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好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行自愿体检的患者10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两种方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ELISA检测,共检出49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79%,经GICA检测共检出45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4.39%,两种方法阳性检测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以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可见GICA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1.84%;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9.61%;结论:ELISA与GIC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均比较可靠,但GICA灵敏度相对较低,在临床应用中需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
作者:康凤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胺碘硐(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30例予可达龙,另一组28例加心律平.结果:可达龙组有效率77%(23/30),心律平组有效率50%(14/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冬兰;俞宇荣;夏文胜;申仕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虎杖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了近几年虎杖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为虎杖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点依据.
作者:王润妹;许建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银屑病是一种表皮增生、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良性增生.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为无限制的持续增生,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临床工作中前来就诊的银屑病患者中并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较多,为了分析它们发病的关系,我们现将接诊的46位在肿瘤医院确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回顾性探讨.
作者:赵德成;赵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上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居多,它与年龄、职业、环境、家庭遗传、饮食习惯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其并发症之多,后遗症之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作者:安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白花丹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或根.其味辛、苦、涩,性温,有毒;能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解毒[1].白花丹为多民族药材,民间应用广泛.常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肝脾肿大,风湿疼痛、骨质增生,胃腹胀痛及牛皮癣等症.近年来,白花丹的化学和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其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秦贻强;蔡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3例.均给予药物控制血糖或者血压到达可接受水平,在应用试验药物前2周均停用其他调脂药物.合并有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给予口服降压药物;给予磺脲类或者双胍类降糖药控制血糖等.同时给予普伐他汀.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治疗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等等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均未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和肌肉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钠能够限制改善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利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当前社会各阶层精神心理压力偏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加之饮食不当容易发生偏头痛.多数偏头痛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部.笔者运用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治疗偏头痛 50 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鑫;徐景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余芙膏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余芙膏对冰醋酸及热板法致小鼠疼痛、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余芙膏能减轻冰醋酸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跖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结论:余芙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消肿功效.
作者:姜江;王鹏翔;夏小鹏;卢炜;糜大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用化学课程为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医学类专业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用化学>课程小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开放医用化学实验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实验爱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莲;周晓英;刘海;阿不都许库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建立蓝菊抗病毒口服液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cclaim120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柱温:25℃;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蒙花苷在0.025~0.25μg 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41%(RSD=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艳平;林壮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2-11月在本院内一科住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9例中的104例,出院时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实行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照组由包床护士常规电话回访1次后不再采取任何措施,10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电话所获得的资料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实验组完全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碧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的贮藏与保管方式.方法:通过对库房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针对不同品种药材采取不同的保管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科学管理.结果:中草药质量得到保证,无霉变、虫蛀、变色、泛油现象.结论:通过科学管理结合传统方法,采用灵活的措施对中草药进行贮藏与保管能有效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杨昌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由于小儿年龄特点及生理特征,在儿科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首位.目前小儿用药特别广泛,新药不断涌现,儿科临床用药品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由于用药范围的增大,特别是静点药物,因此发生药物性皮疹的机会就相应增多了.所以药物的正确选用和合理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我院由药ADR或病毒引起的各种皮疹进行分析讨论整理,希望对同行有所启迪.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炎琥宁(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9-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是由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经半合成得到的有着明确的化学单体的中药西制产品.炎琥宁除了保留穿心莲内酯的作用外,还出现明显的抗炎、解热、抗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病毒性肺炎、婴幼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单纯性疱疹及感染等.
作者:钟赛俐;杨杰;蒋崇辉;颜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针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食疗配合微生态调节剂,补充锌元素、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施行综合治疗,不采用任何抗生素,总有效率为97.7%.结论:只有采取合理用药,科学治疗,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才可缩短病程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怀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常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病人痛苦大,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该病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大多数病人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故中医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损伤小,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
作者:苏国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环节与护士的关系.方法: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有关的各种护理因素.结果:护士在医院感染控制环节中居于重要地位.结论: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是医院感染控制环节的核心工作.
作者:冯春存;何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本病可引起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作者:刘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14例患者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14例患者有86例患者治愈,占75.4%,有24例患者好转,占21.1%,有1例治疗无效自动出院,占0.9%,有3例死亡,占2.6%.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注重早期诊断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掌握,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明泽;孙道君;张娟;刘宇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