈剑峰;戴训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给于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连续治疗1个月后,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质料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少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会阴侧切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辅助分娩方法,适应症较多[1].会阴侧切在会阴过紧,胎儿过大,早产时缩短第二产程,难产处理,减少会阴裂伤,降低母婴病理情况出现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有多种方法,所用缝合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产后20-40d 常见有会阴侧切缝合后的缝线反应.我院从2007年3月-2008年3月开始应用4号或7号丝线对会阴侧切口行全层间断缝合术,并与传统缝合方法[2]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CCL4)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留取肝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中的胶原纤维量(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可降低肝脏胶原纤维的增生,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吴小川;王新星;马秀敏;朱明;侯敏;马骏;田树革;丁剑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18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53例采用四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5例采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区域暴露好、视野清晰,手术并发症少,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三孔法(P均<0.05).结论:四孔法LC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Co2吸收少,减少CO2引起的负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开腹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卫书;张坤;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 方法使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30ml3,一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表明:4天、7天、14天,好转分别为25例、34例、50例;无效分别为23例、14例、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8.2%和92.2%. 结论本组115例患者,疗效明显,且使用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可以认为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建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通榆县2003年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短程督导化疗管理(DOTS)技术.通过县、乡(镇)、村三级防痨网对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治疗,不断完善全程监督化疗的各项措施,使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有所提高,对传染源的控制以初见成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结核病控制的不利因素.现将2003-2008年本县新登记涂阳病人的发现、管理和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孟广明;刘春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2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9.1%,主要成分是酯、脂肪酸和烷烃.结论:预示美洲大蠊油脂具有一定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作者:罗建蓉;肖怀;董光平;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非药物治疗落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按摩、针灸、耳穴压丸三种方法.结果: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60%,二次性治愈率22%,三次性治愈率18%.结论:落枕用非药物多种方法治疗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煤矿业、工业等得到空前发展,严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故不断增多,常常造成严重多发外伤,或伴有多脏器及肢体损伤.病情复杂,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是现代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以来抢救严重创伤2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