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娟
医院急诊科是护理纠纷高发科室,护理工作任务重且急,稍有不甚即可产生护理纠纷.急诊科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应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业务能力,尤其要注意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以避免护理纠纷,保护自身权益.
作者:梁婧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本文对<内经>的针刺补泻手法进行探析,主要论述了以下五种补泻手法①徐疾补泻②深浅补泻③开阖补泻④呼吸补泻⑤方员补泻
作者:钱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快速尿素酶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商品名:安斯菲)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治疗组:雷贝拉唑20mg+枸缘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区75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两次,连续1周.再服雷贝拉唑20mg,3周.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枸缘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区75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两次,连续1周.再服奥美拉唑20mg,3周.并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进行Hp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观察Hp感染是否治愈及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雷贝拉唑治疗组Hp根除率(96.9%)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对照组(89.4%),(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治疗组93.9%,对照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一周四联疗法是根除Hp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饶官华;邹尤宝;韦树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近5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自发性下肢痛疼39例,并以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川楝子水提物对血清和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OP)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参考文献制备两种川楝子供试液(水提物),各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川楝子水提物,共给药10次.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制成1%匀浆液),用赖氏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的GOT、GPT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川楝子供试液的大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GOT活性,但对GPT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川楝子可能是GOT的抑制剂,具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危害性.
作者:白梅荣;田梅;高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便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而在安置起搏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如何保证病人术后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许永华;杨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由此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增多,餐后血糖(postchallenge plasma glucose, PPG)水平虽能反映其疗效与预后,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完全正常者,PPG水平对血脂代谢影响很少有报道.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娟;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为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期扩张器埋置术,二期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98例儿童,92.47%均能达到治疗效果,7.53%因并发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儿童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应注重适应症的选择、注水方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芸;王燕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病人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加减煎剂保留灌肠治疗组(n=77)和静脉滴注抗生素对照组(n=50)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有效为92.2%,对照组有效率为42.0%;治疗组月经失调、痛经、腰痛及下腹疼痛等伴随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5%、86.6%、92.2%,对照组分别为69.2%、57.1%、42.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8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不论是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还是体外震波碎石(ESWL),前后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明确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量、易碎性、肾积水情况以及了解碎石(取石)后尿路梗阻解除情况,肾积水恢复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超声在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方面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经济实用、简便,且可反复多次应用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沈冬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萝藦科各属植物因富含各种C21甾体苷类成分而倍受重视,现已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大量结构不同的C21甾体苷.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萝藦科几个属植物C21甾体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
作者:陶雪芬;徐佳丽;张如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美洲大蠊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2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9.1%,主要成分是酯、脂肪酸和烷烃.结论:预示美洲大蠊油脂具有一定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作者:罗建蓉;肖怀;董光平;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中药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形式,极大程度方便了患者服用,促进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随着中药饮片使用范围的推广,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饮片质量的控制及规范.
作者:马玉花;龚继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绝经妇女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微克,0.5-2小时,常规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300例均取器成功,顺利取器286例占95.3%,困难取器14例占4.66%.结果: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具有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成功率高,痛苦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阿西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价值.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阿西洛韦片口服200mg,每日4次;聚肌胞2mg肌内注射,隔日一次;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早期口服强的松10mg,每日3次,5-7天见效后逐渐减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敷中药:生地榆40g、冰片1g研细末和匀,香油调敷患处,每日3-5次.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6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的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阿西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病程短,止痛效果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常玉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眼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临床必修课,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眼科学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实践以对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应注意的问题,以获得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冬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千斤脑康宁胶囊对痴呆小鼠、阳虚脾虚小鼠不协调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氧化铝致小鼠痴呆、氢化可的松致小鼠阳虚及利血平致小鼠脾虚等模型,观察千斤脑康宁胶囊的对痴呆小鼠、阳虚脾虚小鼠不协调运动的影响.结果:千斤脑康宁胶囊落地次数明显减少,不协调运动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千斤脑康宁胶囊能增强痴呆小鼠、阳虚脾虚模型小鼠体质作用.
作者:李星宇;刘元;宋志钊;李友娣;何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红细胞等5项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5项指数进行伤后1-21天动态观察.结果:不同时期,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变化不同.结论:通过观察,重度烧伤病人的红细胞计数等5项指数,对烧伤早期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期纠正贫血等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手术56例,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发生术后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损伤1例,膝关节屈曲活动<80°3例,无术中骨折、术后脂肪栓塞综合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的个体差异、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术后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功能锻炼等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东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遗传病,又称孟德尔式遗传病.本文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徐莉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