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应抛弃两种工作态度提升护理质量

刘淑新

关键词:护理工作提升, 护理质量
摘要:护理工作是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是促进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求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1],而患者对护理安全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有非常强烈的关注.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医院效益的好坏.在一切为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大环境要求下,要求护士不仅要做好打针、发药、送药等普通的护理工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呼吸支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名小儿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名,行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25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治疗后随访1~2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进行对比统计.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小儿急性中毒,可有效减少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缩短患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2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引流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应用VSD技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将2006年至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橡皮条引流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从创面引流量、创面疼痛感、水肿程度、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应用VSD技术比传统的橡皮条引流效果明显优越.

    作者:郭洪耀;刘寅霞;周景涛;林斌;林海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管理者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每一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护理管理者,既要面对每一位护士,又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每一位患者,协调好双方的关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导致危机的出现.所以要正确分析判断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针对各类影响因素寻求解决的方法,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红梅;王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神经性耳聋的护理体会

    总结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神经性耳聋的护理经验.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急躁等情绪,并先后出现脑膜炎、胰腺炎、心肌损伤等并发症.通过对症治疗,并对患者的心理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情绪明显好转,能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护

    目的:回顾总结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13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个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现场死亡4例,中途死亡6例,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窒息.122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结论:对脑外伤病例施行积极的院前诊治,可以为病人人院后的继续治疗赢得时间,避免中途死亡.

    作者:李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重症甲型H1N1流感8例影像学表现

    目的: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在收治住院甲型H1N1流感病人111例中给以X射线胸片检查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出现异常影像学表现,更好为临床诊断服务,结果:一般甲型H1N1流感病例X射线胸片多以正常或没有明显影像征象表现;重症甲型H1N1流感可以出现异常影像学表现(在X射线胸片或CT胸部扫描).结论:影像学指标在诊断甲型H1N1流感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甘能金;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行自愿体检的患者10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两种方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ELISA检测,共检出49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79%,经GICA检测共检出45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39%,两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以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可见GICA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1.84%;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9.61%;结论:ELISA与GIC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均比较可靠,但GICA灵敏度相对较低,在临床应用中需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

    作者:康凤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方药临床运用体会

    方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药物补偏救痹之用,是不得已而为之,须知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但通过合理运用,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故在选方用药时体会如下.

    作者:李世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余芙膏对实验动物疼痛肿胀的影响

    目的:研究余芙膏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余芙膏对冰醋酸及热板法致小鼠疼痛、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余芙膏能减轻冰醋酸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跖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结论:余芙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消肿功效.

    作者:姜江;王鹏翔;夏小鹏;卢炜;糜大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发生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30例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停止,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保留子宫且无并发症发生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作者:马先翠;陈维梅;刘金平;李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及合理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本病可引起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作者:刘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内服配合完美强脉冲光(OPT)治疗寻常痤疮58例

    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为青春期常见多发的损容性皮肤病.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完美强脉冲光(OPT)治疗寻常痤疮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微;杨苏;张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急腹症52例临床诊断体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急腹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因为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因此一旦发病,病情往往非常复杂且有较多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52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病诊治积累临床资料.

    作者:李德庆;刘丽芳;廖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性病恐怖症患者的心理治疗——读《黄帝内经》的启发

    性病恐怖症是一种由于对性病的恐惧而产生的本人无法控制的行为、心理异常,它包括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三种神经症,中医文献对此尚无记载.恐怖症是指患者对性病产生强烈的、持久的、明知不合理的无法自制的恐怖;疑病症是怀疑自己患上了性传播性疾病,注重收集有关性病的信息,并以此证明自己患有性病,常常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认作病态,医生检查不到客观阳性结果,但患者不相信医生的合理解释而不断更换医生或医院坚持反复检查;强迫症的基本特征是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虽经努力抵抗而又不能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

    作者:陈修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仅仅从衣食住行这些外在表现来判断人们生活水平的好与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护理水平的发展与重视程度的提升,心理护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加重,老年人尤其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所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爱心、关心、耐心去呵护,温暖他们,提供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白花丹的研究近况

    白花丹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或根.其味辛、苦、涩,性温,有毒;能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解毒[1].白花丹为多民族药材,民间应用广泛.常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肝脾肿大,风湿疼痛、骨质增生,胃腹胀痛及牛皮癣等症.近年来,白花丹的化学和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其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秦贻强;蔡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环切术后脱痂期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在宫颈环切术后脱痂期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宫颈环切术后脱痂期出血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宫颈创面经过碘消毒后,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治疗组(n=38)宫颈创面碘消毒后,外敷云南白药,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以及二次结痂后创面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的38例患者均在5d内止血彻底,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22例在5d内止血彻底,治疗总有效率为57.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查二次结痂无创面多血的病例,治疗组仅有1例少量出血(2.6%),观察组有13例少量出血(34.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宫颈环切术后发生结痂期出血的患者,使用云南白药外敷于创面,可以有效凝血、止血以及抗细菌感染,有利于患者的创面修复,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患者二次结痂创面出血的几率,降低患者的痛苦,该药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护理探讨.方法:加强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日常护理的同时,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提高剖宫产的护理水平.结果:对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结论:加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的日常护理工作,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是提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护理水平的要点.

    作者:杨汉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膝周均衡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群中有很大部分缺乏体育锻炼,同时我国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将有增无减,且有发病低龄化趋势.膝骨性关节炎目前尚无药物能逆转其发生发展,早期主要采用非手术疗法.

    作者:丁元元;王志相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出院指导

    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简称难治性肾病)是一种治疗难度大、病情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该病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8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发病比例为2:1.由于病程长,一般治疗到症状和体征消失,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而较长的治疗过程则在家中渡过.因此,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出院指导,不仅是防止病情复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对促进患儿全面康复,预防疾病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华路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