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姗姗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均显著有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肯定,且能调整免疫功能.
作者:王珏;王自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蛤香防喘丸是我院自制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肺健脾补肾、祛痰化瘀平喘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该制剂自2002年投入生产使用至今, 为医院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药.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4髋),在给予髓芯减压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用髓芯减压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2组内不同临床分期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陶家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梗塞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评分、肝肾功能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疏肝解郁汤联合针刺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脑梗塞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对脑梗塞患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岑雄图;黄树栋;谭天侠;莫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1],是各型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一些性格及行为改变.
作者:柴国勇;陈先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胺碘硐(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30例予可达龙,另一组28例加心律平.结果:可达龙组有效率77%(23/30),心律平组有效率50%(14/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冬兰;俞宇荣;夏文胜;申仕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血中移行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取得较快发展.本文总结了一些中药复方血中移行成分研究的成功经验,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归纳.
作者:张鸿程;戴启文;胡娟;庞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急性假性肠梗阻是指一组在临床上具有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以发生在小肠、结肠以及整个消化道[1].因临床少见,常常容易误诊误治疗护理.现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7例继发性新生儿急性假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利于提高对早期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元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增强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所有病理学任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应用适合学生个体因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必要.
作者:李东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用化学课程为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医学类专业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用化学>课程小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开放医用化学实验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实验爱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莲;周晓英;刘海;阿不都许库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的贮藏与保管方式.方法:通过对库房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针对不同品种药材采取不同的保管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科学管理.结果:中草药质量得到保证,无霉变、虫蛀、变色、泛油现象.结论:通过科学管理结合传统方法,采用灵活的措施对中草药进行贮藏与保管能有效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杨昌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所致的疾病,多由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损伤、炎症、肿瘤病变而引起的,是女性常见的疾患之一[1],其临床多见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引起不孕的机制尚不明确,现将其临床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作者:梁金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环节与护士的关系.方法: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有关的各种护理因素.结果:护士在医院感染控制环节中居于重要地位.结论: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是医院感染控制环节的核心工作.
作者:冯春存;何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西药消炎、止血药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出血期采用消炎、止血药联合中药自拟气虚阳虚方治疗,血止后服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和乌鸡白凤丸,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半年.结果:治愈41例(85.4%),好转5例(10.4%),未愈2例(4.2%),总有效率95.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
作者:柳金梅;武权生;郭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每一位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护理管理者,既要面对每一位护士,又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每一位患者,协调好双方的关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导致危机的出现.所以要正确分析判断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针对各类影响因素寻求解决的方法,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红梅;王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上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居多,它与年龄、职业、环境、家庭遗传、饮食习惯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其并发症之多,后遗症之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作者:安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虎杖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了近几年虎杖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为虎杖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点依据.
作者:王润妹;许建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护理探讨.方法:加强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日常护理的同时,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提高剖宫产的护理水平.结果:对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结论:加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的日常护理工作,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是提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护理水平的要点.
作者:杨汉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假木豆药材进行显微鉴别.方法:显微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假木豆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所做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陆海琳;韦志英;李斌;周竹琴;郭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14例患者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14例患者有86例患者治愈,占75.4%,有24例患者好转,占21.1%,有1例治疗无效自动出院,占0.9%,有3例死亡,占2.6%.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注重早期诊断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掌握,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明泽;孙道君;张娟;刘宇 刊期: 2011年第16期