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庆观察

王华俊

关键词:外感咳嗽, 中医药疗法, 宜肺止咳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宜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外感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口服宜肺止咳汤治疗,对照组80例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3天为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宜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有较好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张力腹外疝网片修补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网片自制疝塞和平片修补无张力腹外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使用网片自制疝塞和平片作充填物修补无张力腹外疝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手术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有无疝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使用网片修补无张力腹外疝的术后均无复发,术后无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运用网片自制疝塞和平片修补无张力腹外疝的术式切口小,手术简便,节省手术时间,病人术后疼痛较轻,修补组织效果确切,很少有疝的复发.

    作者:李梦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人均为针刺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者,共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85岁,平均40岁;病程1天~2月,平均17天.

    作者:赛武烈;玛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风急性期的短期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中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9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Glasgow-Pitts-burgh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爱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

    目的:观察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患者予以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1日1剂,饭后2小时左右服药,若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可隔日1剂,一般服药1月;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次,饭后半小时服用,1日3次.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22例,占61.1%,好转10例,占27.8%,无效4例,占11.1%,总有效率88.6%;对照组34例中显效17例,占50%;好转8例,占23.5%;无效9例,占26.5%,总有效率7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好于多潘立酮.

    作者:黄修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我院采用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内镜下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方法及护理配合护理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36例息肉患者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支持、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查.结果:236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穿孔、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正确有力的护理配合,术后健康的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元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少阴小儿秋季腹泻治疗验案一则

    病例介绍:许某,男,5岁,2010年9月8日初诊.主诉:突然发热,体温达39.3℃,经西医治疗退烧后开始腹泻.现患儿,每日大便5次以上,粪质如水样,但无血便,尿可,多为食后作泻,腹痛,喜按,伴恶心,食少纳呆,烦热口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活跃.患儿容貌椭圆形,形体矮短,肌肉浮软,面色淡白,表情温顺,愿意与亲属人交游,甲印2个,血型O型.诊断为暑泻.辨象为少阴人,辨证为脾虚证.治法以健脾固涩,清化湿热;方以香砂养胃汤加减.人参2.5g,白术5g,白芍5g,香附子2.5 g,陈皮5g,山楂5g,砂仁2.5 g,干姜5g,炙甘草5g,石斛5g.5剂,水煎,日1剂,分4次服用.并嘱病人禁生冷,油腻饮食.

    作者:金京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按摩疗法治疗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居首位.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世界死亡人数为5220万人次,其中1879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死亡人数的34%,并且仍在逐年增长,2005年已增至2000万居首位.心脑血管疾病现在已经占我国疾病死亡总数的50%左右.世界范围内这一研究结果已经达成共识.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脂血症的年发病率为563/10万,患病率为7681万,总体趋势是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男性略高于女性,女性绝经期后血脂异常率迅速升高.通过对17家医院的1000列高脂血症患者调查表明,高脂血症中高血压占60.6%、冠心病占45.1%,其次为糖尿病、脑卒中等.

    作者:卓玛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阑尾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患者的疗效观察,来缩短患者的病程,以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方法:对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抽出80例,分成二组,其中一组为单纯使用抗炎治疗病例,另外一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的病程平均缩短5~12天,费用减少18.796~55.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缩短病程与减少治疗费用的作用,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目的:通过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尝试,提升护理技术教学质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具体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结果:通过具体方法的实施,护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结论:护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晓静;陈素琴;林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药物分析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

    我国有多所高校设立了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学制从两年到三年不等,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现阶段药学发展的优秀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方法.

    作者:梁洁;孙正伊;余舰;柳贤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析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补中益气汤乃金元时代李东坦所制,是<脾胃论>中杰出的方剂之一.有调补脾胃,益气助阳之功.本人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每能应手奏效.

    作者:王佳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门诊科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诸多隐患因素及制定对策.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规范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通过查找隐患,制定持续改进措施,落实执行强化细节管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结论:通过安全措施的防范,有效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付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2例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有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青壮年,以20~50岁之间发病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考虑本病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性格、遗传等有关.本人在以往实践中采用蒙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娜布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调节与护理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减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时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多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1].这段时期是女性从生理到心理上出现明显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女性在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女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一系列躯体及神经、心理症状,比如:①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多或经血淋漓不尽导致贫血,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引发感染等;②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如潮热、出汗、眩晕、心悸、感觉障碍、神经性高血压等;③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怒、焦虑不安、抑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④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阴道干涩、阴道皱襞减少、性交疼痛,以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张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

    子宫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肥大、子宫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癌等子宫疾病的原因有流产、放取环等宫腔操作、以及感染等.子宫疚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对妇女健康影响大的杀手.治疗的方法也因疾病类别和轻重而异.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我科至今做子宫全切术己累计多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合并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泽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细节化查对制度在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化查对制度在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流程,将查对制度细节化,渗透到每个工作流程的每个工作环节中.结果:在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运用细节化的查对制度,能够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结论:将细节化的查对制度运用到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能够保证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

    作者:蔚凌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频电刀在基层医院应用安全性探讨

    目的:总结高频电刀在二甲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及推广意义,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外科的理解,了解电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扩展使用范围,保障手术安全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回顾2006年~2010年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总结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50例手术患者未发生灼伤,无医护人员伤亡.结论:遵守使用原则应用高频电刀,安全性可靠,手术效果好,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金美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角膜异物193例浅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93例角膜异物,总结其治疗愈后及预防.方法:对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93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异物取出及药物等对症治疗并观察其愈后.结果:经治疗后186例治愈,5例留有薄翳,2例留有斑翳.结论:对于角膜异物的患者,尽量到医院就诊.有医护人员在无菌原则裂隙灯下取出异物,避免相互剔除异物.

    作者:周玉萍;陈小梅;张永清;王彦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活血化瘀,保护脑细胞,营养神经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4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优于常规药物.

    作者:燕西玲;刘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