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蓉
目的:总结高频电刀在二甲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及推广意义,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外科的理解,了解电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扩展使用范围,保障手术安全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回顾2006年~2010年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总结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50例手术患者未发生灼伤,无医护人员伤亡.结论:遵守使用原则应用高频电刀,安全性可靠,手术效果好,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金美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优降糖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及单纯用优降糖治疗,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作者:吴冬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掌握赤壁市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干顶指导.
作者:任文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喇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2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增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华贵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程用药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科学化管理.方法:分析130份医嘱中药物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采用考试方式了解护士用药能力.结果:护士对药物用途、剂量、浓度、用法比较重视,对药物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全程监控缺乏认识.能够准确掌握静脉给药时间者占62%;能够正确掌握口服给药方式者占74%.结论:全程用药监测可提高临床用药护理质量,使患者达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程华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内镜下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方法及护理配合护理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36例息肉患者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支持、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查.结果:236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穿孔、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正确有力的护理配合,术后健康的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元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在中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96,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创伤较大,患者不仅对手术的安全性担优,而且对术后的形体改变担心,她们比一般癌症患者需要面对的是更大、更复杂的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以较适宜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会更为有益.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医药古籍早已对中药毒性有了记载,其中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中药毒性受到品种因素、炮制因素、配伍因素、产地来源、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和研究中正确对待、合理使用药物,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
作者:李瑞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子宫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肥大、子宫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癌等子宫疾病的原因有流产、放取环等宫腔操作、以及感染等.子宫疚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对妇女健康影响大的杀手.治疗的方法也因疾病类别和轻重而异.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我科至今做子宫全切术己累计多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合并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泽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补中益气汤乃金元时代李东坦所制,是<脾胃论>中杰出的方剂之一.有调补脾胃,益气助阳之功.本人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每能应手奏效.
作者:王佳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芪红胶囊水提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提取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工艺为用12倍It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芪红胶囊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兆龙;聂继红;张艳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患者的疗效观察,来缩短患者的病程,以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方法:对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抽出80例,分成二组,其中一组为单纯使用抗炎治疗病例,另外一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的病程平均缩短5~12天,费用减少18.796~55.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缩短病程与减少治疗费用的作用,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观音草总皂苷的正丁醇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试验设计三因素中正丁醇用量及萃取次数有显著影响,佳的萃取工艺为:用30倍量的正丁醇萃取5次,每次振摇时间30s.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经济、可行.
作者:刘亮;杜江;姚丽;罗海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接诊29例食管狭窄病人,男性22例,占75.9%;女性7例,占24.1%;平均年龄61.2岁.食管癌狭窄19例,占65.5%,其中转外科手术病人14例,占食管癌狭窄总例数48.3%,晚期食管癌无法手术予以支架置入者5例,占17.2%,放双支架者1例,占3.45%;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13例,占44.8%,予以沙氏扩张器扩张者10例,占34.5%,予以气囊扩张者3例,占10.3%;贲门失弛缓症2例,占6.9%,置入可回收支架者1例,占3.45%,1例予以食管扩张,占3.45%.
作者:蒋永爱;吴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损伤原因及防护方法方法:对护理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操作的中后时段.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锐器伤发生时段的管理,以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彭东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甲氨蝶呤是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本文就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1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廉影;王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减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时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多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1].这段时期是女性从生理到心理上出现明显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女性在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女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一系列躯体及神经、心理症状,比如:①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多或经血淋漓不尽导致贫血,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引发感染等;②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如潮热、出汗、眩晕、心悸、感觉障碍、神经性高血压等;③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怒、焦虑不安、抑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④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阴道干涩、阴道皱襞减少、性交疼痛,以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张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小儿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从操作者的心态、技术水平及患儿的血管状况、合作程度等方面分析小儿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小儿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要认真苦练基本功,提高小儿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为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人均为针刺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者,共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85岁,平均40岁;病程1天~2月,平均17天.
作者:赛武烈;玛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病历摘要孟某,男,17岁,河南新密人,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不适,未予重视,渐出现行走不稳,在北京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两年,症状不见好转且日渐加重.人院前2个月发现四肢不自主震颤,行走起步困难、僵硬、易摔倒,下肢呈跳跃性不规则步态,腰骶部及双膝关节疼痛不适,言语欠清,视物模糊,精神状态较兴奋,思维松弛.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肝脾触诊(-),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生理曲度存在,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指凹形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双巴宾斯基征(+),共济检查不配合,深浅感觉无异常.
作者:史娜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